生命中不可或缺的读书生活
读书如闻兰草,越闻越有味道,倘若一天不再闻了,身上竟也不知不觉间有了些许香气。我现在是爱读书的,准确说是有些热爱,要不是行政工作繁忙和不定时,酷爱的阶段可能已经到来,但现在只能静静等待这一天的来临。年轻时不曾这样,不怎么爱读。父亲经常教育我“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每每以他一角四分钱,从杞县老家徒步到开封一中求学读书的经历感化我,但我却总不以为然,心安理得的享受着父母创造的成果,在清贫生活中麻木,只觉得读书远没有打游戏、看电影、闲逛街和喝酒来的舒服和痛快。尤其是读大学时,印象深刻的很哟,开学后发下来第一本是人体解剖学,和高中课本相比,天呐!厚的无法想象,不仅大开本而且700页,实在是对大部头惶恐的不堪,加上读它时是在解剖室,伴随的哪是读书该有的阵阵墨香,只有呛人泪下的福尔马林味的熏染,此时已没读书的乐趣,日久有些逃离了。当然惩罚也是如期而至,厚重而深刻。嘿嘿,第一次考试竟然不及格。这是学生生活来的第一次,当然也是最后一次。面对此景顿时老实起来,夜自习时心无旁骛、不敢乱跑了,至期末竟把书也翻烂了。第二学期的生物化学书已经有1000多页,其他的超7、8百页是平常,也没觉得怎样。现在反思当时,倒有些惊叹人的适应能力了。
什么时候喜欢读书的?想不仔细了,大概时在学校纪委吧。学校纪委工作与觥筹交错的浮华世事比较脱离,是一个生活规律、比较清闲和交往清静的工作。印象深刻的是那个时候,读到毛泽东的一段关于学习的精彩语言:一个人的知识面要宽一些,有了学问,好比站在高山上,可以看到很远很多的东西;没有学问,如在暗沟里走路,摸索不着,那会苦煞人。有些顿悟的感觉,对于读书开始介意和紧张起来。那时间经济并不宽裕,就在网上不断找了一些书看,还喜欢看各种报章的社论。想起守涛兄弟,当时我们分坐两边,我看我的社论琢磨公文写作,梦想有朝一日能成为学校笔杆,而他读他的司法考试资料,期待跳出校门实现法官的理想。看累了我们就讨论一些话题,但都是有些脱俗的题目。此后,他考进检察院,成为优秀的检察官,去年不曾想发生那么大的变故,办公室仍在但斯人已逝,有些心酸不提也罢。正是那句黄昏偈:此日已过,命即衰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还是怀念这样的读书时光,不复再来。而我遇到人生重要的第一次机遇,公开竞争上岗,无论是考试、演讲等等,读书的底蕴显现出来,乃至竞聘成功。此时,范文澜先生“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意境是深刻体会到了,读书渐变成自觉。
现在嘛,哈哈,书已经发展成为我的情人一般,那位在郑州不在身边的时候它就填补了我的空闲,互相陪伴着、纠缠着、欣赏着、鼓励着,一路搀行,在风风雨雨、坎坎坷坷中走来,我对它是那么挚爱、那么深情。遇到好书,投入看的时候,竟也能一会哭、一会笑,掩卷后生出无限感喟和一生长长的叹息。而大多时是如饮清淡之茶,闻袅袅香烛,带着些许清风柔情,遍寻心中之灯塔。读书中忘却人事之纷扰,管他谤我,欺我,笑我,管他俗事、烦事、琐事。有时也夜不能寝、食不甘味,但其乐陶陶、优哉游哉,扫去心上浮尘,荡走一团烦恼,直至心情清如洒洒秋水、一泓春月,直至读出“世人多重金,我爱刹那静。金多乱人心,静见真如性”的世界来。
我读书是喜欢把书放在写字台、茶几和床上的,虽然房内因此显得有些凌乱,每每遭到有些洁癖的那位的诟病,但终是坚决保证,就是不改。不仅是我喜欢这样的满屋的书香味道,更重要的是能有这么三五分钟就可以随手拾起,翻来看上三五页,日积月累竟也壮观。俗话说,福是人修,闲是人偷。大段的读书时间在一年中断断不可能有多少的,只是一种奢侈和奢望。如果只是期待有这么大段时间才去读的话,那就是五百年的期待也只换来擦肩而过了。这样的散碎读书,当时是不可能有多少收获的,有些虚无,无非是能引起一些小小思考,不系统、不经意、有些散乱,甚至过后就忘却了;一年中,得益于教师这个职业,确有一个小小的阶段,供你专心思考,于静默中激发思想,开放人性光华,如沐智慧甘霖,水银泄地般一发不可收,平时的积累一串串从脑海中漫散开来,竟也能烹出一桌思想的盛宴,虽然相比之下有些肤浅,色香味形并不俱全,但究竟是自己做的,吃起来是吧嗒吧嗒的,无比香甜。多年累积下来,自己的行为方式、思维模式、性格特点已经悄然改变很多,发生了自己所想象不到的种种深刻变化,如阳光般照进现实,许多年轻时的期待和梦想竟也一一兑现。
马斯洛曾说,心若改变,你的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你的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你的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你的人生跟着改变。呵呵,诸法从缘起,如来说是因。读书开智明心,才发现心的改变,这个改变命运的起点和读书相互交融、互相辉映,是有着不可离分的缘分和纠缠啊。
此时,天色渐明,忽然发现窗外的挺拔杨树,草绿不知何时不见了,随风摇曳的是深绿的郁郁葱葱。草木如此,世事变迁亦是,在感喟中闪现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读书,好一个“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过程,好一个“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的境界,好一个“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的结果!
枫叶情:这篇日记,很好的。我看了几遍啊。2012-05-15
枫叶-飘飘:马斯洛曾说,心若改变,你的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你的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你的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你的人生跟着改变。2012-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