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

发布时间:2017-08-15 09:46 阅读量:31 日记本:《个人日记》

201608

八月寄语:人生如车,或长途,或短途;人生如戏,或喜,或悲;人生如茶,或绿,或红;人生如酒,或淡,或浓;人生如水,或深潜于地,或巨浪拍岸;人生如火,或星火之渺小,或燎原之大气。人生会经过很多人,昔日的弟兄或许会变成对手,过去的敌人或许会成为好友;人生会经过很多事,有些事过去了就过去了,了无痕迹,而有些事就注定会成为故事。人生就是一场历练,经历的多了,就变得成熟;冶炼多了,就变得坚强!

1日,因为连日酷暑难耐,气温一直居高不下,刚满一岁的钰涵就一直待在位于那栋塔楼的家里孵空调冷气,今天她爸爸终于下了决心让她挪挪窝,结果小丫头一进位于大院的房里就手舞足蹈、高兴极了,当然会开空调,当然会和她的另外一个家一样,当然会热烈欢迎她这个小公举的到来。因为换了环境、也因为又到了一个熟悉的地方,她兴奋极了,就围绕着那张木板床乐不可支的上蹿下跳:她已经可以从床头柜爬上她奶奶的梳妆台,也可以从另一张床头柜上去拉她奶奶的包包;一不留神,她就可以一个人颤悠悠的在床上独立站起来,望着我们哈哈一笑,然后又一屁股坐在了床板上。

2日,刚刚度过一周岁生日的钰涵是个小好吃佬,虽然已经不像小时候那样无论是什么都要放到嘴里咬一咬,可是那种嗜好还是记忆犹新,尤其是看见从没出现在她眼前的东西,总喜欢用牙咬咬。不过她的那张小嘴已经知道有所选择了,遇到自己不爱吃的、味道不合口的,就算是高价水果也毫不犹豫的选择吐出,比如进口的蓝莓;她不仅对所有的馒头包子花卷都感兴趣,可也仅仅只是尝尝而已,最喜欢虎视眈眈的望着大人们的饭碗,如果吃不到或者不让吃,就会自己在一边吧嗒吧嗒小嘴,那种欲罢不能的模样好玩极了。

3日,台风引起的一场狂风暴雨从昨天晚上开始影响我市,最大的变化就是气温快速降到30度附近,变得有些舒适起来。晚上在市府大院一侧的四合院(原滨江五号)请回宜的舒人吃饭,一人一小瓶劲酒,江鲶火锅和其它几样特色菜,谈的当然是他居中和我弟弟所谈房屋继承之事,说是有所进展,可就是和这个店的菜肴一样,也就很平淡的样子。可是有什么办法呢,既来之则安之,不要着急,慢慢来。

4日,钰涵很喜欢市府大院的这个家:她可以舒舒服服的躺在爷爷奶奶的那张大床上睡觉,也可以在那间爷爷奶奶的卧室的地板上高高兴兴的爬来爬去;她可以扶着那间卧室里由墙壁、床头柜、壁柜、大床、梳妆台、小桌和各种椅子组成的支撑走来走去,也可以站在穿衣镜前得意地看着自己的笑脸发笑,或者站在阳台纱窗门前静静的聆听不远处的电力钟楼发出的浑厚的报时声;可以由奶奶抱着,去看四个阳台上的花花草草,也可以由奶奶背着,和爷爷去玩老鹰抓小鸡的游戏。

5日,钰涵越来越能独立的站立了,那是我们大家都已经亲眼目睹过的过程:有时候发生在她玩耍的过于得意忘形,两手都不空,就会偶尔将身体脱离原有的支撑,不过随着大人们对她的鼓励与叫好,她就越来越喜欢在我们面前展现自己的身体平衡:往往是就在不经意之中两个小脚丫微微岔开,先是屁股朝上,再就是双手离开地板,似乎一点也不费力的慢慢站起身来,当她的身体真正直立的时候,她会偷偷发笑,我们也会全神贯注。有时候身体平衡的好,可以坚持站立大半分钟,有时候刚刚站直身体就失去平衡,如果大人离得远,她就会一屁股很快地坐下,如果有人在身边,她就敢头向后仰,倒在我早已张开的胳膊上,还是笑得很开心。

