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

发布时间:2017-12-31 07:04 阅读量:54 日记本:《个人日记》

201711

十一月寄语:回想一下吧,每个人在充满希望之时,都是如同火焰般的热情,所以费翔才会唱“你就像那冬天的一把火,熊熊火光燃烧了我”;同样,每一个人在经历失望之时,都是和伍佰唱的那样:“所有的爱通通随风而去,转眼之间无痕迹。”这也就是说,人生在世,当需要充满激情的时候,就必须七窍生火,轰轰烈烈;当需要遗忘之际,就得八面来风,把不快忘得干干净净。

1日,上午九时出门,乘20路公交车绕了一个大圈到达东山背后的开发区,到缤纷银座8楼的昌宜装饰去谈装修之事,感觉在三家装修公司中,这一家最靠谱,而且有些细节也考虑进去了,因为气氛好,双方都很有诚意,不知不觉就谈过了中午,他们最后的报价是半包4.1万,全包还得加上5万,这已经和我们心目中的装修价格很接近了,所以收获大大的。

然后乘68路车去小溪塔的长江市场转了转,感觉价格和七年前没什么大的变化,看来飞涨的还是人工费。回程乘34路车,虾子沟一线根本没有维修过,还是破损的水泥路面;夜明珠钢材市场前正在刷黑,驾驶员犹豫了半天,还打电话经过请示,开上了刚通车的高架桥,很顺畅,可是感觉有些窄。在葛洲坝BRT换乘3路车到市政府,回家时已是下午两点多了。

在群里回答:@臧建设 关于舞蹈,年轻时看得太多了,现在兴趣索然,就是看汇演也会和江某人一样打瞌睡的。@榮 你早上扩我,我没看见,今天出门跑了一大圈,从水悦城、缤纷银座到清江润城、长江市场,回来的时候第一次过了刚通车的望州岗高架桥。别无病呻吟,我没有痔疮,但有阵发性的坐板疮发炎,经常血淋淋的;也有牙疼,一颗止痛药就挺过去了,都是老爷们了,看看人家建设,还能带着娇妻徒步登狼牙山,我现在爬磨基山都会拉风箱,真羡慕他。

2日,在群里留言:@臧建设 @榮 今天清晨就像是吃了个苍蝇似的恶心死了,把一段QQ聊天发给你们看看,那个人是朋友要我添加的,说是业余作者,要我辅导,也就勉为其难的接受了,谁知,你们看看就明白了。那是个同志,我告诉他我只对花姑娘感兴趣,果断删除。他们的回复都是不加陌生人,我回复是:以前就是这样,可是现在不行。自从被人称为XX之后,总会有些年轻人前来请教,如果拒绝似乎不好,个个都是有人介绍的,所以不得不和小平同志那样敞开国门,然后再问年成。后面那个词是宜昌话,就是问个之乎者也的意思。

3日,我家小公主越来越喜欢嗲声嗲气的要求“爷爷顶”了。或者趴在床沿边,或者站在木靠椅上,等到舒舒服服的在我的双肩上稳稳坐好,等到两只小手好好的抓住了我的双耳,就会用清脆的声音叫着“一二三!”我就会像火箭似的轰然站立起来。这样的动作从小做到现在已经很熟练、配合得很默契了。儿子除了看得心惊胆战,就是说我太宠爱她了。我一笑了之:都是六十多岁的人了,能多宠一天是一天,给我们爷孙都留下难忘的美好印象就行了。

开始全家人计算装修时需要购买的开关灯头的数量。

4日,每天钰涵都是高高兴兴的一路喊着“123456789”自己走着上楼的,每当那张比花儿更鲜艳、比朝阳更灿烂的笑脸出现在那扇已经有三十年历史的老式防盗门外的时候,就是我们老两口最开心的时候,小丫头会张开双臂投入到她奶奶的怀抱里,也会叽叽喳喳的和我说着今天的所见所闻,可是最郁闷的是,我每一次求抱抱都会被严词拒绝,而且不加掩饰的躲闪着从我身边绕过去,可是一转身,只要是小公主巡视完自己的领地,就会故伎重演,赖在我身上不下来,叫人又气又爱。

5日,在同学群里留言:看见大家关于老师的回忆有些动情,那些都是给我们打开知识大门的领路人,詹老师尖锐的喊声、刘老师读俄语时的口气,还有范老师的眼镜都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只是没有同学们回忆的这么生动,更没有想到同学们五十多年过去,还依然记得当年的俄语课文,叫人叹为观止。我为我有这样好的老师而自豪,我为我有这样高大上的同学而骄傲,很遗憾,我只记得一句俄语了:窝气哈达说。

