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人为什么爱整容?

韩国人为什么爱整容?
由道家符号构成的韩国国旗中有太多的性别意涵,中间的太极象征阴阳生成万物,四周是乾、坤、坎、离八卦,代表天地水火、父母男女之意,也正象征民族的融合与国家的发展。
在首尔,导游朴女士告诉我们说:韩国也有人们吃不饱饭的时候,那时大家见面的问候语是:“吃了吗?”后来经济腾飞了,大家见面问:“在哪儿发展呢?”现在大家见面的问候语是:“在哪儿做的?”指在哪里做的整容手术。
还有一种说法,韩国的美女多,到韩国旅游可以好好地看美女。与之对应的说法是,韩国的“原装”美女只有2%,余下98%均是人造美女。
我初听到这种说法时觉得太夸张了,直到朴女士说:在韩国,父母送给大学毕业的女儿最流行的礼物便是一张整容卡。她说:这对女孩子们大学毕业后就业面试是非常重要的,女孩子们通常选择的第一个手术是割双眼皮。
韩国的女性到底有多爱整容呢?韩国《朝鲜日报》报道,在对韩国2041名女大学生进行了“面对面的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有25%的人承认自己“整过容”。在有过整容经历的人中,有八成表示“还想做”。而那些没整过容的女孩中,也有约80%称“想做手术”。
据说,因为作为弱小国家历史上长期被欺负,高丽时期漂亮的女孩子都被选送给中国皇帝,所以现在漂亮的女性少。据说元明清三朝都大量从韩国挑选美女,所以那时流行早婚,女孩子十五六岁就结婚了,免得被送进宫中。但是,大批的美女还是被弄走了,遗传基因受到影响,韩国本国就没有“原生态”美女了。
在首尔的江南富人区,可以看到整条街的整容医院,一家挨一家,甚是壮观。导游说韩国整容医院有2500家,而且逐渐非常专业化,有的医院专负责隆鼻,有的专做丰唇,有的负责脸部整形,等等。韩国整容业世界第一,还带动了整容旅游业。在仁川机场出口处,有一个很大的服务台,专门展示、推介各家整形美容医院。韩国有个柳姓的整容大师,乡间流传一句,只要见了柳某某,就离做大明星不远了。事实是,即使是大明星,要想见他也要预约等三五个月。
韩国整容技术的优秀还可以从另一个侧面看出来,我认识的变性人朋友,以前理想中最好的手术地是泰国,全世界的变性人做手术都向往去泰国做。但是,这些年有一些人虽然仍然在泰国做阴部再造的手术,但选择韩国做面部女性化、乳房再造的手术。
整容业被韩国文化深度接受。一个中国人整过容可能生怕别人知道,但韩国人不在乎,在现在的文化中整容就像化妆一样是非常平常的事。曾有记者当街采访:如果中了彩票,会做什么?很多人不加思索地便说:整容去。
不仅女性整容,男性也一样。笔者与一位韩国青年探讨:如果有一天你知道你漂亮的女朋友曾经整容过,你能接受吗?他说:当然能。我说:但整容后再漂亮,生下的孩子也不会漂亮呀。他说:那有什么关系,我们再努力挣钱让孩子整容就好了。
不仅韩国老百姓热衷整形,连韩国前总统卢武铉和夫人也不例外,有报道指其双双分别做了一些眼部的手术,大多数韩国人都表示理解和支持,他们认为总统代表着国家形象,总统手术后显得精神、有魅力。
Flickr/AienaZahira Daim
韩国人为什么这么热衷整容?
有人说,这是因为韩国人追求完美。韩国女人非常重视外表,导游的妈妈已经七十多岁了,每次出门还要用至少半个小时化妆,她认为女人出门不化妆,是对别人不尊重。韩国女性如果出门来不及化妆,通常会用口罩围巾之类的把脸遮住。我在韩国旅行时,注意到厕所做卫生的大妈,都穿戴整齐,浓妆艳抹,非常时尚,比旅游团中的中国女青年都打扮入时。
有人说,是因为高丽人种颧骨高凸、下巴短,这种脸型不好看,因此韩国脸部整形手术相当普遍。韩国人普遍眼睛小,有时看起来似乎昏昏欲睡,所以很多人都在做双眼皮手术的同时,做眼皮上方肌肉手术,让眼睛大一些。韩国有一种流行的说法,女孩子20岁之前不漂亮是父母的事,20岁之后不漂亮是自己的事了。对于公司职员和年龄稍大的男性来讲,最大的苦恼就是眼袋和皱纹的出现,因此男性除皱手术相当流行。
有人说,是因为就业压力大。女大学生毕业为了面试而整容,由这一点就可以看出韩国仍然是父权文化的社会,女性就业现状远不令人满意。虽然男大学毕业生为了给人以清晰的印象,也会做眼部和鼻子的整形手术,但整容、美貌对于女性和男性择业时的重要性是完全不同的。
有人说,这和一个弱小民族的自卑有关。韩民族在其它方面很难与周围的强国竞争,至少“面子”上要过得去……
我们的女导游朴女士说,女人通过整容为了留住男人的心。如果女人不漂亮,老公跟着漂亮的年轻女人跑了,就不能怪男人了,只能怪女人自己。这话当然非常没有社会性别意识,而且靠美貌就可以留住男人心吗?那男人整容又为什么呢?为了去勾引年轻漂亮的女人的心?