6日,虽然钰涵在一天天的长大,而且也开始独立站立,可她依然依恋着她奶奶的怀抱,那与她奶奶对她的宠爱有关,也与她和她奶奶之间的感情有关,只是常想起那句“有奶就是娘”,有人补充过下一句:“无奶就骂娘”,这里说的是国人的劣性,不包括我们家的小丫头。钰涵最喜欢的还是趴在她奶奶的背上,双手抓住她奶奶的衣领,让她奶奶的双手托住她的小屁屁,高兴地咧开嘴笑着,如果可以把我拉进来和她们玩游戏,那就笑声朗朗、乐不可支。

9日,今天是七夕也就是牛郎织女团聚之日,中国的情人节,钰涵对节日没什么概念,只是越来越多的向我们展示了她的聪明天赋:比如对空调的遥控器感兴趣,因为按动它,空调的接收器会发出声响,就玩得不亦乐乎,就不得不把遥控器厂在她的小手无法触及的地方,于是她就会寻找下一个目标:落地式电风扇的一排按钮偶尔被她发现最下面的那个按键不仅会发出“嘟”的声音,而且还能使得电扇的扇叶开始旋转,就更加有兴趣,站在那里乐此不疲呢,没办法,只好把她一把抱起,转移位置和注意力才行。

11日,因为钰涵和她的奶奶呆的时间最长,吃喝拉撒睡,几乎全是她奶奶的功劳,所以对她奶奶的所有东西多十分熟悉,无论是包包还是衣服,也包括她奶奶的那个塑料的眼镜盒。本来以前不过就是拿在手里关关合合,或者用牙咬一咬,可是不经意的时候,却发现那个小丫头成天的摸索,终于找到了能够关上的那个扣子,这还不算稀奇,更有趣的是她还由此领悟到打开的方法,现在的孩子真的很聪明。

13日,虽然已经立秋,也已经到了流金的七月,可是刚刚凉爽了几日,闷热又卷土重来,气温又跃上三十五度线,高温警报重现。上午步行到馨岛国际名苑看钰涵,一路骄阳似火,街面上全是额头上淌着汗,但因为放了假可以大玩而特玩的孩子们。晚上步行回家,葛洲坝广场的音乐喷泉开了,孩子们尖叫着在喷泉里钻来钻去,那个广场舞的领舞正在教她的舞友跳一个新编的草原舞蹈;三江边的那个周周乐不见踪影,娱乐也就少了很多热闹,倒是三江护坡边的走道被采用混凝土现浇的方式扩宽了一倍有余,工人们都变成夜间作业了;东门还是冷冷清清,解放路步行街上的夜市也因为入夜之后还是热浪滚滚而清淡了不少。

16日,

钰涵会走路了!这可是一件历史性的突破!

我们见证过这个八斤重的胖丫头从出生到如今的每一个变化:她的眼睛从开始能够跟着物体在水平方向移动到认出出现在自己眼前的是谁,也能认出镜子里的那个和自己同样表情和同样动作的宝贝是谁;从最开始的能够转头寻找声源到能够识别各个家人声音的不同,再到只要听见手机各种铃声就会第一时间做出反应;从会哭会笑会闹到可以基本上听懂家里人说话的意思,也能用咿咿呀呀的某国语言正确表达自己的某些意愿;从饭来张口、衣来张手进步到一步步有了自己的口味,也有了自己喜欢的动作。

