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
201704
四月寄语:人生之路就注定了亲情、友情与爱情会伴随着每个人在旅途中如影随形。无论在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的路上是平坦还是坎坷,都得靠自己掌握自己的方向,借助的就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亲情;能否把旅途中的荒漠变成绿洲,能否把理想变成现实,单靠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人心齐泰山移,这就是齐心合力的友情;爱情是人生的一种五味俱全的尝试,试过了兴趣索然,可没试过又枉为一生,这也就是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深层次含义。千万别把这句话当成一句戏言,因为遥而无知是为天,无可奈何乃为命。
钰涵午睡醒来的时候是眯着眼、用小手揉着眼睛打一个大哈欠,换一个姿势,从仰卧变成侧卧,又有些想睡觉的意思。可是小丫头很敏感的发现睡在枕边的不是奶奶而是爷爷,就有了些疑惑,再一次揉了揉眼睛,看了看天花板,再看了看室内的摆设,确定了自己的位置,虽然爷爷闭着眼睛不理她,可是她已经很兴奋了,先是用小手摸摸爷爷的脸,揪揪爷爷的耳朵,大声的在爷爷的耳边叫一声,见依然没有反应,就很灵活的在床上拱起身来,很有信心的把小手指插进爷爷的鼻孔里,她知道自己的这个杀手锏会使得假睡的爷爷立刻就睁开眼睛的。
2日,按照我的设想,今天本来是想带钰涵到运河公园去玩的,可是儿子却提议去三峡大学看桃花和樱花,毕竟儿媳也去,也就依了他们。上午乘车去馨岛国际名苑集合,步行到葛洲坝宾馆乘100路在三峡大学图书馆下车,沿着那条小溪看桃花,再沿着那座山看樱花,在云深路旁的实验动物中心后面的一条寂静的小路上铺一塑料桌布,摆上些水果、饼干、蛋糕、卤菜、绿豆汤之类的吃了一顿野餐,然后乘50路公交车回到馨岛国际名苑,躺在沙发上呼呼睡午觉。晚上带着钰涵到葛洲坝广场和小朋友玩耍、坐跷跷板、荡秋千、看广场舞,愉快地结束了一天的活动。
3日,钰涵的出现,不仅是宜昌王家的长孙女,也是我们家的小萝莉,加上人长得不错、又聪明又乖巧,对他也就自然的有了些宠爱,就会在她吃饭的时候坐在她身边看着她的那张小嘴吃的又快又好。可是她的爸爸却有了意见,说是以后小丫头上幼儿园去了,吃饭的时候是不是要把我也叫到哪里去陪她。应为理亏,所以现在每当钰涵吃饭的时候,自己就不得不自觉的躲到一边去。小丫头开始的时候根本就不干,不是大吵大嚷的,就是拒绝吃饭。好就好在时间长了也就慢慢习惯了。不过直到现在只要我有事出现在她正在吃饭的餐厅里,只要被她看见,就会丫丫叭叭的叫我,热情的指着旁边的凳子让我坐下,我当然也就借势坐下,两爷孙相对而笑,看得出来,那就是小丫头最高兴、最喜欢,也是最享受的一刻了。
4日,给初一六班同学群的权觉荣回帖:“@榮 回到家看了一眼那个江湖版的《出师表》,差点没气死,又不是你写的,要我改干什么,再说,你又不是想拿那个帖子和宜昌话说的那样‘老婆婆带胸罩——装泡’,我就懒得动笔了。记得曾经有人也点评过《出师表》,说刘关张就是一起下过乡、一起扛过枪、一起嫖过娼的哥们,诸葛先生一介文人,就和纪晓岚一样,不过就是幕僚长而已,对阿斗煽情等于对牛弹琴,想想也有道理。下了大半天的雨,太阳出来了,想起了《白毛女》里的山洞相会,歌剧里有这样一段唱词:‘上下五千年,受苦又受难,今天看见出了太阳。’敬请斧正。”
还有一段:“求你了,第一、改别人的东西就是宜昌话说的粪坑里划龙船——翘屎,如果是你写的当然另论,第二、人家孔明先生是襄阳或者南阳口音,与咱们宜昌半毛钱的关系也没有,擂鼓的张翼德和哭来天下的打草鞋的哥哥是咱们河北老乡,关二爷是华主席家乡人,没一个与宜昌有关,再说宜昌人张口‘我日你吗毕’闭口说别人‘咬(ǎo)到牙巴骨犟’,粗鲁的很,年前因为要写顾嘉蘅,到南阳去过一趟,就是学不会河南夸夸的话,所以再次表示道歉。又到了晚上,你是否又在街上散步,想起了邓丽君的那首‘点点萤火叫人陶醉,在那美的夜晚,相爱人儿配成双’,不知你会唱吗?”
