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的贫穷角落

发布时间:2016-07-16 14:04 阅读量:80 日记本:《三下乡专题》

今天在给学生上日本文化课时,有的学生在课堂上产生抵触情绪,“我们不喜欢日本,我们为什么要学日本的东西?”

我告诉他们,日本曾经对我们造成不可估量的伤害,直至今天日本右翼分子对中国乃至全世界来说仍然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威胁。虽然如此,我们还是要认清两个事实:1、广大日本人民是无辜的群众,我们不应该以右翼分子的罪行记恨于这些普通百姓;2、我们不是要喜欢日本,而是要了解日本。魏源曾说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就是同理,日本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若我们被仇恨蒙蔽了双眼,或居高自傲,这与当年大清国闭关锁国又有何区别?

但从部分学生的眼神中,我仍然看出了不屑。 我认为国仇须洗雪,国耻不能忘,但不应该盲目去恨,这不是爱国而是误国。如果我们的下一代仍然抱有这种全盘抵触的心态对待所有与日本有关的东西,这是值得担忧的。正如我的这些学生,从日本文化课上我能看出来,他们对于日本的了解只有樱花与富士山,二战与鬼子。要为国争气,要报家国仇恨,首先要做的应该是正其身。没有端正自己的态度,自身没有良好的道德修养,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用什么去为国争气?单凭一腔热情澎湃的怒火吗?这绝不是爱国,这是泄“私恨”。

其实,这与他们从小所受的教育脱不了干系。没有人告诉过他们要用什么样的态度去看待这个世界,换一句话说,没有人引导他们培养一种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也没有人告诉他们需要拥有一种站在时代前线的价值观。

今天下午的2班会课令我印象深刻。小班主任梁婉怡给他们的班会课的主题是:“我们为什么要上大学”。

在我们看来,上大学远远不仅仅是一种获得谋生技能甚至垫脚石的方式。上大学更重要的是接受高等教育。我们告诉这些打算初中毕业就去打工的孩子们,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不只是为了谋生,我们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教育可以给我们文化,给我们修养,让我们一步步用时代的角度去看待这个世界,让寒门有机会出贵子,让我们赢得社会的尊重。

当我们以为自己能改变这些孩子们的观念,再次问他们,还想不想读大学。他们仍然是一片沉默。我们心底一片凉了

我终于明白,无论现在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看上去多么繁荣,在偏远的小村子里,依然有一口井困死了一群人。教育资源的不均衡让人触目惊心。我在想,如果这些孩子生活在城市里,有城里孩子同等的教育资源,他们一定也会是闪闪发光的未来之星。

可在这里,在这个被遗忘的贫穷的角落,我看不到这样的星星。

龙眼大本营社会实践队

剩下的贫穷角落的评论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