过春节的时候,钰涵会做“恭喜发财”的抱拳拱手动作,对收到的红包兴趣颇浓;在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的两个家里,无拘无束、又疯又闹,可是到了自己周岁的时候,面对出席生日宴的众多的陌生人却胆小得要命,眼睛老是盯着自己家大人的身上;小丫头从最开始的小手会抓衣服、抓头发、抓自己的脸到逐渐锻炼的手和手指变得灵活,可以能够转动和能握着玩具,不仅会把某个物件交给指定的人,也会展开自己的双手要大人抱抱;不仅会很灵活的摇动小扇扇风,在听到音乐的时候手掌习惯性的翻飞,还酷爱用手指直接从碗里抓东西吃,其后果就会造成狼藉遍地、自己的脸上和身上也成了宜昌话说的“麻胡子(脏)”。

我们在这个小丫头的身上似乎看到了人类从猿到人的整个进化过程:从开始俯卧时能抬头片刻逐渐到能抬起半胸,用肘支撑上身;再从稍微扶着她就能坐起来到自己能够稳稳的坐好;从冬天的时候穿着厚厚的衣服开始能笨拙地爬行,到春天来临之后,单衣短衫的小丫头,可以在家里的地板上爬得飞快;从开始由大人扶着,能勉强颤悠悠的站立,到能够扶着自己小床的木栏杆独立站起来;再到扶着家里的家具开始得意洋洋的巡视自己的领地,再到单手扶着、围着茶几和大人躲猫猫,然后就是走出属于自己的第一步。

似乎单手扶着她家客厅的大茶几站立还是昨天的事,似乎放开双手独自站立也还是昨天的事;似乎小丫头越来越有了女孩子喜欢撒娇的天性,愿意抱抱而不愿自己走路就是昨天的事,似乎近在咫尺可只要自己小手够不到就会毅然决然的选择在地上爬行的方式也还是昨天的事,可是今天她就很有自信、也很主动的开始一个人摇摇晃晃的学习独立行走了。就和杂技演员走钢丝似的,钰涵会将两手张开来保持身体的平衡,一有控制不住的时候就会立马先一屁股坐在地板上,就像我嘲笑她说的一样:“纸尿裤成了最好的软垫。”

但不管怎么样,我们家的小丫头都勇敢地迈出了她人生的第一步,历史性突破的时候据说是在前天。而今天似乎是一次表演。她当然知道大人都在注视着她,奶奶还拿着手机在追随着一路拍视频,她就那么小心翼翼、笑容可掬,而且还十分大胆的开始光着小脚丫走路了,一步、两步、三步、四步,无论是稳定性和持久性都叫人吃惊。因为得到了全家人的欢迎和鼓掌,小丫头就更高兴了。坐在地上休息片刻就很稳的重新站立起来,又开始新一轮的即兴表演。

钰涵就这样在我们的惊讶和喜悦之中迈开了她的第一步。摇摇晃晃、两手张开,毕竟是个女孩子,一有重心不稳的意识就一屁股先坐下再说;可她又是一个刚满周岁的小萝莉,在熟悉的环境中胆大的要命,于是就会重新再来一次。人类就是这样,从无到有就是一步步走向辉煌的;个人也是这样,从这样小小的第一步到最后走向社会、走向世界的。小丫头走路的时候腿有点弯、脚掌落地也不规范,专家学者的说法一大堆,可有人只用了一句话就可以驳得他们哑口无言:谁是生下来就会走路的?谁是一开始就会走得四平八稳的?