6日,在我家钰涵的眼里,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美好的,也是新鲜的:她可以站在阳台边,一动不动的看着蝴蝶在三角梅绽放的红色花朵上流连忘返,也可以在餐厅里大呼小叫,把所有人都叫来看她放在阳台花钵里的饭粒引来的小麻雀,当然更喜欢连拖带拽的拉着我和她奶奶在那间木地板的卧室里跟着她正步走,还会大声的喊口号:“一二一、一二一”。

7日,钰涵已经开始会唱歌了,虽然那不能算是唱,而是说,就是现在最时髦的“嘻哈”,她会跟着音乐、但更喜欢跟着我们一起唱《小燕子》、《丢手绢》和《泥娃娃》。她总是会一脸甜蜜的笑容,还会手舞足蹈,看着那个王家的小公举一点点的长大,心里充满了一种骄傲。

8日,今天上午我有些疏忽大意了。本来和乖乖的坐在沙发上听我讲日本的机器猫的漫画书的钰涵突然站起身来,想从墙上的书架上去拿她的《婴儿画报》。我已经可以清晰的预感到危险,却没有站起来采取补救措施,导致小丫头仅仅只穿了一双袜子的脚下一滑,整个身子就从那张人造革的沙发上倒下。全家人忙成一团,她奶奶和她爸爸赶紧带着她到中心医院去看医生,经过检查没发现有什么异样,回来以后整个下午也很正常,心里才算稍稍放心。可是回想起自己的疏忽,还是有些后怕的。

9日,为了和网上的那些装修主材比价,下午和儿子驱车到金东山市场去转了一大圈,主要看了厨卫用品和开关插座、还有灯具,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居然有一倍多的价位差,看来电商之所以星火燎原、一发不可收拾,这就是最大原因,不过就是因为儿子提高了档次,原来的预算可能会突破的。

在宜昌往事群里留言:有一向时,重建大南门的呼声甚嚣尘上,说得有鼻子有眼的,还包括轮渡,加上均瑶在环城南路口的景观群,甚至还曾经有人对我细细的讲解过,感觉是不管如何,总比没有好些,可是人走茶凉,只有罗老师还耿耿于怀,怪就怪龙湘大和尚抗战后回宜,连不翼而飞的关二爷的塑像也不愿重塑金身,树一牌位就开始收香火钱,得罪了关二爷。但有一点可以说明,大南门上的关圣楼不是日本人拆的,冯玉祥的那句“春秋阁上读春秋,关公旧舍已不留”就说明了当时的情况,希望一些研究宜昌历史的不要以讹传讹,和宜昌人说的,雷打急了往树上指才好。

10日,双十一前一天,也是最值得攒货的日子,我挑了半天,最后挑了一箱康师傅快餐面;老伴在网上找鞋和衣服,数量太大、品种太多,简直挑花了眼。儿子拿来了四只洪湖的大螃蟹,老伴将那些横行霸道的家伙放在钰涵洗澡用的大盆里,立刻就变成了那个小丫头的宠物,我给她找来一个长长的竹板,小丫头就拿着那个竹板去挑张牙舞爪的大螃蟹,拿出了吃奶的力气,居然还将螃蟹翻了个肚皮朝天;虽然胖些的自救能力和原来一样敏捷,很快就又翻了回去,可是却激起了那个两岁多的小女生的极大兴趣,一个下午几乎全都在和那几只大螃蟹斗智斗勇了。

11日今天是双十一,似乎有很多值得记住的:楼下公告栏没有贴公告,就没有任何征兆的突然停水,以至于我们老两口和钰涵中午全都是用家里仅存的一些水煮的面条,好在是肉食鸡蛋菠菜面,味道也不错;可是祖孙三人挤在一张放下了蚊帐的床上睡了午觉醒来。

等小丫头喝完了牛奶,我们才发现了一个很严峻的现实:那家里没有什么存水了,无米之炊是一种窘境,无水也是一道无法逾越的障碍。于是就来了个全体出游:沿着江边一直走到东湖三路。很少有这样的机会,老伴推着手推车,我背着双肩包,小丫头坐在推车里当小公主。我们一直沿着滨江绿道走着,看了滨江公园里面的篮球赛,看了美岸长堤三期的那高高的塔吊,也看见了长江上下行的大型游轮,还看见了镇川门江边那些冬泳的人群。小丫头在那长长的栈道上跑得高高兴兴的,和她奶奶在东湖市场里买荆沙锅块吃得津津有味,如果不是寒潮来袭、北风呼啸,也是一次很满意的出游。

