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市企水镇传统的沙地农作物种植

雷州,位于湛江雷州半岛中部,雷州市东濒雷州湾、南隔琼州海峡与国际旅游岛海南相望、西濒北部湾、北接湛江城区,其良好的靠海位置,连带着交通的发达,雷州市境内交通有粤海铁路、国道207、湛徐高速公路贯通全境。可是,来到雷州市臧家村的我们----夏航“三下乡”实践队伍,对企水镇的周围环境熟悉之后,发现这里的经济并没有因为良好的近海位置而比想象中的发达。反而,这里的农作物种植,鱼虾养殖都呈现出传统的种养殖形式,此外,我们却对这里的沙地农作物种植表现出难以言表的惊讶,特别是沙地种植水稻。
沙地种植农作物,相信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难以置信的,我们不由得会问:是什么导致了雷州市企水镇靠沙地来种植农作物?在臧家小学校长们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靠近海边的沙地种植区,平坦的沙地一望无际,而靠近海边的就是一片抽取海水养殖鱼虾的养殖场,鱼虾养殖场的规模颇大,养殖带动了很多养殖户发家致富。
雷州属于热带季风区,气候炎热,夏季平常温度高达36摄氏度,降雨量不多。企水镇的坡地大多以沙地堆积为主,农民们就是这样在沙地上种植农作物,这样的沙地砂质贫瘠,蓄水条件差,再者,农作物灌溉靠的是水库调水,调水量根本无法满足农田的灌溉,还得时常靠天吃饭。这里的种植水稻模式不像长江中下游的水田模式,其独特的沙地养殖依赖于降水总量的多少,以前的农民在没有修好公路的条件下,在广阔的沙地中穿行种植,其艰苦可想而知。企水镇的沙地种植,历史传统由来已久,企水镇农民们靠着祖辈积累下来的经验,养活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里的农民生性乐观朴实,热情待人,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黝黑的皮肤就是最好的凭证,他们用大自然的馈赠过着自己的小日子;这里的大海没有经过人工的改造,又不像在湛江其他海滨城市的海边那样人潮拥挤,这里还保留着原生态的味道。当地渔民会在海边挖海螺改善一下生活,小孩子们对于捉螃蟹,捡贝壳等这类海边小把戏更是了如指掌,孩子们的阳光笑脸更是海边的一道风景线。
企水镇的海边很美,吹着淡淡的带着咸海水味道的海风,看着咸蛋黄般的日落,静静享受大自然带来的舒适,是多么惬意的事情。可是真的会害怕习惯了这种美而不由自主地爱上这里,不肯离去,但这份美也终要留在回忆里,连同这里的风土人情,藏在那个有咸蛋黄的大海里。
撰稿/詹惠怡
摄影/詹惠怡
雷州市企水镇传统的沙地农作物种植的评论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