这个小丫头终于已经有了属于自己可贵的第一步,以后还会有更多的第一步。比如说入托,融入集体之中;上学,走进知识的殿堂;恋爱,架起情感沟通的桥梁;工作,为自己找到生活的坐标;社会生活,知道人间的五味俱全……可是就和那首韩国歌唱的一样:“只要迈开第一步,路就自然打开。不怕今天多么无耐,黎明后艳阳高照,千万别放弃心中熊熊一把火!”也和张涵予唱的那样:“我终于看到所有梦想都开花,追逐的年轻、歌声多嘹亮;我终于翱翔,用心凝望不害怕,哪里会有风就飞多远吧!”(2016年8月16日)

18日,从13日高温再次跃上35度线以上以后,近几日天天都在发高温预警,有一句时尚的话说,也就把人快热熟了。所以就经常乘车去城西看我家的小丫头。同样因为天气太热,钰涵就一直待在空调房间里,多数是大客厅,今天是她父母的卧室。随着她慢慢长大,就越来越喜欢和她奶奶一起嬉戏,就被我说成是“有什么样的疯奶奶就有什么样的疯孙女。”结果她们同仇敌忾,居然把嬉戏的对象指向了我,那就完全是出于无奈,只好被动的进入角色。根本不记得自己有多少年没有做过那种幼稚可笑的举动了。

晚上,舒人打来电话,两个人在石阶还是微烫的、江风还是热热的江边坐了很久。他周日即将离宜,今天下午专门将我弟弟约出来喝了一顿酒,谈了一些关于父母房屋继承的事情,也谈到了我们这边提出的将父母抚恤金全部给他们的方案,弟弟答应考虑,并给弟媳进行商量。他们当然也有顾虑,所以约定,那笔钱就放在舒人手里,等事情办完了以后再进行交割。初步的安排在舒人十月回宜以后进行,这真是一个很好的消息,本来没多大的事情,可是却成了心里的一个疙瘩,好在很快就会有一个结果了的。

19日,天天发高温橙色预警,也就是35度以上,可感觉似乎要高得多,钰涵只好成天都待在她家的空调房里不出来。还是那么喜欢坐在浴盆里洗澡,还是那么喜欢一有机会就从空调房里往外溜出来,还是那么喜欢让我抱着她在没有开空调的客厅里转一圈,还是那么喜欢站在厨房和餐厅的过道中看她的奶奶挥汗如雨的为她准备饭菜:中午是大米饭和鸡蛋汽水肉,下午是稀饭和胡萝卜、对虾和鱼肉,生活倒是充满阳光,只是在没有空调的地方呆不太久就是满头大汗,却从不喊热,所以说“细儿无六月。”

20日,因为舒人在睡梦中梦见我催促他,就专门找我弟弟个别详谈了一次,终于使原来一直僵化着的关系向前迈进了一步,加上明天他就要离宜,晚上在福绥路那家他常去的餐馆请他吃饭,一个牛肉肥肠火锅,一个刁子鱼,一盘炒苕叶,也就百把块钱,喝的是徐俊存在这里的冰啤酒,从六点多一直谈到九点方散去,也是一种感谢吧。

21日,钰涵成长的进程有些出人意外:不久前不仅会叫爸爸妈妈,也会叫爷爷奶奶,可是在这段连续高温、和我有了更多的亲密接触之后,却跟喜欢叫我爷爷一个人了,而且叫得很清晰、会撒娇的,就叫全家人都感到惊讶了。其实也就是因为家人都各忙各的,小丫头和我在一起的时间比较多,而且还能陪着她一起玩,虽然有时候有些严肃和古板,但任劳任怨的和真心喜欢她也是能感受到的,所以只要想起来,就会张开双臂,扑进我的怀里,双手把我抱的紧紧的,让我扛着她在她家里到处走走看看,最后把她送到她奶奶正在忙碌的厨房里去。

22日,钰涵是一个经常会给人惊喜的小丫头,前几天才开始颤颤悠悠的学习独自走路,一转眼就在自己高兴的时候连续走上好几步呢;今天和她奶奶在她家的卧室里玩耍,她居然向我们展示了刚学会的倒走的技术,一点一点的向后面挪动小脚丫,如果预感自己失去平衡,就先一屁股坐下;如果感觉良好,就一点一点的后退,一直到后背贴在墙上才算放心,才可以得意地向我们露出那种迷死人不抵命的甜笑。

