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后的抉择

发布时间:2015-05-24 14:10 阅读量:117 日记本:《休学日记》

中考后的抉择

“出去走走。”我说。

干瘪的声音。

铁门“咔哒”一声关上,随即传来客厅议论我的声音:

“不是考得挺好嘛?”“对啊,至少有700分呢!”

“才怪!现在中考总分增了好几十!!”

“不过至少过了二中分数线!面子也就丢不了。”

“哪里!超低的,这分数,实际上!”

“哎,至少可以去二中啊!”

“还有私立高中可以选择嘛。”

“是啊,不过天知道她要公立还是私立……"

我背抵家门,走廊上的灯光尖锐著地扎着残存泪水的眼睛。可耻。竟然为了分数哭泣,可耻哉。

我深吸一口气,走下闷热的楼梯。

这样下去往哪里走好呢?哎,只要有路就一直走吧,哪怕是一直兜圈子。

欲拂难去的畏惧感——对未来的畏惧;

挣脱不了枷锁的无奈感——舆论的枷锁;

难以选择的选择——甚至没有选择的馀地。

更糟糕的是,我无法向任何人倾诉自己的感受。

我本不是一个轻易谈吐情感的人。

朋友吧,他们也各自忙着伤感忙着择校或者欢庆佳绩,也有的已经开始筹备报名的事情了,至于全市前二百名者则静待奖金与如期而至的表彰大会。

而家人,他们每一个都期望我像姐姐那样,考一个金光万道的大学,这样别人念及时方能昂首自傲。不仅是家人,整个家族都在关心我的成绩。因为是个经商家族,成绩优秀的小孩很罕见。

加之三年前我因为升中考考进全市100名以内,并因此获得奖学金十万,这个消息被炒得沸沸扬扬,整个小村庄的妇女都振奋地讨论这些事,谈论我和姐姐的佳绩。

传话者有什么情感?喜悦?不像是。嫉妒?不至于。羡慕?可能吧。

她们就是成天等着哪家哪户娶媳妇之类的大事,三两个凑在一起议论纷纷,不是过度偏袒其婆婆,就是歪嘴指责其妻子的不是,表情时而显得愤愤不平时而拍手称快,分外投入。

即便是在夜间,七月初的深圳仍然无比闷热。我荡了荡衣襟,好让晚风透入。

一群讲著靖海口音的潮汕人正在一家食店吃重庆麻辣烫,地上散著不少啤酒玻璃罐和易拉罐,他们看像二十几岁的小伙子,对深圳跳蚤市场这一带非常熟悉,应该混了数十年的了。

麻辣烫食店左侧的两个中年厨师正在涮各种蔬菜和牛羊猪肉,汤汁滚翻的水槽式深锅散发出诱人的香味,但我很清楚那是加过香料的,所以从未去尝过,这和妈妈的饮食教育有很大关系,而且她年轻时就是个厨师,厨艺不亚于别人。

尹氏私人诊所依旧生意冷清地敞著大门,跛脚医生正坐在籐椅上乘凉,他养了很多动物,光是猫就有三只,最近经常在夜间嘶吼怪叫,附近的居民很多都想投诉他。

借着晕黄的灯光,巷子裡的骑三轮车的收废品单身汉正聚在一起打扑克牌,每个人面前各放有相当数额的钞票。

街灯的光反射在湿漉漉、脏兮兮的地砖上,橘黄色的,阑珊一片。

我忽然感觉自己越来越倾向于自闭。一年比一年沉默了,初三的时候我好像患上歇斯底里症——外界的矛盾和内心的排斥,导致我接三连四的生病,考完试后便不治而愈。

我很想亲口向他们声明不想再上高中。作为我承受不了这种程度的压制。但是,我不知道从何开始启齿,也不知道开始后怎麽继续,

“天啊!不想上高中?那是要干嘛?!”

是啊,就这样的,我该如何回答他们?

“自学。”

难道我会这样说?不,我不敢想像自己开口后的情景。习惯了掌声和鲜花的我畏惧于嘲笑和否认。

我双手撑着天桥的栏杆,眼望不远处的楼群,它们看起来造型一般,缺乏应有的美术感,而且没有维多利亚港的那么耀目。一眼望去,其中有竣工不久的京基100,整座大厦只有零散的几点灯光,黯淡,看不清楚它原有的轮廓。

他们在黛蓝色的夜幕,散发著某种神秘感,虽然没有星星点缀。

滨河大道的车辆甚繁,千万车辆踵接肩摩,驶向同一个地方,恰如金灿灿的蜈蚣,极力蠕动。

然而双眼在泪水的浸泡下,看什麽都有点变形,有点颤抖。

中考后的抉择的评论2条评论

  • 唐性渊:加油,漫漫人生路,这才是开头2015-05-24

  • 001:哈哈2015-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