晚上回到家里以后才正式开始买买买,为了满400减50,选择了我的快餐面、钰涵的发圈和老伴的衣服和鞋子,放弃了小丫头的卫衣(因为只参加淘宝嘉年华)和我的U盘(又是另一类组合),几经组合,才在晚上9点55分按下了确认的按键,想一想也是很惊险的。

12日,同学群里留言:各位同学都在,@成慧的一张帖子提醒了我,于是就根据她所提供的数字翻箱倒柜找出了下面的这张花名册,包括任职老师的,请大家继续帮忙回忆一下那些老师的名字,还有没有更多的老师,也请大家将所有的同学的名字看一遍,是不是有什么字误,这就是拼音字母码字的最大弊病,祝大家周日好13日,

13日,老伴到乡下去,给我家宝宝带回了两只据说是“散养的”母鸡熬汤喝,当然是早已杀掉、而且是拔了毛的。钰涵很新奇的蹲在一边看着,就是怕怕的不敢触摸。我鼓励她,她双手抱在胸前,奶声奶气的说着:“宝宝怕。”我就给她做示范,先去摸摸鸡的脚趾甲,然后是鸡爪,再然后是鸡大腿和胸脯肉。她就跟着我学,一步一步的对一动不动的母鸡进行接触,兴趣越来越大,就玩得不亦乐乎,到最后,伸出两只小手,捏住鸡爪,用一些力气就可以将那只鸡完全倒提起来。人类的学习也就是这样从无知到认识的。

与开华留言:实话实说,我和班里的许多同学都很生分,但和你在内的几个人不生分就很不错了,对于你而言,因为曾经和我母亲一起工作过,自然亲近了许多,其实到了我们这个年龄,就有些随心所欲了。关于2008年的老同学聚会是有同学提起,你是开创者,而且正好是三十年,就可以把那作为一个重逢相聚的起点,所以很珍贵。我的设想是,从那开始将所有的同学聚会的照片和文字都收集起来,直到明年的五十周年聚会,也是很有意思的事。期待你的那些藏在箱底的老照片的问世。

14日,不管我对我的孙女如何宠爱,如何爱在心里口难开,只要我在只有我一个人的时候对她表白:“爷爷最喜欢你。”那个娇嫩、跋扈、固执而好看的小丫头几乎毫不思索的就会给我一记棒喝:“奶奶喜欢宝宝。”说得理直气壮,而且还发自肺腑,叫人气得咬牙切齿,却又把她无可奈何。我家钰涵就是她奶奶抱大和喂大的,也是她奶奶的心肝宝贝,在这个方面我始终处在下风,不服不行。

给深山含笑的QQ留言:隔三差五的看看深山含笑的游记,照片配上文字,就如同跟随一起出游,对于我这样喜静厌动的人就是一种很不错的享受。尤其是可以带着我回到阔别几十年的某些地方去感悟岁月沧桑、山河不改,真的应该给深山含笑一个大大的点赞。

在同学群里留言:经过各位同学的最强大脑,到@周念宁 的纠错,那张关于宜昌四中初一六班的第一份完整档案就基本上可以成立了。请各位同学检查一下,看看还有没有别的需要补充的。如果没有,就转入下一个环节,征集所有关于宜昌四中和初一六班的老照片,注意,要老照片,因为是团体纪念,所以除了在当时学校的个人留影,需要的就是和同学们的合影,用微信发给我就行,用邮箱发给我也行。

15日,钰涵是个爱憎分明的小丫头,只要到了市府大院的家里,基本上就成了她奶奶的尾巴,要么就撒娇爬到她奶奶的背上去。当然也会和我玩:可以顶着她在房间里穿梭,也可以在那间实木地板房里喊着口令走正步;可以站在我的电脑桌前的椅子上,把我的键盘当做弹钢琴的键盘,做出一副很优雅的动作,也可以躺在阳台的沙滩椅上,听我给她讲小布头奇遇记。可是一旦我们爷孙发生矛盾或者争议,小丫头就会哭着喊着跑去找她奶奶,她清楚地知道谁是她的保护神。

曹忠国在往事群中说:感谢您的转发和推荐。此文夏天初发时,曾蒙先生直言,我也作了补充,沒想到这次发出时被把关删去很多,更公文化了,真是不好意思。我的答复是:为人做事都有不少无奈,写文章也是如此,虽然被删去不少,但曹老师的大作仍不失为一篇文史资料的范本,所以被藏入自己的图书馆,以期被更多的人看见,特此告知,如有不妥往提醒,顺致问候。

