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绿山水画周广中

发布时间:2017-02-13 09:45 阅读量:113 日记本:《艺术鉴赏》

周广中 梦入江南 68cmx68cm 2016年

宋元以降,笔墨在山水画创作中所占据的核心位置日渐明显,文人士夫的艺术追求与北宋有了很大的不同。其实,早在北宋时期以苏轼、米芾为代表的文人学士,主张“清新与天工”,“得之象外”,“萧散简远”,就与青绿格法相背离,但苏东坡潜意识中仍存在着青绿为正宗的想法。由于文人画的观念影响,促使画家们在创作中融合各种风格之长,于是,青绿与水墨两种风格的山水,经王诜、赵令穰等人的实践,竟奇妙地融合在他们的笔下,形成对后世影响较大的小青绿。

元代水墨画的崛起,对青绿山水尤其大青绿的发展是个不小的打击。文人士夫认为工笔青绿多是民间工匠所为,不能代表山水画的主流而逐渐沦为不齿。水墨山水的变革对山水画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影响,但也不同程度地扼杀了青绿山水的未来,大青绿从此一蹶不振。尽管明清及近代仍有青绿大家,但多半都是兼涉青绿,如文徵明、沈周、仇英、董其昌等等,其创作也多为小青绿,只有仇英作大青绿,大青绿趋向没落已是不争的事实。

阻碍青绿山水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制作性强,工序复杂,对颜料要求高等也是很关键的因素。明清以来,文人士夫的创作占据了画坛的主导地位,那种任意放达,写胸中逸气,不受羁绊的超脱思想与青绿的内在抵触显而易见。青绿的格法与平淡天真、率意自我的创作思维格格不入,一味追求装饰韵味而忽略笔墨的重要作用,这对视笔墨为第一位的水墨创作来说是很难相容的。但无论怎样,青绿山水的种种优势,使历代山水画家都很难将其丢弃,小青绿的出现便是水墨与大青绿之间的折中。小青绿既兼顾青绿山水的精华,又融合了水墨山水的一些特点。所以,明清以来的青绿也多是小青绿画法,这种画法更能体现出山水画传统的博大深厚与兼容并存,同时也显示了创作思维的变化对创作样式的影响。整个山水画的历史也都是随时间的推移、王朝的更迭,在各种观念影响及外来艺术的冲击下,不断调整、融合的结果,从而达到一种中庸、中正安和的理想境界。中国的山水画所追求的状态,从本质上讲就是这种境界的理想定位,因此,中国的山水画更具有人本思想与灵质,这也正是山水画能够统领中国美术史1000余年风骚的真正原因。(李明)

周广中 简介

周广中,南京人,2013年就读于北京大学中国画导师范扬工作室首届研究生班,山水画受傅抱石,钱松岩,亚明,宋文治,魏紫熙等新金陵画派影响,深得老师卢星堂、范扬等名家传授。现为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文联文画创作中心研究员、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会员,出版有《周广中画集》、《周广中国画山水》、《江苏山水画名家—周广中卷》。

2006年作品入选江苏省体育美展。

2009年8月获得第九届“板桥杯”全国书画大赛优秀奖。

2010年10月入选江苏艺术家十位最具投资潜力青年画家之一。

2012年作品入展“江苏历代山水画高层论坛暨江苏当代山水画名家作品邀请展”

2012年作品入选江苏省工笔画大展。

2012年作品入选江苏省花鸟画优秀作品晋京展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展出。

2013年由江苏省文联省美协徐州市委宣传部主办《周广中山水画展》

2014年5月参加徐州艺术馆“相聚彭城”范扬,张伟,叶烂,李啸,王卫军,王耀年,周广中等十二人精品展。

2014年6月参加北京大学美术学专业中国画方向研究生班优秀作品展。

2015年元月宜兴市美协主办北京大学导师工作室中国画四人小品联展。

2015年扬州市文联主办北京大学导师工作室中国画交流展。

2015年5月北京 博宝艺术网主办咀写物华-当代中国画名家邀请展。

2015年12月镇江西津画院 《秦淮八友书画邀请展》。

2016年5月获“金陵五月风”市文联、市文广新局主办南京文学艺术节国画一等奖。

2016 百城百家——当代中国地域画风代表性画家学术邀请展[北京观复美术馆]

2016 笔墨大境 当代中国画六十家 巨幅作品学术邀请展[北京国艺美术馆]

2017年青绿山水入展“颜真卿杯”魅力句容全国书画展

青绿山水画周广中的评论1条评论

  • 西风舞:欣赏,点赞,问候朋友!2017-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