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目光不能直视人处理
(文:月亮小语)
有一次,看到一个少年目光不能与我对视,我告诉他的亲友,怎样帮助他纠正。并指出那是孩子的父母之中,有人的交流方式不正确造成的。因为倾听是一个信息通道,而眼睛也是一个信息通道,不管你哪一个信息通道被人为的“屏蔽”,对人的发展都会是很大的阻碍。少年的父母大为惊讶,立即成为我没见面的“粉丝”。很佩服为何怎么知道他们家长的交流方式有问题,结果家长和孩子都自动作了调整,把“信息通道”给“打通了”。
我在一个训练基地,发现有人以目光对视时,有不能直视人的现象,我让大家要理解这样的“搭挡”,我告诉他们:“那不是你的问题,那是他与自己父母的心灵“连接”出了问题”,我告诉大家,遇到这样情况的人,要更加关心他,帮助他与人能产生连接才对。
我离开基地时,一个学员追过来,这位父亲讲到自己3岁的孩子对他讲话时不看自己,他听了我讲到这个问题,突然觉察到自己平时与妻子吵架,可能自己一脸充满愤怒的表情让孩子害怕,他问我怎么办。
从父亲那一脸的虔诚,看得出他爱孩子和爱家人的心,但是,夫妻遇到困难采用原始的方法,而不是智慧的方法;动用情绪能量帮助,而不是转换为思考解决之道,这在大脑里是一个转换的过程;是一种用脑方式的问题。每一对夫妻,一般过了三年,就进入到”冲突期“,为何进入”冲突期“呢?因为多年随父母生活的原始模式还没有转换过来。也就是近乎于“独处”的模式,还没有进入一种“合作”模式。
这是每一个人面临的“成长”,必须要经过成长类的训练才能更快的成长,谁也不是神仙,越快学习越好。当然古人也有这样情况,少部份精英觉醒,大部份人停留在情绪化状态。
-------------------------------------
我打算让他先看我QQ日志里的 [心情不好时怎样表达]
让他自己从这样的表达里面,设计自己的交流语。
然后根据[心情不好时怎么表达]的模式,给他设计适合他情况的模板让他做:
《3岁孩子眼睛不敢看人》的交流模板
第一步:妈妈询问孩子的情绪感受:(以下可以分为几次完成,说话时与孩子一般高,看着孩子。以下内容可重复多说几次)
●宝贝:爸爸跟妈妈吵架的时候,你是不是很害怕?(……),宝贝那是爸爸生气了,不管是谁,生气的样子都很难看。
●爸爸和妈妈没有把事情做好的时候,就很难过,在我们想法不一样的时候,也很难过。这是我们不能处理好自己情绪的原因。
●宝贝:你知道吗?爸爸是爱妈妈的,也是爱你的。妈妈不能要求爸爸是个十分完美的人,所以妈妈能原谅爸爸。再说,妈妈也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妈妈也没有去思考解决的方法,也启动情绪与爸爸产生冲突,所以,爸爸和妈妈都需要思考解决的方法而不是动情绪。
●宝贝:每一个人都不是完美的人,妈妈不完美,爸爸也不完美。虽然爸爸不完美,但是他有很多优点,比如,爸爸是个( 讲丈夫3个优点),所以妈妈仍然爱他。你要知道每个人都不完美,你也要学会与不完美的爸爸妈妈相处,以后还要学会与很多不完美的人相处知道吗?
第二步:爸爸表达自己立场:(以下可以分为几次完成,说话时与孩子一般高,看着孩子,但是孩子可能目光逃避,不必强求,爸爸用肢体语言让孩子知道爸爸与他“在一起”继续说。)
● 宝贝:当爸爸和妈妈没有把事情做好的时候,当妈妈( …… )的时候,爸爸不能用好方法的时候,就只会生气。以后爸爸生气了,你就来提醒爸爸说:”爸爸;有什么解决的方法呢“,这样爸爸就改得快一下。
● 爸爸要学习,也要练习,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我要思考解决的方法。如果爸爸的方法多一些了,就不会再生气了。不过,爸爸虽然会生气,但是,爸爸是爱妈妈的,也是爱你的。记住啊!