23日,因为政府大院家属区停电,热浪滚滚,只好跑到儿子家去避暑,吹着空调、和自己的小孙女玩耍,倒是很惬意的事。晚上八点和老婆带着钰涵下楼,热浪扑面而来,站在大街上,居然没有风,身上的汗马上就下来了,钰涵也马上满头大汗。推着婴儿车急奔到三江的老汽渡边,从敞开的三号船闸里吹过来的风真凉爽。钰涵马上变得高兴起来,坐在推车上手舞足蹈的看她的奶奶和一帮老太婆跳《阿里山的姑娘》,很感兴趣的望着从三江中慢慢驶过的那艘灯火辉煌的夜游客轮,对那个比她仅仅只大一个月、长满痱子的小男孩笑一个。看来,爷爷奶奶不过就是喂养,爸爸妈妈不过就是言传身教,还是得和自己的小伙伴在一起,才能长大。

27日,同样也是因为八月以来高温不退,持续酷暑,出于心疼我们王家宝贝,就基本上让钰涵待在自己家的空调室里,好不容易才迎来昨日夜里的疾风骤雨,气温总算是降下到三十度线下,这才有信心让自家宝贝出门转转,到我们这个大院来玩玩。最开心的当然还是钰涵,不仅回到了自己熟悉的地方,可是在我们的那间卧室的床上、地上玩耍,而且因为天气凉爽、不用开空调就不用关门闭户,所以就可以推着学步车每个房间里去转转,兴奋得几乎忘了睡觉。

29日,钰涵有些感冒,就有些咳嗽、温烧,还有些习惯性的撒娇:我们家的学步车不是自己学走路的,小丫头已经自己学会了走路,却还是懒得迈开她的金莲,站在学步车的车尾塑料支架上要我用小绳拉着车巡视全家的所有房间,而且还不过瘾,连奶奶也要再做一遍;小丫头站在餐厅就完全可以看见她奶奶忙碌的身影,却偏偏不干,硬要让她奶奶抱着,或者走到她奶奶身边,那可不行。我和她奶奶早就定下规矩,厨房危险性最大,在不懂事前坚决不准她进入厨房。于是只好由我将她扛在肩上,她就会乖乖的一动不动的看着她奶奶的每一个动作。

30日,钰涵的进步是惊人的,跌跌撞撞的学习独立行走仿佛就是昨天的事,可是今天那个小丫头不仅可以在我们的卧室里很自如的走来走去,还可以扶着墙壁转一个大弯,直接进入那个今后将属于她的房间;虽然对那张老式大方桌依然高不可及,可也开始在餐厅里进行巡视,她自然会对那台落地扇感兴趣,可是按键太紧,小丫头还没有那么大的力气;电磁炉更是爱不释手,可是既断了电、又关着门,她就只是会对着镜面中自己的影子傻笑;她已经对政府大院书记楼的这套住宅很熟悉了,甚至可以一个人摇摇晃晃、像小鸭子似的跌倒再站起来,一直走过长长的过道,到达客厅和书房里去,进步之快真的很令人惊讶。

31日,一月小结:一、舒人在我们兄弟两人之间进行游说,终于有了一些新的进展,弟弟答应尽快处理好此事;二、因为大半个月的高温不退,久旱无雨,热浪滚滚,钰涵就基本上一直待在她家的空调房里,可还是开始迈出了她人生的第一步,可喜可贺;三、因为天气实在太热,基本上没有写东西,只是断断续续的誊写都市系列长篇小说第三部,已到原来草稿的2008年12月23日的《林家小院变成了别墅》。因为两个月写的是个整体,所以本月不作统计;零散的看,《悠然我思》增加2万,《印象宜昌》增加9万,《西窗烛话》增加25万,一看就不太靠谱,还是宜昌石头文集因为本月增加了11万,整体突破了400万字还似乎准确一些。

201608的评论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