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妙斋里,灵魂的舞者-----赵广清先生创作纪实

发布时间:2015-12-28 10:02 阅读量:72 日记本:《个人日记》

博妙斋里,灵魂的舞者

-----赵广清先生创作纪实

都说美术画室是凌乱美,是色彩画框笔墨纸砚的集散地,是原料半成品作品的T型台,

果不其然。博妙斋,这个斑斓的寂寞多情之天地,当我一脚踏进,我的呼吸不能,我的

目光沦陷----150平米的房子没有一丝华丽的装修,满墙的成型作品,满地的各种材料,

更为惊奇的是,眼前的赵先生怎么象个建筑工人一样在干着活?张大嘴巴的我,生生的

把疑问咽了下去。

一袭带着些污渍的白大褂穿在高大亲和的赵先生身上,手上的胶皮手套和脚下的鞋

子也满是泥巴样的东西,眼镜几乎要掉下来,下巴的胡茬子倔强地立着,声音磁性略显

疲惫,目光深邃微含浑浊,真的很典型的美术人的气质。只一眼,我的思绪就再也走不

出这惊鸿般的一瞥,只因赵先生太接地气!

我知道赵先生是位知深的书画家,可是此刻他手中正在做的,着实令我费解了。

这是个不到半米高的小花瓶,花瓶已是成型,颜色很暗,似泥不泥,也不是混凝土,带

有颗粒感,并且夹杂着一种莫名的碎屑,我真的狂晕:这到底是什么材料制成?带着疑

问我拿起来掂了掂,拿在手上很沉实,由于已经晾干,敲击声脆。只见赵先生一手拿着

小小的抹刀,一点一点开始在瓶身抹着发黄的材料,每抹一下,材料就能牢牢地粘贴住。

神情专注,用力均匀,呼吸沉稳,手法娴熟,顺着瓶身的脉络走向时而纵横,时而细腻,

时而双手拍打,时而单手补空,让我想起庖丁解牛的感觉呢,刀功利落老道娴熟,瓶身

脉络走向在心。一招一试全在股掌,一上一下全凭游刃,似行云流水般的顺畅,是抑扬

顿挫般的交响。看得真是过瘾啊!我经不住诱惑,也想操刀小试,可是怎么也抹不上,

我问先生秘籍,先生大笑:哪有秘籍,手熟耳!

手熟耳?!多简单的三个字!可是我知道,这三个字的背后,是始于孩提却终无

所终的旅程,是苦争朝夕又不事悲喜的笃定,是经年魔剑后的刃必锋芒,是汲取精华后

的木秀于林,既博采众长,又独辟蹊径。千锤百炼,千琢百思,千回百转,才有今天的

收放自如一气呵成。

当把花瓶全身都抹完发黄的材料,赵先生站起来兴奋地说又完成了一道工序,就

等着它自然干透再进行下一道工序了。听语气,这小小的花瓶还不知道要再经过多少道

工序呢。喝了口水,赵先生说要开始给另一个两米多高大花瓶骨架“贴肉”了。我欣喜:

又能亲睹艺术大师的神彩了。

只见赵先生走向一个已经围好的瓶身前,直径接近一米的,看着是用种说不清是什么材料编成绳

子做纬线,用藤条做经线,中间略鼓,能看出是瓶身的雏形。只见他分别从几个袋子里舀

出材料,又用不很清的“水”浇在里面,象和面一样搅拌,看着干稀程度适中,就开始给

瓶身抹贴,这次不用抹刀,直接用双手,从盆里抓出一把,象泥瓦工

似的在抹墙。随着双手所到之处,瓶身的肉渐渐见高丰满,更为神奇的是,每一处都贴

的薄厚均匀,基本一次成型,这样就不至于再反工。我仔细观察,这次用的材料跟做小

花瓶的不太相同,颜色亮些,没了颗粒,多了碎屑,没任何气味,细品还带新翻泥土的

味道。我不禁脱口而出:赵先生这会又变泥瓦匠了?他的朋友在旁边哈哈大笑说:“先

生岂止是泥瓦匠啊?还是石匠、木匠、铁匠、雕刻匠、这些工匠干的活计,先生都会的”。

赵先生是书画家也是发明家,这是众所周知的,可他会这么多工匠的手艺,我还真是第

一次知道啊。朋友的话让赵先生也忍俊,可没更多的话语,除了推推要掉的眼镜,双手就

没停止过。一会的功夫,瓶身的“肉”长满了。

叹为观止!赵先生制作花瓶的技法堪称一绝,绝在原料都是利用玉米叶自主研发的,

原生态,绿色环保;绝在他于实践中磨砺出的匠心匠才,信手功夫。大凡技艺,功夫全在日常,正

所谓台上三分,台下十年,而我们只读精彩,不见汗滴。这时旁边的朋友又自豪地说,继

玉米叶画作品蜚声后,赵先生的玉米叶新型超环保原生态的雕塑,建装,家具和胶水等材

料,已经陆续投放了市场,从此画坛仙葩,商苑异彩,万方乐奏,一路花开,破茧成蝶。

心在翱翔,必游万仞,沧浪百舸,必行千里。环顾博妙斋,这个已然存在40余年,不!

应该说是在赵先生心里一直存在的书画天地,我突然懂了:一个寂寞多情的诗书画印人,40

多年没有过休息日,除了每年春节能休息几天,每天工作近20个小时,工作时不吃饱、不吃

肉、不坐软椅子。这是常人无法理解想象,更是常人无法做到。忍人所不忍,能人所不能。

他的寂寞,是要心无旁骛的去研磨,是要褪去浮华的去沉淀。

他的多情,是要用诗书画印来展现人世间最美好的艺术臻品和心底最柔暖的情怀,笔酣

墨饱,淋漓畅意,“朝书暮画,斯如骑战马。激情点点注点划,应知情义无价”。

如果人生如茶,那么煎熬的过程就是成全的过程。看到赵先生,就看到了一个博妙

斋里的深情独舞者,忘我,痴迷,沉醉,无它!这独舞,陪君醉笑,陪君痴狂,繁华三千,

不诉离殇。

走出博妙斋,已是华灯初上,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一段舞蹈,如果让我给这舞蹈命

名,就叫:博妙斋里,寂寞多情的你!

2015、11、3上午10:27:03

宋环如

博妙斋里,灵魂的舞者-----赵广清先生创作纪实的评论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