5日,对于钰涵和我们全家来说,今天都是一个值得记住的日子,小丫头第一次很清晰、也很有目的性的叫了我一声“爷爷”,那么娇滴滴、奶味十足而且很有个性的叫声一下子就震撼了我,那种幸福感油然而生,有趣的是,也就在今天,她也开始叫“奶奶”了,虽然小丫头很不配合,想多听几声,恳求了半天可就是不叫,不过只要她有个人要求,就又会叫我爷爷。因为是钰涵开口说话,所以值得一记。
紧赶慢赶,还是花了几天的时间才写完七个小节的《从三大的桃花说起》,也就是对三峡大学的历史进行了一个梳理,感觉一般,没什么闪光点,倒是两个校门和宜昌清朝仅有四个进士很发人深思的。
6日,我家钰涵是个很乖很乖的乖宝宝,不仅很听话,而且很勤快,不管要她做什么事情,比如拿扫把,她总是乖乖的跑得飞快。今天午睡,本来已经醒了,奶奶说了一句继续睡,就真的闭上眼甜甜的睡着了,真叫人高兴。可是宝宝就是性子太急,自己只要认准了,不仅会抢先去叫人去做,还会指手画脚,如果稍稍迟疑一会儿,她还会大声呵斥,就叫人哭笑不得,所以我总是当着她的面说,我这个爷爷其实就是你的一个仆人,当然也是心甘情愿的。
7日,从前初一六班的同学开华发给了我两张她与我母亲的旧照,感慨万千,在群里一直聊了好几个小时,她的主要内容有:“@宜昌石头 当年组织上把我这不韵时事的小姑娘选为不驻会的宜昌市妇联副主任,这样才有了与历届和当届的妇联主任们合影的宝贵机会,第一张我坐在第二排的左二王淑珍主任旁边,时间大概在78年一80年之间吧。昨天家里因楼上水管破了家里又长期无人,日久滴水下来把我一个装影集和文书的柜子津泡,致使损了些照片,心痛啊。”“@宜昌石头 那这二张照片就是82年照的,我当了二届吧,从张端英当主任入会一直到你母亲这一届,83年我就去读书去了一直到86年1月后到建委工作。”“年轻时节见着那么多解放前就参加革命的老大姐,与她们坐在一条板橙上,着实有些紧张。”
还有李迎伍的帖子:“读完石头的文章,把自己的一些尘封的记忆也打开,彭彦校长曾到我家看望过我父亲,当时好象是文教局的什么职务,父亲讲过,她还是我父亲的学生,我父亲在宜都师范教过书,文中提到另一人崔传礼先生,出车祸逝世时我父亲也在同一辆车上,崔副市长是车上伤的最重的,我父亲是伤的最轻的,也住了一个月的院,2013年去世。父亲一生坎坷,两次车祸,都没有趴下,90岁高龄去世,生命力够强的,愿他在天堂得引上帝关照。”
因为在初一六班群里贴了些《遥远的记忆碎片》的内容,觉荣纠正说:“@宜昌石头 五班的班主任好象叫廖高玉吧?就是那个常说…粉真漏好吃呢…炒鸡旦也好吃呢…的那位吧?这是范宏文老师摸仿廖老师的话…”皮班长也补充说:“@宜昌石头 我记得初一五班的班主任叫廖高玉。不是广东人,好象是宜昌周边哪个县的人。戴一副眼镜。”所以我在群里回答说:“@皮远邕 谢谢班长和云朵的回忆,所以基本上可以确定廖老师是叫廖高玉,纠正了我记忆中的一个错误。所以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再次感谢。”
9日,中午在勺嫂餐馆请志坚和小杜吃饭,他们现在北京和宜昌两头跑,也是很累的,想想自己如今天天和自己的孙女在一起,不也是只有起早贪黑才能写一点东西吗?基本上约定下个周六或者周日,志坚带上两车人到文畈乡下小刘家去玩,这也是我们感谢他的一种形式。
10日,三峡广电发表了我的一篇《一箭之遥》,改名为《一箭之遥的小箭道》,自感写得还不错。
没想到《一箭之遥的小箭道》居然会引起极大的反响,不仅有人为此发表感慨和回忆,有人专程去拜访,拍了大量的照片,还有人将其他群的聊天记录转发给我,一并感谢了。将各种媒体关于这篇文章的评论汇集精华在一起,另为一篇,也是一种纪念。
