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叫千禧一代?

发布时间:2015-07-23 10:57 | 日记本:《生活》

为什么叫千禧一代?

群 体:1984-1995年出生

特 点:不安全和高消费

价值观:友情和家庭

国外有一个专门的术语“千禧一代”(1984-1995年出生),他们差不多与电脑同时诞生,在互联网的陪伴下长大,念着“老板靠边站”的嚣张对白走入职场。他们习惯一心多用,有着灵活的头脑,并娴熟地使用高科技产品来延伸自己的力量。更重要的是,他们是真正意义上的“职场外星人”,你决不能要求他们跟公司同呼吸共患难,因为他们只跟自己同呼吸共患难。

他们几乎不会坚持不懈从头到尾完成一件事情,要他们对某件事保持长久的兴趣和承诺非常难。他们年轻并且很清楚自己的生活重点,他们会公开喊出“我付出,你付钱”的口号,想中午时分才听着iPod、踏着人字拖鞋来上班,还想在周五之前就成为公司CEO。他们会直接告诉老板工作时间表一定要提前确定,不能随意加班,因为不能影响到他自己的生活。

不安全和高消费是这一代的特点,但他们并非纯物质主义者,调查显示他们的价值观中,友情和家庭排在第一位,并不认为一份稳定的工作十分宝贵,也不会努力追求这一点。

我付出,你付钱

两代人共存的职场变成了一个心理学意义上的战场,而且千禧一代占有优势。他们有着灵活的头脑,娴熟地使用高科技产品来延伸自己的力量,一心多用是他们的拿手好戏,学习、工作、人际关系等一样也不耽误。玛丽亚·沙兹文(MarianSalzman)在一家公司负责新员工的管理与培训,就她所见,“他们中的一些人确实非常优秀,工作不辞辛劳,会使用多种工具来完成工作。他们非常聪明而且办法极多,但是也有一些人无可救药。但总的来说,他们的职业生涯将是一条高速公路,毕竟我们年纪已大,终究会被解雇或是退休。”

“如今的管理者必须一半是精神治疗师,一半是手腕老道的外交家,”沙兹文说。该怎么跟这些年轻人说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对他们,你得像电视上的治疗专家对待病人一样。”沙兹文笑道,“你的态度不能严厉,你千万不能说‘我对你很失望’这样的话。你决不能要求他们跟公司同呼吸共患难,因为他们只跟自己同呼吸共患难。”

面对着这么一群想中午时分才听着IPOD,圾拉着人字拖鞋来上班,还想在周五之前就成为公司CEO的新员工,公司管理者发现,属于那些有份工作就满足的守旧的经理的时代已经过去。这些年轻人会直接告诉你他们几点要上瑜伽课,工作时间表一定要提前确定,不能随意加班,因为不能影响到他们自己的生活。这真让人嫉妒,他们年轻而且很清楚自己生活的重点。

管理者必须学会控制这些年轻人,这使职场变得像一个儿童看护所。如何激发这群“职场外星人”的积极性,如何管理他们真是一门学问。对于那些习惯了阿谀奉承的老板来说,千禧一代们喊出的“我付出,你付钱”的口号一定很不顺耳。如果说这些年轻人真的了解一件事实,那就是现在的工作机会足够多。对他们而言,上班就像在EBAY上做交易,“如果你不想要我,雇主先生,我就沿街叫卖自己,或许还能卖个更好的价钱,获得更好的经验。顺便说一句,你只是觉得我还可以,而他们将会崇拜我。”而这些自恋的家伙们就是社会未来的中流砥柱,这怪谁呢?

没有大棒,全是萝卜

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绞尽脑汁使员工心情愉快,从而更好地工作,这包括免费的琳琅满目的零食,充满乐趣的办公室陈设以及弹性的工作时间。网上鞋店已经找到了留住员工,并让他们努力工作的办法,就是给他们想要的,他们也确实做到了。他们允许员工在办公室打盹,并给予员工大量的休闲时间。

著名员工激励大师鲍勃·尼尔森(BobNelson)认为,在适龄工作人口不足的时期,公司的做法是非常明智的。“现在招聘员工很困难,吸引优秀的人才就更困难,你必须了解他们想要的一切。”

尼尔森坚信,如果运用得当,对员工很小的奖励就能获得很大的收益。“我经常教经理们这样跟员工打赌,如果完成既定目标,我们就剪一个奇怪的发型,”尼尔森笑道,“或者在夏季午餐会时把经理丢到游泳池里。当一个高级经理人乐意这样做的时候,说明他和员工真正打成了一片。”

每年一度的芝加哥员工激励展览会(Motivation ShowinChicago)就是这样一个盛会。在一片广阔的场地上,为员工提供咨询、培训以及各种好玩的小游戏。这是努力工作的报酬,当然也是为了让员工更加努力的工作。

无疑,这是一种近乎宗教热情般的激励哲学--没有大棒,全是萝卜。不管你信与不信,这些刺激、赞扬、甜言蜜语以及暗示有着500亿美元的商业价值。不管公司管理者们如何抱怨,杰森们认为,他们这代人正把工作场所变得更加有效率,更加灵活和让人愉悦。让工作场所充满欢声笑语,员工可以按自己的时间安排工作并自由成长,这有什么错吗?老板们只需要牢记一件事,就是“永远不要忘记赞扬。”“我们想让父母知道我们的成绩。如果妈妈收到一封信,信上说,‘杰森干得非常棒,我们想让您知道,您养育了一个伟大的儿子。’这将比任何奖励都要有效,”杰森说道。

台媒关注美国富裕千禧一代:无需担心学贷与房租

台媒称,美国有研究表示,美国千禧一代约有3成与父母同住,但仍有3%的富二代出社会即无需担心学贷与房租,父母把购房头期款都准备好,自住兼投资,赢在成功的起跑点。

据台湾“中央社”7月17日报道美国数百万千禧一代学贷缠身,薪资冻涨,难以负担高价房租,约有3成出了社会仍与父母同住;不过还是有些青年看似成功,有房有车,薪水扣除开销还有积蓄,这些人的共同点就是爸妈有钱。

房地产资讯业者Zillow引用联邦准备系统的资料研究表示,23至34岁就读研究所或其它高等院校的美国青年中,约61%由父母支助学费,这些人不必像一般大学毕业生,出社会后平均负担2万6000美元的学贷。

毕业即负债,犹如输在成功的起跑点,美国富二代出社会不但无须忧心贷款与房租,爸妈连房子都打点好。Zillow资料显示,父母负担学费的年轻人中,43%拥有不动产,

Zillow称这些无须为生计烦恼的年轻人为“双重幸运”族,爸妈搞定学费与房屋头期款,年轻时即有机会因房地产价格上涨,搭上经济成长列车;美国约半数的年轻有壳族由父母帮忙购屋,但这些幸运儿为少数,只占千禧一代的3%。

Zillow资深经济学家古德尔表示,资料显示,全美有530万租屋者有兴趣买房子,但对年轻世代来说,学贷使他们无法取得购屋贷款,千禧族得等很久才有机会。

研究称这是“特权的窄道”,富爸妈将资产交给下一代,累积更多财富。古德尔表示,这些人住在屋子里,同时也投资房地产。

相较于拥有同等学历的同辈得为房租与帐单烦恼,无能购屋,部分千禧一族享尽优势,他们未来也会传递资产,金钱持续留在家族,形成财富的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