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星光”闪耀的安江国立艺专

发布时间:2016-08-08 10:13 阅读量:116 日记本:《个人日记》

杭州西湖边上静静矗立着一所美术学校——中国美术学院。这所学校的前身,是中国现代美术史上影响深远的“国立艺专”。

1939年至1940年,为了躲避日军轰炸,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从昆明搬迁到晋宁县安江村。尽管国立艺专在安江村仅一年的时间,但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却创造了艺术教育史上的奇迹。国立艺专的师生聚集在这,一方面为抗日战争摇旗呐喊,另一方面为艺术事业培养新人。这所从战火纷飞、硝烟四起中走出的学校,为中国培养了大批的现代绘画艺术先驱,当时教师中有潘天寿、常书鸿、吴茀之、张振铎、关良等几位艺术泰斗,而学生中则有后来成长为国际著名画家的吴冠中、赵无极、朱德群、董希文等。据后来吴冠中老先生回忆说:“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那段岁月真是一段世外桃源的日子。” 在那个非常时期,安江村的父老乡亲们,用他们宽广的胸怀,接纳和支持了为避战乱而来的艺专师生,为日后的中国画坛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似是故人来

迁移到安江村的国立艺专师生们,在玉皇阁和地藏寺上课、临摹、绘画,假期里,国立艺专的同学们还相约到滇池边写生,野游,在三春杨柳、九夏芙蓉的滇池充分享受快乐幸福的时光,这在战火纷飞、硝烟四起的时代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后来,当吴冠中老先生再次回到安江找寻国立艺专的往事时,他感慨地说,安江村留着他的青春、他的梦,当年那些青春学子,天南地北的都走散了,有许多人已经见不到了。

在安江求学的日子,国立艺专的学生们不畏艰难困苦,经过艰苦卓绝的不懈努力,为以后的上艺术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78年,吴冠中老先生相约几位老友来到安江寻找潘天寿老先生的故居,一进村,吴冠中看着村舍墙上了螺丝壳以及屋顶的琉璃瓦陷入了沉思。当走到村中的一家茶馆时,他兴奋的和老乡打招呼:老乡们,国立艺术大学当年的学生来看你们来啦!众人愕然,随后才反应过来,他们三三两两站起来,热情地和吴老先生打招呼,接着七嘴八舌地讲起过去的事来,有的指着一片水泥地说,这里原来是图书馆。学校搬迁时许多书没带走,就散落在村里,有的书里还印着光身子男女的图片……说完哈哈大笑。接着对吴先生说“你们还烧着风炉火画李嫂光着身子的像呢!”吴先生笑着说是是是。吴先生指着旁边一排房子说,这里就是女生宿舍,当时邹佩珠(李可染夫人)、张琳英(董希文夫人)就住这里。

吴先生问起潘天寿先生的旧居时,一股愁绪涌上心头,在他心中,找到旧居就等于找到潘先生年青时的样子,找回了那段求学的日子。吴老先生忆起潘天寿老先生有说不完的话题,他对来访的旧友说,潘天寿老先生是与吴昌硕、黄宾虹、齐白石并称20世纪中国画四大家,是人们崇敬的伟大艺术家和艺术教育家,他一生献身于民族文化艺术事业,他的卓越成就是民族艺术的瑰宝,他的不朽精神是后继者为人处世和从艺治学执教的楷模,一位优秀艺术家的成长必具四项要素,即扎实的技艺根基,渊博的学识修养,高尚的思想品格,睿智的天赋悟性,缺一不可。潘老天寿先生即为此四项要素的齐备者。在安江求学时,吴冠中最喜欢听潘先生上课,那个时候他负责教国画、书法,还教古典诗词,讲平仄。

潘先生的旧居在哪里呢?已经事隔三十年?还能找到吗?一定要找到!来安江之前,吴冠中先生已经打定了注意。顺着记忆,吴先生找到一排格局都差不多的房子,最后确定了一家,一打听,老房东已经逝去很多年,后人已经不知道当年的事情,不过,潘先生已经认定这家就是当年潘天寿老先生的故居。摸着斑驳的墙壁和褪了色的柱子,吴冠中先生热泪盈眶,不断用低吟的声音说,故人呀,故人.......

故乡安江

有一首歌词是这样写的:在这静静的黑夜里,故乡,故乡,我想起它;在这悠悠的小河畔,故乡,故乡,我想起它;故乡,我亲爱的故乡,高山青,绿水长,长相忆,永难忘。

在安江国立艺专学习过的董希文,他早已把安江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1957年,云南著名画家姚光钟在中国美院以云南为题创作了两幅画,得到了董希文教授的鼓励。当董希文教授得知他是云南人时,激动说起他在安江学习、生活的情况,他说,“安江非常有意思,很美”。后来,姚光钟成了董希文的学生,讲过他画的以云南为题的两幅作品,一幅是《收豆图》,画的是安江村农妇在打场收蚕豆的画面,色彩雅致而富于装饰性。另一幅画是大卡车撞上了马帮,画面有一种惊恐动荡的气氛,墨色浓重,用笔奔放。遗憾的是,“文革”中这两幅作品都已失去了。