11日,随着钰涵的慢慢长大,她这个小丫头越来越给我们带来惊喜。今天中午午睡醒来以后,照例喝牛奶、吃点心,然后就梳妆打扮准备和她奶奶一起出去玩。谁知她拉着我的衣角把我一直带到大门边。示意让我蹲下来,自己站在我的膝盖上、趴在我的肩上,我知道她是想去自己开门。可那种老式的防盗门的球形门锁她根本拧不开,但还是乐意让她去试一下。听见钰涵呵呵一笑,转身一看,大门居然徐徐打开,大吃一惊,决定把门关上,再让她试一试,而这一次证明只有站在我的膝盖上才能够着门把手的小孙女真的能自己把门打开了。紧紧的抱着自己的宝贝十分激动,亲眼看着自己的宝贝一点点的长大,这就是最大的幸福。
12日,今天是农历三月十六,黄道日,所宜有:修造、入宅、赴任、盖屋、移徙、开市、立券、纳财、经络、纳畜、祭祀、斋醮、出行、求财、祈福、牧养、求医、解除、栽种、开光。《河图洛书》九星吉凶 称:迎来天乙星,相逢百事兴,运用和合庆,茶酒喜相迎。求谋并嫁娶,好合有天成,祸福如神验,吉凶甚分明。所以选择在今天到云集派出所给老爸注销户籍。
走出市府大门,穿过邮电巷的时候,高高围墙上的藤蔓已经有了青翠的绿色;仁寿路口南湖宾馆搭着脚手架正在装修门面,湖堤街上的水泥隔离桩依然耸立在街心,一医院的新大楼还在进行最后的紧张装修,时间尚早,可是位于云集派出所的户籍办证大厅里已经挤满了人,很有耐心的等着先来者办新的身份证,才知道因为数码和电脑,现在可以就在大厅里照相了。
好不容易轮到了我们,头发像卷毛狗似的女户籍看了我家老爸的身份证、医院开的死亡证、殡葬处开的火化证,发现关系上老婆是老爸的女儿,也询问了我们的儿子,张口提出要带结婚证和独生子女证,我们一下子就傻了眼。上次老婆一个人来办户口注销被拒绝,理由是有两兄弟、户主改变以后会涉及到财产分割和房产过户诸多厉害,所以要求不仅两兄弟都要到场、两个儿媳也要到场。所以最终决定暂时不去办理注销,等房屋过户完成以后再说。
于是,这次去派出所办理老爸的户籍注销,不仅带了重新注册登记的新的产权证,还带了公证书,走到楼下,老婆还想起要带上我的身份证,可就是万万没想到人家根本没提什么房产纠纷,也没提什么需要两兄弟到场,却出人意料的提出了新的要求。老婆在旁边咕咕噜噜说上次为什么没说,只好把她拉出大厅,这就已经阿弥陀佛了,还是回去拿来抓紧时间办完为好。
再一次走进云集派出所大厅的时候,那个丝毛卷发的女户籍已经不在了,只好改找另一个坐在她对面的那个“人比黄花瘦”的女户籍。那个女户籍倒干脆利落,询问了户口簿上的所有人与我这个新户主的关系,也记下了我和老婆的联系电话,然后就叫老婆将老爸的死亡证和独生证复印一份。
老婆回来以后又在咕噜,说是因为换了提包,手里居然没带一分钱,复印店的老板慷慨表示不收费,旁边站着的一个因为户口与房产证的姓名相差三点水、需要派出所写证明的白白胖胖的女人突然插话说因为是华新的学生所以认识我,而且提示说我曾经和华新去过她家,可惜全忘记了,只好说自己眼睛不过人。她递过来一元钱,推辞再三只好笑纳了,回来以后给华新打电话,要他替我谢谢人家。
一切办得很顺利,那个瘦瘦的女户籍从档案室里找出厚厚的一本资料,将老爸的那一页取出,将我们交过去的所有证明都附在上面,一看便知是存档用的,然后将原来的那本户口簿盖上了注销的印章,将重新打印的一份新的户口交给了我们。就在大厅的柜台上简单的检查了一遍,那个女户籍也提醒我们注意,已经将户口上的我们家人放在了最前面,当然只有真诚感谢了。
给老爸注销户籍和我成为新的户主一切顺利,除了因为需要相关的证明材料老婆又跑了一趟、慌慌张张身上分文没有,到后来到菜场买菜也发现如此困窘之外,更为令人拍案称奇的是,回到家的老婆又有惊人的发现:原来她是带了钱的,不过就是放得过于隐蔽,连自己都没发现、也忘得精光罢了。