●宝贝:爸爸也有做得不好的时候,也跟你一样会生气,但是,爸爸生气与你没有关系,这是爸爸没有找到好方法,所以才这样。
●你的微笑就象是天使一样,爸爸很喜欢看到你的笑容,对爸爸笑一笑。
第三步:爸爸给孩子讲一些童话故事:
1、讲正确处理情绪方面的故事,帮助孩子认知自己的情绪,并与孩子讨论简单的处理方法。
2、讲一些有趣开心的童话故事,边讲边与孩子讨论,给孩子重新设置一种“和谐”相处的模板。在自然的情况下,消除孩子对父亲的恐惧感。
(不要以为孩子小听不懂,婴儿在哪种语言环境里,到2岁左右就会讲哪国的语言,这就是抚养者的影响力。不断使用正确表达,信息就渐渐进入到孩子的大脑发展出神经网络。所以父母要修练自己的言语行为,让自己内在成长,在遇到事情时,就有更多解决的方法,而渐渐就不会动情绪了。有情绪产生时,也可以跟孩子讨论,请参考“父与子:当家长心情不好时“(在我日志里)。
-------------------------------------------
有一次,看到一个少年目光不能与我对视,我告诉他的亲友,怎样帮助他纠正。并指出那是孩子的父母之中,有人的交流方式不正确造成的。因为倾听是一个信息通道,而眼睛也是一个信息通道,不管你哪一个信息通道被人为的“屏蔽”,对人的发展都会是很大的阻碍。少年的父母大为惊讶,立即成为我没见面的“粉丝”。很佩服为何怎么知道他们家长的交流方式有问题,结果家长和孩子都自动作了调整,把“信息通道”给“打通了”。
我在一个训练基地,发现有人以目光对视时,有不能直视人的现象,我让大家要理解这样的“搭挡”,我告诉他们:“那不是你的问题,那是他与自己父母的心灵“连接”出了问题”,我告诉大家,遇到这样情况的人,要更加关心他,帮助他与人能产生连接才对。
我离开基地时,一个学员追过来,这位父亲讲到自己3岁的孩子对他讲话时不看自己,他听了我讲到这个问题,突然觉察到自己平时与妻子吵架,可能自己一脸充满愤怒的表情让孩子害怕,他问我怎么办。
从父亲那一脸的虔诚,看得出他爱孩子和爱家人的心,但是,夫妻遇到困难采用原始的方法,而不是智慧的方法;动用情绪能量帮助,而不是转换为思考解决之道,这在大脑里是一个转换的过程;是一种用脑方式的问题。每一对夫妻,一般过了三年,就进入到”冲突期“,为何进入”冲突期“呢?因为多年随父母生活的原始模式还没有转换过来。也就是近乎于“独处”的模式,还没有进入一种“合作”模式。
这是每一个人面临的“成长”,必须要经过成长类的训练才能更快的成长,谁也不是神仙,越快学习越好。当然古人也有这样情况,少部份精英觉醒,大部份人停留在情绪化状态。
-------------------------------------
处理方式(请读者贡献秘方哦):
我打算让他先看: [心情不好时怎样表达] 让他自己从这样的表达里面,设计自己的交流语。
然后根据[心情不好时怎么表达]的模式,给他设计适合他情况的模板让他做:
《3岁孩子眼睛不敢看人》的交流模板
第一步:妈妈询问孩子的情绪感受:(以下可以分为几次完成,说话时与孩子一般高,看着孩子。以下内容可重复多说几次)
●宝贝:爸爸跟妈妈吵架的时候,你是不是很害怕?(……),宝贝那是爸爸生气了,不管是谁,生气的样子都很难看。
●爸爸和妈妈没有把事情做好的时候,就很难过,在我们想法不一样的时候,也很难过。这是我们不能处理好自己情绪的原因。
●宝贝:你知道吗?爸爸是爱妈妈的,也是爱你的。妈妈不能要求爸爸是个十分完美的人,所以妈妈能原谅爸爸。再说,妈妈也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妈妈也没有去思考解决的方法,也启动情绪与爸爸产生冲突,所以,爸爸和妈妈都需要思考解决的方法而不是动情绪。
●宝贝:每一个人都不是完美的人,妈妈不完美,爸爸也不完美。虽然爸爸不完美,但是他有很多优点,比如,爸爸是个( 讲丈夫3个优点),所以妈妈仍然爱他。你要知道每个人都不完美,你也要学会与不完美的爸爸妈妈相处,以后还要学会与很多不完美的人相处知道吗?
第二步:爸爸表达自己立场:(以下可以分为几次完成,说话时与孩子一般高,看着孩子,但是孩子可能目光逃避,不必强求,爸爸用肢体语言让孩子知道爸爸与他“在一起”继续说。)
● 宝贝:当爸爸和妈妈没有把事情做好的时候,当妈妈( …… )的时候,爸爸不能用好方法的时候,就只会生气。以后爸爸生气了,你就来提醒爸爸说:”爸爸;有什么解决的方法呢“,这样爸爸就改得快一下。
● 爸爸要学习,也要练习,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我要思考解决的方法。如果爸爸的方法多一些了,就不会再生气了。不过,爸爸虽然会生气,但是,爸爸是爱妈妈的,也是爱你的。记住啊!
●宝贝:爸爸有生气的时候,但是,爸爸生气与你没有关系,这是爸爸没有找到好方法,所以才这样。
●你的微笑就象是天使一样,爸爸很喜欢看到你的笑容,对爸爸笑一笑。
第三步:爸爸给孩子讲一些童话故事:
1、讲正确处理情绪方面的故事,帮助孩子认知自己的情绪,并与孩子讨论简单的处理方法。
2、讲一些有趣开心的童话故事,边讲边与孩子讨论,给孩子重新设置一种“和谐”相处的模板。在自然的情况下,消除孩子对父亲的恐惧感。
(不要以为孩子小听不懂,婴儿在哪种语言环境里,到2岁左右就会讲哪国的语言,这就是抚养者的影响力。不断使用正确表达,信息就渐渐进入到孩子的大脑发展出神经网络。所以父母要修练自己的言语行为,让自己内在成长,在遇到事情时,就有更多解决的方法,而渐渐就不会动情绪了。有情绪产生时,也可以跟孩子讨论,请参考“父与子:当家长心情不好时“(在我日志里)
作者QQ:2502921072
孩子目光不能直视人处理的评论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