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妹分享:习惯于舒适区,会温柔地杀死你
四妹分享:习惯于舒适区,会温柔地杀死你
2016年12月21号。
在网上有一篇盛传的文章《底层的舒适感、会温柔的杀死你》,激起了我的共鸣,出现在各种论坛各种网站的各种角落,足可以文中很多的观点点出了我们的心声, 走来,对于这个想法的理解我也感触挺深的。路
前一段时间和几个好朋友聚一块儿聊天,可能是我们几个以前很多方面都志趣相投,所以他们走入社会后要么走上了创业这条路、要么进入了创业型公司从事销售一类的工作,当我们相互问及彼此的时候“累吗?”“累啊,简直每天累得跟狗一样,不过出来这么久了,感觉挺充实的”确实从他们的谈吐和气质上明显比以前成熟多了。
我毕业之后没有,没有进入我向往的互联网公司,也没去心目中的北上广,各种机缘巧合让我走上创业这条不归路,就在南昌这个不痛不痒的城市。从此开始了我“胆战心惊”的每一天。
说到舒适感,首先和大家分享一个概念。
心理学研究中关于人对于外部世界的认识,分为三个区域:舒适区,学习区和恐慌区。
在舒适区我们得心应手,每天处于熟悉的环境中,做在行的事情,和熟悉的人交际,甚至你就是这个领域的专家,对这个区域中的人和事感觉很舒适。但是学到的东西很少,甚至学不到什么东西。
在学习区里面是我们很少接触甚至未曾涉足的领域,充满新颖的事物,在这里可以充分的锻炼自我,挑战自我。所以在这个区域的学习效率是非常高的,是真正在学习。
恐慌区,顾名思义,在这个区域中会感到忧虑,恐惧,不堪重负。所以,人处在恐慌区中也无法学习。
比如我们看一本书,如果这本书所说的内容都是我们所熟悉的,完全符合我们已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本书就在我们的舒适区内。
但如果这本书说的内容与我们原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不符,但是我们思考之后仍然能够理解接受,那么这本书就在我们的学习区内。
如果我写的这些文字我们根本就理解不了,那么就是在恐慌区
[url]:-|^|-::-|^|-:[/url]
为什么会喜欢舒适感
首先从生物学角度讲,舒适的感觉是从大脑的神经系统传递出来的,因为人类渴望过的更好,舒服的感觉,这不是一种感官的外在感觉也不是一种激素的内在分泌,而是人的大脑传出的信号,引起舒服感的条件是一切让人们感到美好的东西。偏好舒适从这个角度讲是人的本能。
我们喜欢舒适这种感觉,但并不意味着我们一定会去选择舒适,更多的是我们已经习惯了,很多东西已经在你脑海里根深蒂固。就像一只原本凶猛的狮子,却从小被人精心的喂养,长大之后他变成了人喜欢的模样,偶尔可能会像一只狮子一样发发吼,更多的时候是向一只狗一样翻滚卖萌,显然他是居然万兽之王的能力的,只是他已经习惯人类的喂养,所以那些本应该他具有的王者气质不复存在,如果有一天让他回到丛林,又不知道他能生存多久。
现实生活中我们太多这样的人,小时候的经历和教育环境造成我们自备,内向,胆小,亦或是狂妄自大,自理独立能力差。前者结果导致的就会是思维方式出问题,因为不自信,所以有时会悲观,习惯性从寻找自身的问题。比如,想去参加一个演讲比赛,但是却担心自己紧张,会讲不好,想想算了吧,想去追求自己喜欢的女孩子,又感觉对方看不上自己,担心被拒绝,想想算了吧。我们来捋一捋着一些事情,为什么我们会习惯性选择放弃,并不是因为你真的不行,而是源自你对于不舒适感的抗拒,人对于未知的东西都会本能的抗拒,因为这件事在你的舒适圈之外。而一个自卑内向的人,对于未知的东西更容易习惯性选择排斥。而这样往往会使你失去更多的机会。你本应该是一头狮子,却硬生生活成了一只狗,因为你对不舒适的抗拒。
