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灯相伴的岁月

发布时间:2015-06-08 08:57 阅读量:152 日记本:《个人日记》

     突然想起了煤油灯把我的记忆拽回到七十年代。油灯是夜晚的工具,夜晚又是和孤独联系在一起的。那么七十年代的夜晚我在干什么?当然在学校的时候多了。那时候好像每晚都要到学校上俩节晚自习,用的那种戴着玻璃罩的煤油灯。把四张桌子拼在一块,八个同学,两盏煤油灯。那时候不怎么抓文化课学习的,上自习课也就没几个同学在看课本了。就是在一起闲聊,相互之间打打闹闹,吹吹牛皮,讲讲故事,两节课在轻松愉快中就那样结束了。下课后同学们会走出中学的大门,涌向那条简易的土公路,东南西北的散开了去各回各家。七十年代的县城,就是由一片高低不等的瓦房组成,一条简易的石子公路从房群穿过,把那片房子割成东西俩半,小城的夜晚是寂寞的,八点以后就很少有人在街上了。只有学校放学才给小城带来一些骚动和人气。学生过后小城重新融入寂静。那时晚上我住在父亲的办公室,父亲当时在县委工作,那时政府和县委在一个院子。所谓的政府大院就是五排窑洞,四周用土墙围起来的一个大院子。办公室也就是一个个的窑洞。回到父亲的办公室点亮煤油灯,然后就着灯光开始看小说。那时候我看过许多的小说,那时市面上可读的好小说不多许多过去的书是不允许看的。那么就只好在同学之间相互借书看了。好在那时高尔基的书不算禁书,几乎把高尔基的小说都看了。从书里知道了高尔基的童年,也是苦难的,那时就套用了一句名言:“幸福的童年大都是相似的,不幸的童年各有各的不幸”那时的夜晚当然也不只是看书了,有时候会很烦闷的,睡不着,翻来覆去的。有时就索性起床一个人出去散步。就那样一个人顶着月光到沿河的环城公路上去溜达。公路旁是一块玉米地,夜晚的玉米会散发出一种幽幽的清香,公路下面是延河。点点月光在水面上闪烁跳跃着,证明着流水的动作。一条发白的公路无声的通向远方,此起彼伏的蛙鸣让这个月夜的寂静显得更彻底了。月光温柔的抚摸着小城,小城的一片瓦房在朦胧的月光里沉睡了。就那样漫无目的的溜达着,头脑里胡思乱想,杂乱无章。这样的夜晚,总会有那不如意的往事入侵而来。来就来吧,就让我独自品尝一会吧。感觉到凉意了,往回走。回到窑洞,拧亮油灯,孤灯相伴,独自沉思,品味着埋在心底的伤痕,慈悲的和伤痕相处。渐渐的明白了一些道理,有一种醒悟后的激动,内心也就渐渐的坚强起来。现在想来煤油灯没有什么不好,他可以让你孤独起来沉静下来,和自己相处。可以使你开始真正的思考。煤油灯的时代过去了。我怎么就回忆起和它在一起的岁月了?那是因为油灯和孤独在一起的,和真正的自我在一起的,和真正的思考在一起的。人啊为什么老是会记起过去的事?我想大概是因为孤独吧。

孤灯相伴的岁月的评论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