至此,关于继承的所有步骤都走完了。
13日,因为周日预报有雨,加上东明要去吃喜酒,所以舒人在约定最后确定之时宣布放弃,这也是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凑巧的正确决定。
14日,看了老树桩桩发表在天涯宜昌上的《宜昌的物价与收入》,写了点留言:“同意老树桩桩的观点,我有一朋友经常武汉宜昌两头跑,最大的感触就是武汉真的是平民城市,物价便宜(这里指的是生活),交通便利(这里指的是公共),而宜昌就像是夜店里的公主,又要卖又要面子,什么都贵,甚至连柑橘都比武汉贵,用宜昌话说,那就是‘撞到鬼哒’”。
15日,因为北美宜昌同乡会的会长李瑜在《宜昌往事》微信群里提到我的名字: 所以就写了一些回复,而且也有了些网友加入,似乎有些意思,整理了一下,形成了一篇短文,以作纪念。
17日,如果是儿媳下午上班,钰涵就会和她妈妈一起坐车过来,她奶奶到市府大门外去接她,小丫头只要一走到机关食堂前面就会示意她奶奶打电话给我,要我下楼去接她。我就会到一楼半的楼梯转弯处等着她,小丫头只要一看见我,就会一边叫着“爷爷”,一边像燕子一样的向我扑过来,高高兴兴的骑在我的肩头,双手抓着我的耳朵,两爷孙一起上楼回家,那真的是一种梦寐以求的幸福。
18日,今天邀华新在红星路、宜昌五中、滨湖路、福绥横路、履元里、同春里、福绥路、中现里、邮电巷、市政府、二马路、培元路、珍珠路、四新路、老人委宿舍、木桥街、壕坑、汪家二巷、汪家一巷、中书街、河水巷、民主路、学院街、南正下街从早上八点半一直逛到傍晚五点,说了无数的往事、走了无数的大街小巷、照个N多张照片,差点没累死,所以要感谢华新一整天无怨无悔、任劳任怨的奔波和陪同,所以说,还是儿时的伙伴最好。
我在 初一六班的群里留言:“虽然收获大大的,但建设夏天回宜,如果我在宜昌,也不再雄心勃勃的按原计划去寻找过去的故事了,了不起坐下说说话、喝点水,拍屁股走人,都是奔七的人了,还是宜昌话说的悠着点。”建设答复:“暑假我回来,肯定还是要背着单反,把我儿时的玩的地方拍一遍。给我孙女看。”我告诉他:“今天邀请觉荣,从凌晨四点等到八点,没见回音,晚上回话说没信号;想给改生发微信,可人家又是上班的人,只得作罢,但还是很顺利的,就是累得发疯,咬牙切齿坚持到最后的,反正就是你回来也要高悬免战牌。今天有一个纠错,我们杀到你在宜昌的大本营,也就是你所说的小林园,拍了那个院子和后面的那个陡坎,但那里不是小林园而是培元路,几个朋友都证实了这一点,院子还在,但篮球场不在,你当然也不在,就在当地人所说的‘老县委’不远处的一家餐馆吃饭,阳光火热、阵风强烈,喝酒的过程中想起了你这个有故事的人,也是恍如隔世。”
19日,针对建设的质疑,我在早上又答复如下:“看见际幸的回忆吗,老县委出门左转下坡才是小林园,而老县委是在坡上。”我解释说:“我对这一块非常熟悉,从1956年到这次一医院的住院部建成、将原来的培元路拦腰截断之前,我当时的一个最要好的朋友就住在那里,所以经常在他家吃住,对培元路的印象自然深刻,就是不知道老县委的位置,这次去,我老同学的弟弟也去了,当我想起你顺便问了一句,人家立马就指出了方位,他比我小三岁,为了证实,还问了一个八十多从解放前就在那条街上的街坊,人家也是很直接的指向了那个大院,然后我们就想起来了,老县委前边不远有一水泥做的垃圾箱,爬上去翻过文化馆的围墙,里面就是一个厕所,目的就是可以免费看电影呢。”
19日,华新来家里,送来了拍摄的照片。