16日,日子就在不咸不淡中慢慢度过,但依然还是我的小孙女最淡定,每天一个人都依然和往日一样,无忧无虑地过着自己的幸福的婴儿生涯,还是喜欢拉着我在那间实木长条地板的卧室里走“一二一”,还是喜欢强迫我和她一起奶声奶气的去唱“丢手绢”、“小燕子”、“泥娃娃”和“娃娃打电话”。看着小丫头绽开的笑脸,虽然窗外有些雾霾,还有些冷冷的秋雨,却在也是春风在眼前,很享受的。

在同学群里留言:今天收获大大的,一下子冒出了两张初中时的珍贵照片,真的不简单,六十年过后去重看那些照片,再读读@张成慧 妹妹的回忆,真的是有些眼角湿润了,可惜我不会煽情,这样的事还是等着@周念宁 来抒发吧,那个第二部分的“恰同学少年”就可以暂时画上一个句号了。第三部分更广泛。就是从2008年@皮远邕 和@华华乐开怀 在三味太子组织了第一次老同学聚会以后所有的聚会照片、资料、诗歌、散文、绘画,我都要,越多越好,越广泛越好,就是因为模板的缘故,那些动画的相册和视频资料没法运用上去,所以敬请原谅。我知道现在展示在群里的只不过就是冰山一角,而更多地发现有待于同学们的无私奉献,宜昌石头希望大家和@豪情壮志 一样,都是有心人。能为我们班奉献出更多更美更值得回忆的照片。

17日,随着一天天的慢慢长大,钰涵也有了自己的爱好,比如在零食方面就很喜欢吃用紫菜制作的薄薄的海苔。很熟练地在那个小房间蹬着床架爬上小床,从用过了的奶粉盒里找到包装好的海苔,很熟练的撕开包装,从里面拿出海苔。我向她伸出手,她会很慷慨的分给我一张(一份是三张组成的),可是当我将海苔飞快地塞进嘴里,又向她伸出手去的时候,她就有些犹豫了。我会唱宜昌的民谣:“抢抢吃,抢不到核桃抢板栗。”小丫头有些慌乱,犹豫再三,就不得不再给我一张,但在递到我手里之前,会突然缩回去,在那张海苔上咬一口,再把剩下的给我。小丫头还是很会维护自己的利益的,但愿长大以后也同样如此。因为命相说她太善良了。

在同学群里留言:各位同学都在,因为@周念宁 的热心收集,三十年后的同学聚会就有了一些记录。谢过,总算找到一个有心有意的女子,总算为初一六班的过往经历有了个好的开端。于是,从现在起,我需要的是那些没有周妹妹参加的同学聚会的照片,相信还有一些被同学们压在箱底,找出来让那些历史成为我们班、甚至别的受众的共同记忆岂不是更好,我有一个学院街小学的朋友林喻龙,他在下乡期间给我写过不少信,其中就抄录过普希金的那首诗:“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回忆。”在我们共同度过的那短暂的三年初中生涯里,有欢笑,有泪水,有阳光,有乌云,那些逝去的岁月如今回忆起来,似乎还是那种温温热热的糖水味道,那么幸福而甜蜜。所以,同学们,为我们《永远的初一六班》增砖添瓦、发挥余热吧,虽然没有稿费,也没有报酬,五十年前,一纸奖状不就是最好的奖赏吗,现在也应该同样如此。@皮远邕 @华华乐开怀 你们两位大姐是不是酝酿一下,写点文字,回忆一下2008年同学们的第一次重聚,那可是最难忘的啊。

23日,闭关几日,将两篇旧作拿出来修改、删减增加,凑成了给三峡广电《宜昌记忆》栏目的稿件:《宜昌五中的前世》和《何元干与四川中学》,自我感觉还不错,尤其是第二篇。

24日,因为方苏住进一医院备产,老伴就多了一个人需要照顾,刚给自己的孙女喂完饭就急匆匆给另一个孙女送饭去了。平时都和她奶奶睡午觉的钰涵就掉了单,即便是不乐意还是乖乖的钻进睡袋里和我一起睡。毕竟是有些不习惯,先是和我撒娇,见我闭着眼睛不理她,就扭过头去和她的长毛绒的大白熊喃喃自语。玩了不一会儿就睡着了。一直望着她入睡的小脸蛋目不转睛,小丫头已经会做梦了,睡梦中一会儿甜笑,一会儿皱着眉头做惊恐状,就是不知道梦见的是什么。

