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节征文草稿:可以宽恕,但不可以忘却

发布时间:2015-06-17 16:56 阅读量:173 日记本:《个人日记》

花岗镇在肥西县第四届读书节活动中推荐一些书目,我特地挑选了《南京大屠杀全纪实》这本书,这本书是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何建明为南京大屠杀30万死难同胞而设立的首个国家公祭日而作的。并且何建明说:“对历史题材的创作,贵在通过事件本身和人物的命运来提炼和总结出具有现实意义和未来意义的文学思想及警世价值”。看来这本书的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与那些抗日神剧例如《鬼子来了》、《金陵十三钗》等相比,恐怕要深遂高明些。

说实在话,在看这本书时,我好几次都抛书长叹,我是流着眼泪断断续两个星期看完的。中途看不下去,这并不是我有阅读方面的障碍,而是书中描述日本人惨绝人寰的残酷兽行,让我悲愤难抑;以及造成南京大屠杀的直接原因:如半心半意的抗战国策、混乱无序的军事指挥系统、失之毫厘的战机、自相残杀的恶性后果、可憎可恶的汉奸、贪生怕死且极端自私的军人与奴性十足的百姓等等都让我痛心伤感;中国被俘官兵那种任人屠杀毫不反抗的举动让我困惑痛苦;以及国人看到日本人屠杀同胞那种麻木不仁表情让我震惊悲痛,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心在流血。可以说,《南京大屠杀全纪实》这本书给我震憾是巨大的,给我心灵创伤也是空前的。

《南京大屠杀全纪实》第二章《红了长江水》、第三章《窒息的金陵城》、第三章《奸绝淫杀》(莫愁湖的哀号)着重描述了日本侵略军残酷的魔鬼兽行:烧杀奸淫,无恶不作,种种兽行,你想得到的,日本人能做到;你想不到的,日本人能做到;你不敢想的,他日本人也做到了,其中令人发指、残酷的灭绝人性的暴行任何语言文字都不能描绘其中一二。看到这,我心里在流血,我的眼里噙着泪水,我那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我那饱受战争蹂躏的父老乡亲,你们为何生在这积贫积弱的的中国。

而这本书的第一章《杀戮前的大决战》,描写了国民党军队顽强抵抗日本侵略,誓死保卫首都南京城的抗日精神,例如国民党将军唐生智之类,书中也着重展示了国军的顽强抵抗,歌颂抗日救国将士艰苦奋战。但在这些所谓的抗日将军的事迹前,我丝毫不能产生敬意,反而对他们心生一些鄙夷:保家卫国是军人的天职,两军相逢勇者胜,平时不加强军事训练,将官们整日花天酒地,争权夺利,勾心斗角、中饱私囊,生活荒淫无度,难免战时不堪一击,弃城而逃。

一个没有信仰,一个没有训练有素的军队总是一盘散沙。只是可怜那些无辜的贫民,可怜那些逃去的主帅的士兵,只能作日本人充当屠杀的活靶子,在下关一带,日军集体屠杀我放下武器的军人和手无寸铁的平民,一片哀鸣,血染红了长江水,场面血腥惨烈。读到此,我不禁喟然:生命出现是极其偶然的,人的生命是极其宝贵的,这样美好的生命就这样消失在茫茫宇宙中,是谁夺去你们的生命?是日本人,还有软弱无能、贪腐成风的政府。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我遇难的同胞啊,你们何必生在这腐败的中国,生在这内战英雄、外战狗熊的20世纪三四十代的中国。

读过《南京大屠杀全纪实》这本书,我心中强烈地产生这样一个疑问:南京大屠杀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启迪?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和平从来都是需要强有力的国力和国防科技作保证的,我们现在每年把“12.13”定为国家公祭日,也不是进行什么仇恨教育,更不能把国耻放在口号上,放在不切实际的慷慨激昂上,要从失败,从敌方那里找出问题的症结,汲取教训。我想这个才是设立“公祭日 ”的初衷和目的。正如抗日名将、川军师长饶国华在广德狙击日军向南京进犯在与日军拚尽最后一滴血,昂首仰望天际,看着那残月当空的苍茫星空,饮弹自尽前所感慨的那样:反思一下,我泱泱大中华,历史悠久,地大物博,如何历来遭受列强的欺凌,甚至屡受东夷倭国的侵略呢?。一个国家强大,没有强大的军事国防做后盾,谈和平、谈发展都是一纸空文,没有强大的国防科技,经济发展只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好比,一个羊群,羊过分肥壮,相对狼而言,并不是一件幸事,有时还是招祸惹身的根由。

