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
201607
七月寄语: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所以三是最大的。比如三样东西会一去不返:时间、言辞和机会;比如三种性格足以毁掉一个人:怒气、骄傲和不宽恕;人生在世,三样追求应永不应放弃:平和、真诚和希望;同样的,有三种感情最无价:亲情、友情、爱情;也有三种欲望可望而不可求:成功、财富和梦想;拥有三种品德可以成就一个人:豁达、承诺和勤奋;也有三种东西最神圣:天地、父母和信仰。
1日,昨晚和老婆从儿子那里回家,老婆一来想散散步,二来想沿江走走,看看水,可是我指着头上的乌云说,看个屁,雨就在头顶,话音未落,大点子就掉下来了,不过是稀稀拉拉的,急奔到公交车站,乘3路车回市府,可是直到等我们下车,回家,雨势还是不紧不慢的,儿子打电话说他们那里大雨如注,正在庆幸时,窗外已是瓢泼大雨了。有趣。
2日,如今,我的小孙女越来越逗人喜欢,越来越喜欢模仿她奶奶的一些动作,比如背包包、哄睡觉等。不过越来越不愿意吃饭也成了老大难,比如今天,她奶奶根据她不想吃米糊+辅料的情况,给她弄了婴儿面条+鸡汤+西兰花+鲜香菇,结果一样不感兴趣。我也还是一如既往的把中饭剩下的一些大米饭连电饭煲都给她端来了,结果吃得津津有味,还把一点单独的、没有放盐的鸡汤喝的一滴不剩,这就是小丫头的本色。
3日,原本只认为简单轻松的《回眸中书街》却因为历史资料的日益增多,还有对那些历史人物的了解就变得越来越长,从原计划的上十个章节增加到五十章节,再突破一百章节,文字稿完成的时候定格于159个章节,结果在校正、修改的时候感到意犹未尽,又增加了几个章节,就成了配发照片完成后的163章节,也是不吐不快,更是超水平发挥,就是怎么也没有料到,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因素,从5月份动笔到7月份才算告一段落,真是累死人了。
6日,越来越繁重的连载每个月初都会把人闹得焦头烂额,昨天突然眼前一亮:应该停止《门板挡不住》的连载,原因很简单,就是时间越长,被查封的可能性越大,而在网上搜索了一下,都市系列长篇小说第一部似乎有完整的版本出现,也就不必画蛇添足了;而第三部因为有网易、3G和17K同时上传,也有一定的保证;倒是第二部只有网易一家在保持上传,倒有些忐忑不安,就决定在17K和恒言中文上同时连载,也好对自己有一个交代。
7日,烫伤刚刚痊愈又遇上感冒发烧咳嗽流鼻涕的钰涵有些懒洋洋的萎靡不振,坐在她所熟悉的市府的那张木板大床上听着不远处电力钟楼传来的报时钟声虽然有些高兴,可还是有了些小萝莉的矜持。她奶奶给她拿来一个橙子,接过去,双手捧着就往小嘴里喂,肯定是感觉不对,神情有了些诧异,就向她奶奶咿咿呀呀的叫着,她奶奶可以和她心灵相通,就接过来剥去橘皮,她爸爸拿了一瓣想递给她自己吃,却不知为何小丫头突然扭着身子不要,还莫名其妙的哭得眼泪汪汪的,问了一下才知道,我的小孙女是不要小的而要大的,正好又遇上身体不适,小公举的脾气一下子就上来了。结果,到后来,就是把整个橙子都给她,她也懒得要了,颇有些王家的性格,我喜欢。
8日,钰涵得意的在那张木板床上爬来爬去,明显的把那当做了自己的领地,不经意中发现了床头柜旁的她奶奶手机充电宝的插头,就很好奇的冲过去,我们家的原则是不允许这个不懂事、也就是宜昌话里所说的“天黄昏”的小丫头碰任何电源线,自然会制止她的举动。这个小M就开始和我斗智斗勇了:先是装着不在乎,坐在一边想着等我放松注意力,突然发起攻击;然后就索性扭头离开,试图趁我不注意,扭头再卷土重来;最后就是直接发起进攻,不是试图从我的身上爬过去,就是试图从我的腿下钻进去。所有的招数都用完了还没有达到目的,就哇哇乱哭,她奶奶就会闻声而到,抱起她扭头就走,小丫头的忘性很快的。
12日,时隔半年多,重拾《直挂云帆》、又叫《一路绝尘》或者《都市情仇》的续写,没有想到的是,对这部都市系列长篇小说第三部的写作一点也不感到陌生,反而很顺手、很流利,还有一种欲罢不能之感,重新找回这样的感觉不错。
16日,因为钰涵前段时间发烧感冒,加上天气时好时坏、气温忽高忽低,就一直待在她爸爸妈妈的那座塔楼上,而辛苦她奶奶每天到那边去照料她。今天是一个多星期第一次和她的爸爸到市府大院来。那个小丫头高兴极了,不仅会给我一个迷人的笑容,而且还会结结巴巴的喊我爷爷。对于我嬉皮笑脸的跟在她身后转悠,把她从床上扛下来都习以为常,就是和以前一样,她奶奶离开一会儿就会叫唤,又理了一个发,又变成假小子了。
