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阿拉伯世界

发布时间:2015-02-09 22:13 阅读量:257 日记本:《个人日记》

有人说:“如果把迪拜比作一位走在国际T型台上的Model,时尚新潮;那么,阿布扎比则像一位英国绅士,内敛含蓄。”当自己置身于一座环境优美、交通发达的现代化大都市时,对这一说法无不是认同,也埋下了对这个阿拉伯国度不舍的眷念。

沙漠里的绿洲

清晨,飞机缓缓地降落在阿布扎比国际机场,迎接我们的是第一缕晨曦,那一抹炫彩也预示阿布扎比之旅的开始!行驶在高速路上,看着两旁一掠而过的椰枣树和灌木树、花园式的别墅,以及远处的沙漠,此刻这座沙漠里建成的城市正渐入我们的视野。

虽地处沙漠之地,阿布扎比却处处草地青翠、绿树成荫,有着“沙漠中新绿洲”之称。这与政府十分重视城市绿化有着莫大的关系,专门成立了植树绿化机构,由市政府主席亲自负责城建规划和绿化工作,城市建设与绿化工作是同步进行的,规定任何公司、单位和私人在申请建房的规划中,必须划出绿化的面积,否则不予批准。在这个淡水比石油昂贵的国度,养活一棵树需要3000美元,衡量富有的标准不是豪宅和名车,而是家周围的植物绿化和淡水景观工程。当然,当地居民绿化的观念也很强,几乎不会出现破坏树木花草的现象,“爱护您的花草树木”、“爱护您的城市清洁”的告示牌随处可见。

阿布扎比有一条赫赫有名的海滨大道,总长10多公里,大道两旁有高大的桉树、椰枣树和灌木树丛,还有风格各异的小花园、绿草地及喷水池,与湛蓝大海融成一体,美轮美奂,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里的海水非常干净、透彻,连海藻和石头都清晰可见,更值得一提的是,渐变色的海水。从海滨处望去,临近海堤处呈现别致的绿色,以此在往深海处,才会出现深绿、浅蓝到深蓝的大海。踏在舒服的海滩上,吹着海风,欣赏渐变色的海洋,心情很是愉快。还偶遇垂钓的黑人小伙,他居然用几只小虾米钓起了一个大乌贼,让我们吃惊不小。另外,海滨大道还是跑步锻炼的好地方,沿途中也遇到不少跑步、骑自行车的人们。

低调奢华之城

相对于迪拜的高调、绚丽,阿布扎比更像一位身世显赫的阿拉伯贵族,传统、低调却又奢华无比。这里有世界最贵的八星级酒店、最奢华的清真寺、最贵族化的运动场地、有黄金ATM机……

说到阿联酋的酒店,大多人熟知的位于迪拜的七星级——帆船酒店,不过在阿布扎比却还有一座号称世界“八星级”的酒店——酋长国宫殿酒店。酒店位于阿布扎比海滩,北面和西面临海,远看像一个巨大的城堡,继承了阿联酋诸多大型酒店的风格,是一座古典式的阿拉伯皇宫式建筑。令人瞠目结舌的是其豪华程度,造价高达30亿美金,据说光是使用的黄金就有22吨,被誉为世界上造价最高最昂贵的酒店,所有房间还配备了号称“22世纪的设施”。行走在酋长国宫殿酒店内,举目所及都是金碧辉煌,抬头处是施华洛世奇水晶装饰枝型吊灯,脚底下是独一无二花纹的大理石,还有屋顶的层层弧度造型、墙壁框线上镶的金箔、玻璃上的细致雕花,种种细节无不显示精致奢华。对于普通游客来说,入住也是不太现实,进入酒店感受下它的奢华和魅力,算是大开眼界了。