所以,尽快加强科技发展,加快经济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只有经济发展了,综合国力提升,才能强国强军,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要加强人才培养,摒弃一切腐朽过时的用人机制,要从国家发展大局出发,从为万世开太平的战略眼光来看,以一种忧国忧民的真诚心来抓好用人机制,真正使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让德才兼备的人都有用武之地,都能人尽其才,人尽其智,我想假若发生第二次中日战争时,我们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日本是一个小小岛国,在历史上,他侵略别的国家居多,这主要是日本人的人格上的狼性的羊性并存,日本是个恃强凌弱的民族,遇到强手时,就显奴性十足的羊性;遇到弱者,就显示出残忍的狼性,所以,要制止日本的狼性,我们以温柔的羔羊来和他说道理,是不可实际和可笑的,我们对他只有采用狼性甚至采用虎性,才能灭杀、震慑它的狼性。

还有的就是汉奸,屠杀同胞的日本兵可恶,给日本鬼子当帮凶的汉奸更可恶。南京大屠杀肯定是日本人干的,日本人固然可恨,但相比于听命行事的鬼子来说,那些丧失良心、泯绝人性、出卖灵魂、卖国的汉奸更令人痛恨。他们在日本人占领时,为侵略者摇旗呐喊、欺压同胞。汉奸卖国贼们大都爱家爱妻子儿女,只是他们把家置于国之上,爱老婆孩子甚于爱人民万万倍,他们不知道有国才有家的,自己的老婆孩子也是人民之中的一分子啊。

目前,共产党人正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毅力,以猛药治疴的决心来惩治腐败,相信共产党人有非凡的胆识和智慧,来惩治贪官,严明法经的。“零容忍惩治腐败”,习总书记这一响彻神州大地的金石声,让我们看到希望之光。试看不久之中华大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指日可待。

第七章《审判与证词》,这一章,读后最令人扬眉吐气,振奋人心的,制造南京大屠杀的罪魁祸首松井石根被东京国际法庭施以绞刑,谷寿夫也被南京中国军事法庭判处了死刑,“天作孽,犹可恕,人作孽,不可饶”,这些双手沾满中国人民鲜血的刽子手最终得到罪有应得的下场。《丧钟为谁而鸣》为他们的下场早就做好了预示:每个人的死亡都是我的哀伤,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员。所以,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它就为你而鸣!

东京审判和南京审判画上句号,惩处了战犯,但还是留下了不少遗憾,不说好多日本战犯逃避了军事法庭惩处,就是在日本侵华期间,掠夺了数以亿计的中国的古物,书籍,黄金珠宝。战后,我们也没有向日本索取战争赔款,而是一笑泯恩仇。让日本这个战败国虽然遭受到一定的处罚,但国家的机器尤其是经济命脉没有切断,日本战后还可以舒服安逸地在战后继续躺在因战争铸造的黄金温床上和靠血腥抢劫来珍宝镶嵌的花园里,享受着阳光和海风赐予的美好生活,战后十几年,国民经济总值就跃居世界第二位。中国人对宽容了,太仁慈了,二千年前的孔老夫子就教导我们:“以直报怨”,对于恶魔,我们纵使不能“以怨报怨”,但也绝不能以“以德报怨”,朋友来了有好酒,豺狼来了有猎枪。《东郭先生与狼》故事还在发生,今天,日本根本不念记中国人民的宽容和大度,反而一次次挑衅我们的底线,野心再度膨胀,决意要把钓鱼岛吞为已有,还在东海、南海问题上,拉扰东盟诸国与我们作对,狗改不了吃屎本性,我们要认清其本质,对他们不要抱有天真的幻想,我想这也是〈南京大屠杀全纪实〉这本书出版重要意义所在。

“历史可以宽恕,但不可以忘记”,当下,我们不能整天沉湎于历史的愤恨和苍白无力的呐喊中,而是要脚踏实际,为祖国的腾飞提供一份动力。做好本职工作,不作贪赃枉法之事,这就是实实在在的最大的抗日。

读书节征文草稿:可以宽恕,但不可以忘却的评论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