那么后者,则是行为方式存在着问题,怎么讲你,这些人,一般出生优越,家庭条件应该也不错,显然自卑内向的几率不大,他们的倾向更多的是对舒适感的追求,比如以前你在家是家里的掌上明珠,想买啥就买啥,父母给你打点好了一起,以前在家里习惯想发脾气就发脾气,也根本不知道洗衣做饭是怎么一回事。
当你大学或者社会的时候,你依然还是你想当然的那一切,因为你习惯了,那些大学给你更多的是一种舒适感,出生优越确实是一些优势,但是我觉得懂得卸下那些东西认真做人也是很重要的。
上面讲的两类人,只是两个极端,并没有针对任何人,我们更多的人是介于两者之间。
所以,我们为什么往往选择舒适跟周围的环境有很多的关系。更多的时候并不是我们真的很喜欢这样,我们也想去尝试让自己变得不太一样,让自己成长,但是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外界环境真的会影响我们。
初中考高中,高中考大学,我们只是每天努力的学习除了我们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旁边的人都在努力学习,大学很多人开始迷茫了,也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旁边的真正上进的圈子真不多,也许你想在宿舍好好学点东西,但是你的室友却在玩命的打着游戏。也许你周末想去图书馆看看书。但是你最好的朋友邀请你去看电影逛街。毕业之后进入职场,慢慢又开始迷茫了,因为你旁边可能并没有一个让你激情澎湃的人,也许的的工作环境让你很是疲倦。
走出去世界就在眼前,走不出去眼前就是世界
这个世界其实很大,远比你想象的要大,走出舒适区,我觉得让自己能够经常处于学习成长的状态是我们人生中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前面我己经提到过了,我们之所以不想走出舒适区,更多是习惯或者满足于目前的状况,是出于对未知事物的本能抗拒。
走出舒适区是基于理性的行为,而不是让我们一味的尝试新的事物和冒险,是让我们从舒适区过渡到学习区。事实很多人的视野见识和思维都是在不断的突破自己舒适区所引发的。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一种这样的感受,就是你某一刻回忆当年的自己,发现自己以前的行为有点无知幼稚,这其实就是你在人生发展的每一刻突破过你的舒适区,所以才会导致你思维和见识的变化。
这种改变可能始于你决心一定要考上大学的那一刻,也可能是你生命当中的某一件事,第一次上讲台,第一次失恋,亦或是某个人的话或者行为触动了你。基于这样的一些事情,你开始想去改变,想去得到和成长,这个起心动念促使你慢慢接触到自己舒适区的边缘。
所以在大学感到迷茫的你,开始去想事情,但是又总是想不通,后来你认识了某一个人,他的一席话点醒了你,你想去改变,但是出去对未知的不放心,让你徘徊了一段时间,有的人可能放弃了,回到了自己舒适圈,但是你最终战胜了自己,想去尝试一下,于是你顺着那个曾经给自己指点迷津的人走过的那条路走了出去,当你上路了,你会发现,这个世界上一个人原来还可以这样的存在,于是你把你的感受分享你旁边的朋友,但是你突然分享他们似乎并不是很理解你,他觉得你疯了,觉得是个异类。于是你发现这样不太适应,你很想回到原先的那个状态,但是你又不甘心。所以无非又是回到类似那些的选择,要成长就要敢于突破自己的舒适区。
当我们进入职场的时候也是一样,刚入社会大学生本身没有太多的职业能力,但是很多人对于努力与回报的周期期望的过快,然而事实上,除了极少数能力极为突出的毕业生,很少出现一入职场就平步青云,更多的还是从最基础的琐事做起,巨大的心理落差其实让我们心理是非常难易适应的。所以走出这个舒适区很关键,必须认识到两点1、不要妄想短周期成功2、所有别人仰慕的才能都是通过琐碎小事不断炼成的。不仅是职业期望,以及挑战有难度的任务,处理嘈杂的人际关系,合理自己的职业时间都是我们在职场上我不断突破的舒适区。这样才更有利于自己职业能力的成长。