1963年,为毕业创作下乡实习,姚光钟又回到云南。临行前,董先生对他说,回到昆明,要画画昆明的农村,画画那些打扮的很漂亮的农妇,她们穿的布头鞋很有意思,头是翘起来的,很有装饰性......1972年,董先生患癌症,姚光钟去探望时,他还指着一叠厚厚的制作好的油画三层板对他说,病好了,他还要画画,他想到云南去画画。在他病重时,姚光钟到医院去看望他,他对姚光钟说要关照沙贝(他的长子),让沙贝和他到云南一起去画画,那是他年青时代非常喜欢的地方。安江村给董先生一生打下了深刻的印记,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遗憾的是,他再也没能回到云南,回到他热爱的那片土地—安江,令人怅然!

今生缘

1985年,姚光钟在巴黎时,经常去看朱德群先生。谈起安江国立艺专,老人流露出思念之情,那种心底流露出的情怀让人为之动容,他说他是和一些流亡学生从贵阳步行到昆明的,一路画了不少速写,可惜都丢失了。国立艺专迁往四川青木关后,有的学生留在了昆明,如黄继龄、刘傅辉先生,他们成为云南现代美术的开拓者。

2003年,刘博辉先生曾带领省文史馆书画组同仁前往安江村。在玉皇阁介绍了当年上课的情况,看着残存的庙宇、祠堂,刘博辉先生心中是一片怎样的心境,只有他知道。破败不堪的庙宇、祠堂对于他们是种精神上的寄托,现在,黄继龄、刘文辉两位先生已经谢世,那些如烟往事又去那里找寻,那些故人现在他们又在那里了?

在一个初夏的日子,姚光钟先生在晋宁与县委领导交流,他深情的说,安江国立艺专旧址地是可以和石寨山古墓群、郑和故里地齐名的,安江国立艺专旧址地要好好的保护,这是对那些深爱着这块故土的人的一种慰藉,安江村今后是要被写进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史的。现如今,安江国立艺专旧址地得到了晋宁县委县政府的精心保护。

听到晋宁要保护安江国立艺专的消息,姚光钟先生感到很高兴,回到北京后,他立马去找吴冠中先生提字,吴冠中先生高兴的在纸上写下“国立艺专安江村旧址”,下边还有几行小字“难得故人来,忆青春,散尽天南地北”。

“难得故人来,忆青春,散尽天南地北”,当时吴冠中先生将近90岁了,他早已不是当年在安江求学时的小吴了,安江村留着他的梦,留着他的青春。90岁的吴冠中,24岁的吴冠中,18岁的吴冠中,每一个阶段的他都在领悟与成长,都和安江国立艺专有关,但不变的是他对安江国立艺专的那份思念,他早已把国立艺专在安江的这段历史刻骨铭心。对他而言,90岁不过是个数字,90岁不过是岁月催人老,他对安江的思念可以和历史上任何一个学生思念老师、老师思念学校的故事相媲美;吴冠中先生在他三分之一的岁月里做到了他的老师林凤眠、潘天寿对他的寄托和厚望,成为了从安江国立艺专走出来的又一个冠绝中外的当代著名画家、油画家、美术教育家。

“难得故人来,忆青春,散尽天南地北”,同时也道出了晚年吴冠中先生的寂寞与乡愁 ,他的老师、同学、学生,还有在他记忆中永远抹不去的安江国立艺专,这些都不是他主动为自己编织的美丽神话,这些都是实实在在存在现实世界中的人和事。吴冠中先生对安江国立艺专的情感其实就是一颗强烈的爱国赤子之心,在那个年代,“国恨家仇、民族大义”是每个有良知的中国人的坚定信仰,只有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才能平息一个热血青年对强盗的痛恨之情。在当时的中国,有很多个吴冠中,不论他们在天涯海角,在他们内心,从来没有忘记过自己的祖国。在面对民族苦难时,他们没有退宿,而是坚决的站了出来,用自己挺直的身躯和不屈的精神撑起了民族脊梁。那是借我三千铁骑,恢复我浩浩荡荡的中华气势;那是在多瑙河畔领马饮水,在库叶岛上赏雪的浪漫情怀;那是在黑海边垂钓,在贝加尔湖边弯弓射猎的王者心态;那是汉旗指处,望尘逃遁的中华骄傲。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是一个可以为民族大义牺牲自我的年代,莘莘学子在安江国立艺专求学的青春岁月就是中华民族“凤凰涅槃”走向新生的见证,吴冠中以及许多吴冠中们将会在这座中华民族的丰碑上留下自己的位置。

难得故人来,忆青春,散尽天南地北,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吴冠中先生寂寥的心情,那是一份对故人逝去、故土思念的一种赤子情怀;他对安江国立艺专的思念将会化成夜空中的皓月永远挂在安江的树梢上。我们将永远记住他们:董希文、吴冠中、赵无极、朱德群、李霖灿……

追忆“星光”闪耀的安江国立艺专的评论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