显然,所有这些“有人说”,都还不够。
在韩国旅行的时候,我常不由自主地想:人类社会现在流行的美的标准,到底是如何来的?白净、苗条、双眼皮、大眼睛、瓜子脸……这些主流社会“公认”的美的标准,是因为它们真的“美“吗?换言之,美倒底是自然属性,还是文化属性?美的标准是先于人的认识而存在的,还是人的认识的严物?作为社会学出身的学者,我给的答案显然是后者。
理论上讲,人们会将自己看得习惯的,与自己一致的事物视为美的。所以,在黑人眼中,黑即是美。对于脸大眼小的韩民族而言,他们理应认为脸大眼小才是美的,而如果来了一个脸小眼大的外族人,会被视为怪物。就仿佛所有人类想象中的外星人,都是怪物,但在外星人看来,他们自己才应该是美的,而人类是怪物。
美的标准的另一个可能是,自己得不到的,才是美的。在人民普遍吃不饱饭的时代,肥胖就是美的,大肚腩甚至可以成为身份的象征。今天,瘦身是美的。
所以,美的标准是文化的严物。而今天世界的主流文化,是西方的、白人主导的文化。此文化通过影视媒体的影响,建构着全世界对于美的标准。因此不难理解麦克尔·杰克逊一直在“漂白”自己,也不难理解韩国整形美容业开始发达之时,也是在西方文化浸入之后。
我们虽然不用输出本国的美女给强者了,但是,我们仍然不得不受着强者价值观,包括审美观的剥削。
韩国人为什么爱整容?
随着韩流在亚洲地区的风靡,美貌的韩国歌星、影星大多接受过整形手术也作为新闻不胫而走,韩国的整容业成为外界议论纷纷的话题。
近来,甚至有不少中国、日本等地的整形医生纷纷到韩国学习整形技术,整容热潮大有在东亚迅速蔓延之势。
韩国整容业兴起于1988年汉城奥运会。据粗略统计,韩国整容业每年创收高达30亿美元。
在韩国,一般整容的多数是女性,但是韩国男人也开始整容。
有人说,韩国少女至少要整容一次才能嫁出去。
事实上,情况并没有这么夸张。韩国一家婚介公司今年3月进行的一次电话调查结果显示:在接受调查的448名20~30岁未婚女性中,14.7%的被调查者承认“曾经做过整形手术”。她们当中的22.7%接受过两次以上整形手术。但是,韩国整容之风盛行却也是不争的事实。在上述的电话调查中,有70%的被调查者有接受整形手术的意向。
韩国整容目前不仅是女性的专利,男性也纷纷加入了整容的队伍。男大学毕业生为了给人以清晰的印象和增加男性魅力,主要做眼部和鼻子的整形手术。韩国人普遍眼睛小,有时看起来似乎昏昏欲睡,所以很多人都在做双眼皮手术的同时,做眼皮上方肌肉手术,让眼睛大一些。对于公司职员和年龄稍大的男性来讲,最大的苦恼就是眼袋和皱纹的出现。因此,男性除皱相当流行。
而为什么韩国人爱整容呢?
韩国人为什么这么爱整容?在汉城另一个著名整容集中地狎鸥亭洞工作的整形医生李明德指出,高丽人种颧骨高凸、下巴短、脸形不太美观,因此韩国脸部整形手术相当普遍。另外,韩国人皮肤白,相对容易出现黑斑,韩国人也就特别重视激光除斑,任何一家整容诊所都有三五台激光机。
除客观因素外,传统的因素也促使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整容队伍中。韩国妇女素有注重仪表的传统,非常讲究体面。韩国女性不管是20岁还是70岁,即便只是买菜也要穿戴整齐、认真化妆后方能出门。在大学教学楼里打扫卫生的大妈们也都是擦着粉底、抹着口红上班的。
在大男子主义主导下的韩国社会,对女性以貌取人的习惯仍然根深蒂固。记者曾经问高丽大学研究生院一位姓尹的韩国男同学:“如果有一天你知道你漂亮的女朋友曾经整容过,你能接受吗?”他不假思索地回答:“大部分的韩国男人喜欢美女,哪怕是整容过的人工美女。因为娶到美女能满足他们的虚荣心……”“万一生出的小孩不漂亮,岂不是露馅儿了?”“那也没关系,努力挣钱再让小孩整容呀。”尹同学坦率的回答让记者大跌眼镜。
韩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近期韩国青年的失业率高达8%,知名企业的新人报考与录取比例创记录地达到1000∶1,其中为女性提供的职位更是少之又少。于是除了文凭,美貌也很重要。某些大企业在招收女职员时对外貌的要求很苛刻,近于招聘企业形象代表。记者曾经去过很多知名大公司,前台小姐们个个符合空中小姐的外形条件。在一些大型停车场出入口,服务小姐也都打扮得像公主一样,戴着便携式扩音话筒,用温柔得近乎甜腻的声音问候每位车主,同时还要用优雅的手势致谢。
韩国人为什么爱整容?
