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懂非懂

发布时间:2016-07-18 11:45 阅读量:79 日记本:《三下乡专题》

三下乡社会实践的第六天,感觉最初的激情已经慢慢沉淀下来了,发呆,无聊,仿佛在平山一中待了许多许多年,所有开心的痕迹被时间的茧手磨平。

不知道是否学生的新鲜感退了潮,他们上课时都像下午晒焉了的花朵,无精打采,情绪的起伏波动影响了好友上课的情绪,原本是欢快的音乐课,却仅有单调的的歌声和寥寥几句的话语,这让我有点担忧,于是和好友互相说些笑话,试图活跃一下气氛,但似乎效果不大。

课间,有一位学生写了一张纸条给我,说他恨一位实践队的老师,我心里有点震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以至于用“恨”这么决绝的字眼。经过一番了解,原来是因为那位老师在手工课上没有帮助他做作品,而是帮助了其他学生。那么一瞬间,我知道到了学生的爱与恨的绝对,他们不懂得“恨”这字眼的伤害性,或许在他们心里,仅仅是表示不满,自己不快乐的程度而已。我不知道该如何向他说明白这样的情况,毕竟,小孩子们想的事情很单纯,说了一句不适宜的话,或许对他的影响很大,但同时,我们又必须让他们接受困难,学会成长。我只能向他说“恨”这种字会伤害别人,不要把别人对你的真心当成一种玩笑,或许这些话他不理解,或许会对我产生抱怨,但我不可惜,也不后悔和他说了这些话。

教学上似懂非懂的我,学生感到似懂非懂的话语,也许,这便是青春,这,便是成长。

撰稿人/谢晓霞

供稿单位:熠辉三下乡社会实践队

似懂非懂的评论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