25日,因为前天晚上的风大,气温有些低,钰涵有些感冒,中午睡觉极不安稳,几次从睡梦中醒来,都哭出声,好在是我陪着,哭哭也就又睡着了。可是等到她奶奶回来,小丫头就开始撒娇,不是要“奶奶抱抱”就是“奶奶我要”。对于前者,她奶奶自然是抱在怀里不放手,对于后者,她奶奶就会指手画脚要我代劳,当然是责无旁贷,不过忙来忙去还出了些汗,也是忙得不亦乐乎了。

在同学群里留言:因为有些忙,就隔几天把同学们不是转载的聊天都收藏起来备用,很有些发现,譬如,@榮 说的“局枪”不是@四菜一汤 解释的找小姐,而是找女朋友,宜昌话说,找姑娘儿,当年宜昌黑话说,局枪,也有写作狙枪的,后一种似乎更贴切,狙击步枪,又远又准,还有说,姑娘儿麦子正不正,条子好不好,就是相貌和身材。这也是解放前遗留下来的黑话,当时风行一时。另外,再一次祝@李迎伍 乔迁新居,祝同学们吃得好,玩得高兴,照片多发几张给我们看看。还要记得大家一起喝酒,和@臧建设 说的一样,长长久久嘛。尤其是男人一定要喝点酒,抄一段长阳馃子(宜昌土话,对乡下人的鄙称)唱的山歌给你们看看,要用长阳话说才有味:“不会喝酒的巴(长阳话贴)门站,眼睛鼓起象鸡蛋,厨屋里一声喊吃饭,肚子胀哒象油罐,亏他还是个男子汉!”

27日,我依然是钰涵最好的玩伴,她最喜欢的莫过于“爷爷顶”和“奶奶炒菜,爷爷陪宝宝吃饭”,前者可以骑在我的头上,坐得高、看得远,而且还可以和我玩一些小花样,得意地咯咯笑出声来;后者是和我一起比赛吃饭,有人陪着吃饭明显就会有动力,所以只要是不耍小姐脾气,没有什么不舒服,小丫头自己吃饭就又快又好,当然前提是她奶奶已经给她喂了大半碗的情况下。

同学群里留言:《征集启事》五十年前,我们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五十年后,我们为了那短短三年的同窗情谊、浓浓的少年回忆又聚到了一起,为了把《永远的初一六班》办得更有特色、更加丰富多彩,特向全体同学征集有关同学友谊、学校往事、上山下乡、参加工作、参军入伍和下岗创业的照片、诗词歌赋、散文小说及美术作品,希望大家配合一下,把那些藏在自己内心深处、藏在各家柜子底下的宝贝拿出来晒一晒,要知道,时不我待,再等五年十年,我们就真的老朽了,想做什么都晚了。难得本人下定决心在商品社会里为《永远的初一六班》做一回费力不讨好的蠢事,就请大家全力协作吧。

28日,感冒了的钰涵清鼻涕慢慢止住,开始变成“小客(咳)人”。到底是幼儿,即便在病中也还是和我玩的不亦乐乎。小丫头最喜欢一边吃饭一边听我讲小猫钓鱼的故事,最喜欢让我顶着站在窗前俯视楼下的平房地上有没有晒太阳的猫猫,最喜欢和我做游戏:她是王医生,给我打针吃药,还给她的一些玩具娃娃和动物治病,这一特权仅仅只属于我,我也为之自豪。

29日,在同学群里留言:各位老同学,我真的有一丢丢失望,关于征集启事,除了@华华乐开怀 @龙行天下 几乎无一提供相关资料,难道我们这个群就只是为了聚会的时候吃吃喝喝,连@周念宁 说的说说唱唱和我认为的共同情怀也没有吗,这也就和人家感叹的一样,同学群要么人不在,要么发垃圾。关于《永远的初一六班》的构想,好在我是一厢情愿,停下来就是了,和一个编辑说的一样,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你还想做一个唐吉坷德吗,也就不耽误大家的时间了。

30日,本月小结:一、准备装修,接连跑了几家装修公司和建材卖场,都是打听行情;二、有机会两个老家伙和钰涵一起沿着江边从市政府走到儿子家去了,小丫头越长越可爱了;三、大部分时间都浪费在《永远的初一六班》的材料的收集上了;四、上月《直挂云帆》写了四五万字,《个人文集》也同样如此,还算是努力的,尤其是《西窗烛话》突破120万字,似乎值得纪念。钰涵一周有五六天都在身边,时间真的不够,自己也无能为力。明明知道为时不多,也要自己加油才是。

201711的评论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