每当17岁的金海莉望向镜中的自己时,都觉得脸太圆,嘴唇太薄,鼻子也不够挺。后来这些逐一变成美容整形手术清单上的一项又一项——更饱满的嘴唇,更高的脸颊以及精巧的下巴。由容貌引起的不快,成为许多青少年的烦恼,比起其他族裔来说,韩裔更倾向于选择将其诉诸手术刀。
海莉最近发现了一种较新的整容术——“V型脸整形”。该手术将切割并重塑下颚曲线,以形成V型脸效果。这一手术在年轻的韩星中十分流行,他们借此改变脸型,使外表看起来更青春活力。
这是一个相当痛苦的手术。术后下颌需要6周进行固定,以及多至半年的时间用于消肿。但风险、生理痛苦还有术后在镜中看到一个完全不同的人可能带来的困惑,对韩裔女性来说,都只是微不足道的代价。
据国际美容整形外科学会调查,1/5韩国女性都曾做过某项整形术,而在美国这一比例为1/20。
在韩国,女权主义者以身体示威鲜有耳闻,关于整形手术是一种“白人化”的种族主义论调也销声匿迹——这些要归结于韩国流行音乐文化的崛起。韩国流行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趋同于西方人特征的审美观,却并非生搬硬套。
想想“江南style”吧!“韩流”已席卷整个东亚并深入美国亚裔群体中。这种流行,以及明星背后由整容带来的价值,意味着韩国如今和美容旅游业同义,并将其自身立足于各种整容手术的中心位置。
1960年的韩国小姐宋米熙雅与2012年的韩国小姐李星惠,看起来没有半分相似之处。宋米熙雅有一张圆脸,鼻梁是平的,同时也是小眼睛。上世纪60年代的审美观崇尚自然,女性们希望增强而非改变自身外在条件。这与最近10年里选手们“撞脸”的盛况,形成鲜明对比,其背后常有一位整形医生。
一个巨大的产业确保这一切照此运转。韩星所有的一切,从声音到脸型,都由经纪公司一手打造。在创造“韩流”的过程中,美容整形是一个重要环节,一些流行偶像甚至成为整形公司代言人。明星们不会真正承认曾整过容,但这种现象如此普遍,以至于催生了无数网站,来推测谁在哪儿动了手脚。
韩国年轻一代已是在充斥着手术的环境中长大。他们通过手术使自己看起来与最爱的明星相似,这一方式也被社会大众接受。他们一方面通过强化学校教育向此方向努力,但也同时通过手术来成为最好的自己。美貌与收获的概念,在韩国被统为一体。
这种医学美容的压力,实际上是韩国古代文化与当代流行文化奇异融合的一部分。一方面,每个家庭遵循着诸如一起进餐、一同居住的传统习俗,但同时也鼓励孩子们在学校待满18个小时。
韩国是世界上最无线化的国家,67%的人使用智能手机,95的家庭有网络接入。科技渗透到生活的每个角落,从无需钥匙的密码门,到火车上的K歌房。在如此前提下,女性们要竭力应对社会上对其产出的期许,以及对女性美的要求。在工作场合,韩国对女性外表的要求非常严格,比西方国家严苛得多。
比如,应聘者被普遍要求在简历里放上照片。美貌在世界各地都是一件值得珍视的事情,但在韩国,容貌价值高高在上。除应聘者专业能力外,韩国招聘方会仔细检视外表,以求找到视觉上的吸引力。
1954年,美国外科医生拉尔夫·米莱来到韩国时,一切是截然不同的景象。米莱当时是美军外科医生主管,工作的部分内容便是收容治疗在战争中意外负伤与烧伤的病人。但米莱采取了一种不同以往的方式来进行“帮助”,在韩国学术界,他被认为是有记载以来在韩国实行第一例重睑手术的医生。
米莱的主张是,通过创造一种更西化的外表,亚洲人会更好融入国际化环境中。他后来在《美国眼科学报》中写道:“亚洲式的眼睑给人造成一种消极印象,像是寡淡无神的东方态度的主要体现。”
手术迅速流行。最初一批客户群是韩国娼妓,她们企图借此吸引美国大兵视线。以美容为目的的外科手术跻身主流文化中,在韩国女性中,通过重睑手术使自己拥有更具西方韵味的“双眼皮”,成了寻常无奇的事情。
重睑术至今仍是最热门项目,隆鼻手术则为其次。隆鼻手术将延伸并重塑鼻形,使亚洲人侧脸看起来“没那么平”。两项手术因其普遍度不再被视为手术,而是“步骤”。
韩国人和韩裔拥抱着改变自身的可能性,虽然有时看起来极端,但也可认为这是他们在承载巨大压力文化中成长起来的自然进程——在走向最优的过程中,这是必须要经历的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