19日,钰涵是个宜昌话说的“刁嘴巴”,为了给她增加营养,她奶奶在她的饭里除了加有蛋黄以外又添加了切得碎碎的牛肉,小丫头吃了两口就发现味道的变化,小嘴闭的紧紧的,左右扭着头躲避着那个盛满饭的勺子;无奈之下,只得重新为她配餐,这下换成了面条,因为是原来熟悉的滋味,吃得又快又好。后来喝的是宜昌话说的“黄古头”鱼汤,那可是她的最爱,小嘴喝得津津有味,吧嗒吧嗒的,因为汤喝多了也不好,我就坚决的把汤端走,她就会大呼小叫,还会叫着“奶奶”试图阻止我的行动,撒娇的样子有了些小丫头的模样。
一天的狂风暴雨,为了庆祝钰涵的第一个生日,还是决定大宴宾客,不过就是她奶奶家的亲戚。为了找一个物美价廉、场面也算不错的宴会之地,我和她奶奶冒着瓢泼大雨,在中心城区到处奔走,前后到过康庄路的五圆和喜洋洋,云集路上彝陵饭店的夷陵别苑,市府隔壁的四合院,虽然被淋得像落汤鸡,却全部铩羽而归。儿子却轻轻松松的在网上找到了好几家,想想也是,这就叫差距。
21日,按照阴历来算,已经一岁了的钰涵越来越会做各种高难度动作,比如在玩耍得意之时或是双手都拿着心爱的玩具之时,她会摇摇晃晃、不扶着任何支撑独立站着,后来在快要失去平衡时才本能的一屁股坐在地上,当然那是无意识的。而她却有意识地学会了下床,不论是从她爸爸妈妈的那张软床上还是从我和她奶奶的那张木板床上下来,都会在床沿先调转身子,屁股朝外,两条小腿先摊一个一字腿,然后在用双手抓紧床单的同时,一条腿慢慢向下滑,直到足尖着地,然后就飞快地将另一条腿给伸下来,最后就可以将自己的身子稳稳的站在楼板上,有些得意、有些羞涩的露出笑脸扶着床沿走得飞快。
24日,今天是周日,也是亲朋好友为我们家钰涵庆祝周岁生日的喜宴之时,宴设儿子所住的馨岛国际名苑楼下的豪门宴二楼。小丫头今天表现很好,人前人后都很淑女,就是生人太多,只要离开了她奶奶的怀抱,从眼神到表情都是惊恐万分的,还有在家里她奶奶给她照相的时候也表现的很好,就是玩的太嗨,本应该在中午的午睡一直到下午才甜甜睡去。
钰涵的生日宴的菜单有:水晶粉炖全鸡火锅、干锅香辣珍珠骨、功夫牛肉、蒜蓉粉丝蒸扇贝、 小炒鱿鱼丝、黑椒香鸭脯、枝江手工鱼糕、香辣串串兔、乡村小炒肉、陈皮豆豉虾、腊味野山菌 、砂煲有机花菜、家乡小麻鱼、香芋地瓜丸、黄金玉米酥、炝拌苦菊、清炒时蔬、扬州炒饭、果拼、和一大瓶鲜榨。其中有三大意外:其一、亲家对于儿媳的那方亲戚居然一个人也没请,理由是“难得还情”,自己老两口赴宴;其二、老婆那方的亲朋来得很早,我们还在楼上和钰涵玩耍,他们就在街边守候了;其三,亲友们都出手大方,真的有些想不到。
25日,今天是钰涵的周岁生日,气温直逼40度,骄阳似火,想一想我们那个粉嫩、可爱、好看、娇娇的小丫头,心里就高兴得无与伦比。正是因为有了那个叫人喜欢的难以用语言和文字来形容的淘淘,就不仅使得本来有些偏离轨道的儿子重新找到了家的感觉,也使得我们老两口的生活充满阳光。感谢王家的列祖列宗、感谢老天对我的眷顾,给了我晚年最好的幸福。所以,不仅在天涯社区将有关小丫头的日记汇集成为《小丫笔记》,还写了一篇很有感情、颇见功底的《火火的钰涵》。
钰涵对什么生日一点概念也没有,上午8点半我们打开她家开了空调的卧室的时候,她就躺在那张大床上爸爸的身边看着我们露出高兴的笑容;一些和以往没什么两样,奶奶喂米糊,洗澡、更衣,就是我们给她唱生日歌的时候,笑得很甜,冒着酷暑,出门打车到葛洲坝中心医院不远处葛洲坝接种中心打疫苗针也就只哭了一声,成了勇敢的小宝宝;在家里我们吃午饭的时候,也要吃一点,就是总看着我碗里的榨菜红辣椒炒肉片羡慕得很;小丫头和我们玩得依然很嗨,突然站着不动,就是拉便便了。中饭吃的是她奶奶熬的稀粥和牛肉碎末,也吃得很好,吃饱喝足也玩够了,就先趴在她奶奶的肩上睡着,到把她放在铺上新凉席垫子的沙发上的时候,已经睡得很熟了。因为天热,路人被说成是熟人,我们才是这个小丫头最熟最熟的亲人。
31日,本月小结:一、本月气温爆冷暴热,前半个月犹如初夏,后半个月犹如火炉;二、终于写完了长长的《回眸中书街》,重又开始了《直挂云帆》的誊写,虽然不是要到儿子家去看钰涵,就是因为天热待在家里什么都做不成,所以进度有些慢,情节上有些调换,已经写到王大年星城见到翦南维了,原稿那一张的题目是《罗汉回到了他最熟悉的去处》,时间是08年12月25日;三、钰涵一周岁了,在豪门宴给她举办了喜宴,小丫头越来越逗人喜欢了;四、上月写作进度不大,《都市系列长篇小说》有了899万字,《个人文集》有了391万字。
201607的评论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