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治医疗废弃物“变身”需多方发力

发布时间:2016-12-21 15:55 阅读量:100 日记本:《三下乡专题》

根治医疗废弃物“变身”需多方发力

近日,南京栖霞公安分局历时三个多月成功侦破南京市首起医疗废物污染环境案件,3名嫌疑人被提起公诉。更让人震惊的是,嫌疑人倒卖的这些医疗废弃物经过层层转手、加工后,竟然成为了我们餐桌上的餐具、仿冒知名品牌的塑料玩具等。(环球网 12月20日)

医疗废弃物经层层转手加工,变身餐具、塑料玩具。与之相比,之前的毒奶粉、毒大米顿时显得不足为奇了。医疗废弃物的“变身”,说严肃点,意味着我们身边的任何一件塑料制品,都有可能携带着致病的可能:你手中笔、手机壳、用来盛外卖的餐盒、餐具,色彩缤纷的水果盘,孩子的玩具……此则新闻一出,不少网友开始谴责涉案人员道德沦丧、唯利是图,谴责医疗机构责任缺失、用人不当。据办案民警介绍,尽管医院每月仅仅从张某某手中获得800—1000元不等的钱,看起来获利不多,但细算一下,医院每月产生的医疗废弃物如果有10吨,那么处理这些医疗废弃物将4.35万元,一年下来将省下52.2万元。就医院个体而言,成本开支确实得到大量缩减,但站在已经受害或者未来即将受害的个体群众角度而言,医院省下来的每一分钱,必然呈巨大的放大效应在受害者身上体现。但,受害者应该为这样的成本开支买单吗?

3千吨医疗垃圾被卖,部分做成餐具玩具成功查获,作为普通群众的我们,是该庆幸还是担忧?这一查处,医疗废弃物的规范化处理将得到各界高度关注和重视,但被查处之前,又有多少医疗废弃物流向市场?想想不寒而栗。

涉案人员必将受到法律的严肃制裁,但医疗废弃物的“变身”给予我们的思考还在继续。一方面,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和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势在必行。早在2003年6月16日,国务院已然出台医疗废弃物管理条例,但在条例的贯彻、落实、进一步完善还亟待加强;另一方面各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监管机构充分发挥作用方面仍需要做出更大决心的努力。(文/小豆子)

根治医疗废弃物“变身”需多方发力的评论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