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入乡村五彩软泥塑深情

发布时间:2017-07-24 14:49 阅读量:78 日记本:《我的笔记》

17年7月12日,山东师范大学文化教育下乡服务团队在临沂市车辋镇唐庄村开展了泥塑小课堂活动。

上午8点半,泥塑课堂在村委会办公室正式开始,孩子们被分为五个小组,分别由张泽轩、柳丽、刘馨蕾、任宇航、周泽华几位队员作为授课小老师带领。课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由队员教授孩子们完成五彩小鸟形象的泥塑,这个过程中,“小老师”们讲解的十分仔细,每一个孩子也都认真聆听并动手实践,最后在老师要求的基础上结合了自己的想象,成功完成了作品;第二阶段是自由创作阶段,孩子们统一完成小鸟这一形象的塑造之后,对彩泥的特性有了自己的把握,于是自由发挥,塑造出许多古灵精怪的造型,如变形金刚、皮卡丘、哆啦A梦等,也有很多比较抽象的形象我们叫不出名字,但也一样可爱。孩子们想象力丰富,作品形式多样,同时,我们发现这些作品也反映出了男女生的不同的特点:男孩子偏向于使用冷色调的太空泥,制作的形象多是手枪、怪兽、超人;而女生则大多喜欢暖色系的作品,制作出了水果、小城堡等清新的作品。

制作过程中,有一位扎了两个小辫子的小姑娘引起了队员们的注意,小姑娘安静乖巧但动手能力却极强,在她的小手里诞生的小鸟、玫瑰花、彩虹等作品个个精致可爱、栩栩如生。然而当队员问她最喜欢的作品时,她却没有说精巧的小花或色彩斑斓的彩虹,反而指了指最不引人注目的西瓜,问她原由,她便抬起一双清澈明亮的眼睛,用带着浓浓的乡音却极其认真的声音说:“因为俺爷在田地干活,太累了,所以我想给他做个西瓜。”小姑娘的话带给了我们极大的感触,后来我们经过了解得知,她是一名留守儿童,因为父母常年在外,所以由爷爷一直照顾,爷孙俩感情十分深厚,这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小西瓜泥塑,却承载着孩子对爷爷的稚嫩的爱。

泥塑小课堂结束后,我们开展了读书一小时活动,经过安排,孩子们有序地进入农家爱心书屋内,挑选自己喜爱的书籍进行阅读,这个过程丰富了他们的知识面,提高了他们的阅读兴趣。

通过泥塑小课堂我们不禁惊叹于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之强,想象力之丰富,同时最难能可贵的是,在这一节课中,我们意外的发现了这群质朴的孩子身上闪着光的反哺之心,体会到了一种属于农村留守家庭特有的真挚感情。

志愿服务入乡村五彩软泥塑深情的评论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