蹭邻居WiFi手机被偷

发布时间:2015-07-23 15:07 | 日记本:《新闻》

女子蹭邻居Wi-Fi下电影手机放墙缝 悲剧了

7月18日18时30分,滑县公安局万古派出所接到郭女士报警称,自己的三星手机在自家院子里被盗了。

民警到现场后,第一时间对盗窃现场进行勘查,发现郭女士家的院落四周没有院墙,在其所居住的堂屋西墙外有一处厕所,据郭女士说,她的手机就是在厕所墙内的砖缝里丢的。

据警方向记者介绍,7月18日13时许,郭女士为了蹭邻居家的Wi-Fi下载电影,就将手机放在自家厕所的砖缝里,以获得良好网络信号。放好手机后,郭女士就回屋里休息去了,直到17时许,郭女士想着电影应该下载好了,就去取手机,结果发现自己的手机已不翼而飞了,立即报警。

由于案发时刚下过雨,现场地面没有发现手机跌落的痕迹。民警走访周边群众也没发现可疑现象。

随后,民警注意到,在郭女士西邻的纱厂,有几名妇女在给纱厂拆墙。民警通过对这些拆墙人员逐一排查询问,发现一名妇女比较可疑,说话支支吾吾且语无伦次。经警方判断,该妇女有重大作案嫌疑。

警方通过耐心引导,该妇女最后承认是自己一时贪念,偷拿了郭女士的手机,并从手提包内拿出受害人郭女士被盗手机。

经民警询问了解,涉嫌实施盗窃行为的妇女名叫陈某某,现年45岁,留固镇人。当日陈某某在纱厂拆墙打工时,由于内急,就去了没有院墙的郭女士家上厕所,方便时,见有一手机放在砖缝里,四周又无人看管,就将郭女士的手机装入随身携带的红色手提袋里偷走了。

在公共场所 我该怎样安全“蹭Wi-Fi”?

“老板,你这儿Wi-Fi是好多?有密码没得?”从智能手机普及开始,每走进一家餐厅、咖啡厅、酒吧或者KTV,多数人坐下来之后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这个。在公共场所,蹭一蹭免费的Wi-Fi是人之常情,毕竟“用流量只能克制,有Wi-Fi才能任性”。但是在今年央视3·15晚会之后,不少人才发现:原来在公共场所蹭Wi-Fi居然这么危险?

今年央视的3·15晚会上曝光了黑客通过公共场所的虚假Wi-Fi窃取用户手机内部信息的事件,让不少人惊出了一身冷汗。那么,到底应该怎样才能安全地“蹭Wi-Fi”?带着这个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行业内的多位专家。

公共场所“蹭网”

虚假钓鱼网站最危险

根据腾讯Wi-Fi安全联盟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有超过10%的人口正在使用Wi-Fi。作为全球最大的市场之一,中国目前公共场所的Wi-Fi热点覆盖至少超过千万个,这项服务几乎已经成为了公共场所服务范围内的标准配置。

那么,在公共场所连接Wi-Fi究竟会有什么风险呢?央视3·15晚会上曝光的黑客盗取用户资料的行为是真实的吗?对此,腾讯手机管家安全专家表示,3·15晚会上曝光的正是目前最常见也最危险的“虚假Wi-Fi钓鱼”的情况。

该专家表示,这类虚假Wi-Fi一般的操作手法,是犯罪分子先在人流量较大的公共场所私自架设一台公共Wi-Fi网络,且与区域内另一热门Wi-Fi网络同名,不少用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接入这一网络后,犯罪分子就能够通过软件窃取这些用户的相关资料,进而威胁到这些用户的账户安全。

安全“蹭网”要领

没有密码的Wi-Fi不要连

那么,在公共场所到底还能不能连接免费的Wi-Fi?答案是肯定的。安全专家表示,目前在公共场所连接Wi-Fi后“中招”的网友,大多数都是网络知识比较匮乏、风险意识也不足的人,只要保持足够的风险意识,对Wi-Fi网络进行一定的甄别,将可以大大降低公共Wi-Fi的风险。

对此,360手机安全专家给网民提出了一些建议,首先要记住的第一点,就是如果不是100%确定安全的情况下,尽量不要连接没有密码的Wi-Fi。同时,在公共场所使用免费Wi-Fi的情况下,尽量不要登陆手机银行或网上支付工具,可以避免自己的重要信息泄露。

安全“蹭网”

已有软硬件防护

针对在公共场所安全连接Wi-Fi的问题,其实目前已经有不少安全厂商和硬件厂商从软件和硬件的角度开发出了相应的产品,为公共场所“蹭网”提供保护。

软件防护:

目前国内多家主流的安全厂商都推出了免费Wi-Fi的安全防护功能。以腾讯手机管家为例,目前安卓版腾讯手机管家用户就可以在“Wi-Fi管理”功能中,对所连接的免费Wi-Fi进行“DNS劫持”、“ARP欺骗攻击”、“虚假钓鱼Wi-Fi”等多项安全检测,确保接入的免费Wi-Fi安全无风险。

硬件防护:

除了软件防护外,目前国内包括酷派、中兴、华为等在内的几家主攻手机安全的手机厂商,也在研究从硬件方面对Wi-Fi安全进行保护。以目前技术最为领先的酷派为例,其推出的安全手机在需要安全防护时,通过一键切换迅速进入保密模式。在这个模式下,只能接听拨打电话、发送短信,任何GPS定位及网络访问全部被隔断,保障用户的图片和个人隐私都不会被泄露。按照这样的设置,放在安全系统里的图片和文件在普通模式下是不可能访问到的,即使遭遇了虚假Wi-Fi,自己的隐私数据也不会被泄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