扎耶德清真寺,阿联酋最大的清真寺,也是唯一对外开放的清真寺。不但汇集世界各地多位建筑师的设计灵感,将众多极具伊斯兰特色的建筑元素融为一体,通体由希腊汉白玉包裹镶嵌、庄严肃穆,建筑物上精美的雕刻出自中国工匠们的高超手艺,更是耗资55亿美金,装饰了46吨黄金。第一次见到在阳光下闪着刺眼白光的大清真寺,我难以相信,这座如同史诗中的传说建筑真的存在于世啊!正值下午,天气很热,但举目可见套上了黑色长袍的妇女们。原来入内参观的每位女士都须穿上由头包裹到脚的黑纱(可免费借穿),否则不准进入,大院内还须脱掉鞋子光脚进入。面对色彩斑斓、价值800多万美元的地毯,有点不知如何安放我的脚步。只能轻踩,慢慢感受厚厚的纯毛的柔质感,从足底直达心灵。再看一侧墙壁上雕刻的文字,可都是由24K金镀成的;回廊中的立柱,上面黄色柱头是纯金包制,柱体缠绕着弯曲漂亮的植物枝条,仔细一看,枝条上花瓣是由天青石、红玛瑙、紫水晶等镶嵌而成的。清真寺里的装潢极尽奢华却又让人感到超凡脱俗的纯净,如此近距离的接触伊斯兰教的文化,聆听不绝于耳的诵经声,接受心灵的净化、精神的洗礼。

原味的民俗文化

阿布扎比在阿拉伯语中是“有羚羊的地方”的意思,骆驼是他们的传统交通工具,所以他们称自己是骑在骆驼背上的民族。要想了解“骑在骆驼背上的民族文化”,还需到民俗文化村走一走

这座临近海滩的文化村,虽由现代人人工建造的,却是一个生机勃勃的村庄,原汁原味地将传统阿布扎比人生活的点点滴滴呈现出来。一进民俗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在向外倒水的大壶的雕塑,据说是为了纪念阿拉伯人一种古老的传统:过去的阿拉伯人多为游牧民族,由于大沙漠中没水,所以,热情友好的阿拉伯各部落的人们就会在自己家门口放上一个水壶,里面装着淡水,专门为在家门前经过的路人提供一口水喝。右转可以看见一排“路摊”,是当年传统的露天集市,摊主是身着最传统的阿拉伯民族服装“黑袍”的妇女,出售的大多是各种旅游纪念品。越过摊位再往前则是沙漠里阿拉伯人最古老的住宅,有芦苇编造的草房、有岩石垒建的石屋、也有帐篷,这些房子内隔成各种功能的房间,房间的地上全是沙子,大一些的房间中间铺着地毯、座垫、被褥等。院落中,还有秋千、绿树等,都是古老的阿拉伯情调。在民俗村的左边,还饲养着许多动物,有羊有牛,马、骆驼和骡子等。最感兴趣的还属最有沙漠特色的骆驼,时而慢悠悠走动、时而瘫坐,不时还看看不同肤色的游客,可悠闲了。村子后面是海,站在海滩上,遥望对岸的高楼林立的阿布扎比市,木船茅棚与高楼大厦,形成鲜明的对比,不能不感叹时代日新月异的发展。

行走在阿布扎比,除了惊叹,还是惊叹!它是一个矛盾体:地处沙漠却绿树成荫,传承烙印了阿拉伯的古老文明,却又呈现出令人瞠目结舌的现代奢华。宽阔干净的柏油路面、幢幢高楼间点缀着平整的草坪、成荫的绿树,处处展示着充满魅力和朝气的现代化都市面貌。但穿梭于街道,不时看到的清真寺、空中传来的穆斯林诵经声,以及长袍飘飘的阿拉伯人和充满异域风情的自然和历史,又把人拉回了到悠远的阿拉伯古代文明。对一个初到此地的人来说,只能沉醉其中,细品奢华中弥散出的异域味道!

注:阿布扎比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首都,面积67340平方公里,石油产量占整个阿联酋的90%以上,是七个酋长国里最大最富有的,人口80%是移民自其他国家。

走进阿拉伯世界的评论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