20日:“感谢张老师的拍摄和制作,给我们留下了淘淘美好的四月天的影像。”
21日,加班加点开始制作自己的第一个美篇《让我再看你一眼之履元里》,初次尝试,失败了多次以后才勉强成功,反响还不错。
22日,婉拒了老同学开华到当阳一游的邀请,实在是不想这样单调无味的应酬,还有最近忙得不亦乐乎。
23日,把《让我再看你一眼——三里感怀》的稿件传给李瑜,他在出差,就遵嘱传给三峡广电的刘慧艳,没想到今天就发表了,而且是东明第一个发现的。
24日,写完了美篇的《让我再看你一眼之同春里》。
25日,应改生之邀,中午冒雨到位于人民路的墨池苑二楼的梁记粥铺应酬,最熟悉的觉荣未到,改生也有别的应酬,到场的男同学有大振、迎伍,有改生的夫人,女同学有开华、念宁、班长、桂芝。还算气氛融洽。按念宁的话说:“欢迎念时同学从网络世界回归现实中的一六班集体!”“怀念不如相见!今天,改生同学终于说服了念时,几个同学五十年后终相见!”“为念时回归现实中的一六班集体有感:五十年后终相见,弹指一挥似昨天,当年青葱稚少年,而今霜染鬓发间。同窗三载趣事多,如歌岁月织如梭,写尽春色百花艳,红霞熠熠尚满天。”
我的体会是:“感谢改生相邀,主人却不露面;感谢迎伍抽烟,一多半都被我抽了;感谢大振喝酒,不然就没感情好,喝得不少;感谢开华在宜,端杯就是女强人;感谢念宁貌美如旧,气氛高手;感谢班长在座,终于找到领导;感谢桂芝笑颜,人生何处不相逢;感谢初一六班,半个世纪再相会。”
我在给建设的微信中说了些细节:“年轻的时候也是天天喝、顿顿喝,可是年老了就有些招架不住了,尤其是第六感提醒我为时不多,所以在拼命码字,喝了酒混乎乎很舒服,可就是集中不了精神,码字经常出错,久而久之就不喝了,对了,我平时也不抽烟的,就是喝酒抽,越喝越抽,对了,我今天在酒桌上说了一句笑话,百分之九十的菜不是我吃的,百分之九十的面子是为开华来的。她就干了一杯红酒,豪爽得很。”
写了一篇短文《你相不相信》,自感还是不错。
27日,那个美篇《让我再看你一眼之同春里》获得很多人的转载,而那篇《你相不相信》也获得了老同学的赞赏。明翠说:“我看到流泪了。”觉荣说“写出了真情。”玉兴说:“写得太好了!完美表达了我们的心声!赞美同学情谊,感同身受!”班长说:“淋漓尽致的表达了同学真情!好文!已收藏!谢谢你!”改生说:“一六班如果三年真正读完,那是应该是一个文体大班,班上的写手都不少;篮球运动员有两个进了地区队。”存利说:“深受感动。为初一六班有你这么一个杰出的作家,感到骄傲!”大振说:“出差只两天,群里已沸腾,仔细拜读佳作,深受感动,文采了得!”开华说:“眼角潮湿,鼻子有点酸!”桂芝说:“此一见面,你打开了心菲,也勾起了我们同窗几载的回忆,写到了我们心里,感慨万分。精辟地写出了同学的情,少时的纯真。文章写的太好了。”成慧说:“我相信.相见不如怀念已改写为怀念不如相见。因为相见才能真实的宣泄感情及人生感慨。而同学相聚更是纯真情谊的延续!半个世纪后,一六班同学还能聚首一堂;这是上天的安排,注定的缘分!!石头:你说的每段话,你的真情表达,让我热泪盈眶,深深地感动!期盼下次同学聚会相见!!”建设说:“终于用了三次看完了。打球前,打球中,喝完酒后。我现在坐在路边的树荫下,看完了。相见不如怀念,就是托词。等着我,牛栏山把你灌醉,一起去江边。我每次回宜,必须得江边。我每次跟鸿雁一样南飞,最重要的就是宜昌情!同学是我孩童时代的最知己,发小是儿时的伙伴。战友情?没有一个战壕打过仗,也只是过客。初一六班,是我的根据地。”念宁说:“期盼下次同学聚会!一个都不能缺席!欣赏石头激情飞扬的文釆,敬佩石头自强不息的人生,赞美同学感慨万千的留言,珍惜同学纯真永恒的情义!”
