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东川北行——路过通江

发布时间:2015-03-18 08:23 阅读量:292 日记本:《静观山水》

10月2日 多云

听说通江有一大溶洞,号称亚洲第一,从巴中到达州要经过通江。我们开车直奔通江而去。这儿的人大多对旅游不感兴趣,找了多人问通江都有哪些旅游景点?到通江大溶洞怎么走?通江人都很好客很热情,可要回答这两个问题,几乎都是不知道!问宾馆服务员是这样,问酒店老板还是这样。在大街上我找了一个大学生模样的人一问才知道,通江县城附近没有景点,大溶洞离县城尚有七十多公里,与我们将要去的达县不是一个方向。我遂打消了去看大溶洞的念头。说实话,自从那一年到桂林去旅游,旅行社安排看了好几处溶洞后,对看溶洞己经没了兴趣。

我们开着车,在通江县城从外到内转了几圈,对通江县城有了直观认识。这是我见过的地域峡小,人口多,最为拥挤不堪县城了。县城依山临江而建,街道窄,像大寨修得梯田一般,层层叠叠,一条比一条位置高,全为单行道,两头联通,中间大多是磊磊石阶。

在通江才真正体会到土地对人的重要性了。房建在山上,本身地势就高,高高的山上又建了幢幢高层楼房,看一看我就为住在高楼上的人担心起来,生怕无良商人在建房时偷工减料或技术质量不过关,遇上自然灾害高楼倒下来咋办?临江而建的高楼,楼基一半是在江水中筑起的高达十几米水泥柱子。这种和江水争道的做法,假如遭受到几十年不遇特大洪水,是要受到大自然的惩罚的。人间的悲剧还真不能像舞台剧那样,这儿演了又到那儿演呵!

这通江县城真是太缺土地了,多处都在削山建高层楼房。依巴山土质和地质结构来看,这样做的后果可能会在今后的某个时间内发生泥石流地质灾害。人的安全是第一位的,居民住宅要建在最安全的地方。现己十分拥挤的城区还在大拆大建,人口居住密度像上海,住得高层筒子楼像香港,卫生环境像非洲,雾霾天像北京。一旦有非典那样公共卫生事件发生,这样的县城是很危险的。

通江人爱吃也会吃,餐饮业发达,饭馆餐厅小吃店多,随便进了一家小餐馆,服务员推荐了招牌菜“棒棒鱼”,又点了几样菜,只一会功夫菜就全上齐了。主食一人两元,有米饭(当地叫干饭)也有几种稀饭随便吃。四川人多,可有一现象与汉中、西安一样,过去餐厅服务员全是小姑娘,现在全成了中年妇女。这姑娘都到哪儿去了呢?都去干什么工作了?从餐饮业可看出社会的老龄化己经来临了。

巴山深处的脏兮兮通江县城给我留下的最深印象就是一个字---挤!(陈永明/文)

川东川北行——路过通江的评论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