不仅仅是在我们学习和工作当中,更是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需要我们不断的走出舒适区。
也许你一向就脾气大,但可以尝试走出一下自己自己舒适区,每次发火前告诫自己先冷静一下,也许你发飙的样子很美,但是可能伤了你旁边的人。
也许你天生就喜欢宅,但是可以尝试着走出一下自己舒适圈,去参加某项活动,或者约几个朋友一起旅游一番,我相信你心情一定会更开心一点。
你想去增加自己的见识丰富自己的思想,何不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坚持每天看书,坚持每天写的干货感悟,坚持和有思想的人去交流。
你想拥有一个更加健康的身体,何不突破自己舒适区,坚持早起,坚持运动。
所以,你要你敢于走出自己的舒适区,你总会比什么都不做成长的跟多。
走出自己舒适圈,走出去世界就在眼前,走不出去,眼前就是世界。
告别舒适区,也更需要勇气
走出自己习惯已久的舒适区,我们需要不断的去接触到自己那些未知的世界,走入让我们成长改变的学习区,这一个过程一定存在很多的不适应性,甚至是不安和难受,而且我们在人生发展的过程中面临无数次走出自我自我舒适区的选择,所以能够坚持让自己走出舒适并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
除了需要我们意识到走出舒适区对于人生的发展重要性之外,还需要我们不断的去总结和反思,并把它养成一个持续不断的习惯。
,那么如何认识自己的舒适区域,如何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域呢?
1、自省
和井底之蛙遇到的困境一样,我们首先要意识到“什么是井”。
对于一个想要进步的人来说,自省是最重要的。
就好像电脑需要定期整理磁盘,个人的定期自省也是自我完善的重要部分。
跳出你自己的生活,从高处俯瞰自己的全部,寻找自己的舒适区间会更加容易。有的时候你处于一个主观的立场,很难看出自己的生活中那些是阻碍进步的部分。只有深刻地自省才能发现一些有用的东西。如果你能做到真正客观地观察自己,你就已经在成功的道路上领先一般人很多很多了。
当然,幸运同时也是不幸的是,自省是(可以)需要训练的。
检视自己的习惯
这个是自省的一方面,但是因为十分重要,所以特异提一下。
上面提到过,在你的舒适区域里,你可以按照自己的老习惯做事,并因此感到安心。可见,习惯是组成你舒适区域的重要内容。而对于自己习惯的改造,就变成了走出舒适区的重要步骤。
仔细检视你自己的习惯,看看其中有没有不好的,阻碍你进步的部分,是时候打破它们了!比如早上睡懒觉、抽烟、不运动等等恶劣的生活习惯是最好改变的,从改变它们开始。
另外一方面,试着养成新的、有益处的习惯吧。比如早睡早起、多读一点书,饮茶等等。
2做出一点改变,哪怕一点点。
把你自己以前一直逃避的工作列一个清单,挑出一个最简单的尝试一下。
或者整理一下办公桌,收拾一下房间。
任何能够改变你当前环境和心态的事情都可以一试,任何一点小的改变都可能是有益的。
当然,这些小事一定要能打破你的舒适感,让你觉得难受,这才能被称作是进步的开始。
3、给自己提出一个挑战
比如下决心学习一门新的语言之类。让自己有个目标,同时也给自己一点压力。从而把生活和工作从舒适区带入到效率区、学习区。
最后在提一点,在舒适区间和学习区之外,有一个黑色的恐惧区间,到了这里,表明你的压力比你能正常处理的大得多,不但没有提高你的效率,反而给你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麻烦。千万要当心这个陷阱。
好了,时间也不早了,大家早点休息哦!
我是四妹,
一个有温度的创业者QQ310904771
四妹分享:习惯于舒适区,会温柔地杀死你的评论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