我在一一致谢后说:“谢过各位老同学,其实早就过了像朱军那样煽情的年龄,就是喝多了酒有感而发,发了两个题目给周念宁挑,你知不知道和你相不相信,前者从同学的角色,后者以我的角度,她选的后者,就写成那样了,有一编辑就说了开华相似的话,这也提醒我,引以为戒,下次淡然一笑而过,要怪就怪周念宁的选题,下次就写欢聚一堂。”
28日,针对大家的期待,我在群里写了一段话:“还有下次吗?要知道距离产生美!这一次相聚给我的震撼之所以如此强烈,就是因为是半个世纪的重新相聚,也就是我在文章里所说的“在世的轮回”,只是没见到改生和觉荣,有些遗憾而已,加上建设常常在私聊的时候上一些酒瓶子显示自己的酒量,这次的留言更是要用牛栏山把我灌醉,我好怕怕的,小心肝颤颤的,惹不起还可以躲得起吧,找个理由就可以躲到深山老林里去看花开花谢,写人间悲欢,有一句话再次重申:酒桌上的话是不能算数的。祝大家早安。”
上午和华新一起又去拍了一些即将搬迁的老街小巷,后来还有一个同样爱好摄影的陈姓女士也加入了我们的队伍,具体情况我在初一六班群里写道:“@玉兔翠竹 今天终于了却了你的和我的一个心愿,就是将红星巷、和光里、邮政巷(不是邮电巷)和强华里、隆中后路(长康路)花了五六个小时走了一大圈,人都差点累趴下来了,最大的感受是,以后有什么集体活动只参加半天,实在是体力不支。”“我们不知和多少人谈过话,有多少人接受过我们的采访,惊喜的是,听了太多的故事,有太多的人认识我和我们同行的人,就是不可理解的是,几乎没有人认识你,还有,我在隆中后路还遇上了我的一个中心小学的女同学,姓孙,和我一样老态龙钟,牙也掉了,清楚的记得我姓王,可是我不叫金龙,说到何平、田亚平、李民改都不认识,就记得廖荣。”“今天采访,一老婆婆说我小时候就认得我,说她原来住在一菜场,我就差点扑上去了,问她有没有照片,她说没有,还说那个时候也没人想到,可不是的,就和我认识的一个收藏家协会的头头说,那个时候随便拍一张,就有可能一举成名,是的,我也相信你说的,就是框进来。”
29日,小丫头现在一方面很喜欢我,另一方面有和我较真,只要饭吃了一半以后,就会示意自己吃,要她奶奶到厨房炒菜去,然后就笑逐颜开的把我叫到她身边陪着她,亲热得不得了;可是如果生气了,小丫头就会发公主脾气,先是噘着小嘴用眼睛瞪着我,见没有效,就会着急万分,急的没法的时候就会用牙咬,可是见我不怕,也就傻了眼,就会叫她奶奶,在她奶奶面前撒娇。
30日,本月小结:一、应改生之约,半个世纪后,和初一六班的几个同学又见了一面;二、学会了做美篇,和华新一起,分两次走访了即将拆迁的一些大街小巷;三、全家人又一次出游,这次去了三峡大学看桃花;四、给老爷子注销掉了户口;五、给父母扫墓,到乡下给雷大姐扫墓;六、还算是抓紧时间写了些文章。《朝花夕拾》多了1万字;《悠然我思》多了3万字;《屐痕点点》多了1万字;《印象宜昌》多了10万字,听起来不可思议,但《石头文集》从473到486万字也是事实;《直插云帆》多了4万字,可《都市系列》却只从458到462,只增加了2万字,所以说,文字统计不太靠谱的。
201704的评论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