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支教路上

发布时间:2017-08-14 10:59 阅读量:73 日记本:《个人日记》

雨淅淅沥沥地下着,脚下的路泥泞难行,一双鞋湿了又湿。我们走在去唐庄村的路上,一个我们一年三次前往支教的地方,纵使雨路难行,但我们却没有放弃,因为我们相信,唐庄村的孩子在等着我们。

大一源于支教短片的感动,盼望得到直击心灵深处的冲击,我加入了山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的文化教育下乡服务队,开始了我的支教之旅。我们是短期支教,虽然会寒暑假持续三年,但每次支教不会超过半月,我们怕,我们的短期支教带给孩子更多的是对现实的不满、对生活的怨愤。

出于这份担忧、出于爱和希望,我们精心准备、尽心策划每一天的支教活动,盼望着能真正给孩子们带去有价值、值得拥有的内容。首先,我们排除了传统的学科授课,传统授课带给孩子们的是与他们学校教师的比较,这样的结果我们不想看到,不希望在我们走后、在孩子们接受类似却又新奇的内容后,对学校教师的教学或对我们产生不满的情绪。为了达到预期的支教效果,我们尽可能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探寻他们需要的是什么。由此,我们准备了传统文化、手工艺制作、安全教育、作业辅导、“一小时读书”等系列课程和活动。我们希望他们能够在书法、“不学礼无以立”中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对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感到骄傲和自豪,能够在珠艺、泥塑、中国结、简笔画中提高动手动力、激发创造力,在安全教育中懂得珍视生命、安全第一的道理,掌握必备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在针对性作业辅导中增进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在“一小时读书”活动中,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开拓视野、提升自我。

十分感激与庆幸能有机会参与大学中的支教活动,在这里,我看到了另一个世界,收获了另一种感动。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笑容、调皮玩闹时的模样,深深刻在了我的心里,盼望我以后能成为一名担得起“教书育人”四字的教师,长伴孩子们身边。

不奢求,我们此行能带给他们多少改变,只望能带给他们爱与希望,愿他们快乐健康地成长。

走在支教路上的评论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