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红顶中介的顶戴
发布时间:2015-02-03 14:57 阅读量:125 日记本:《个人日记》
简析红顶中介的顶戴
“戴市场的帽子,拿政府的鞭子,坐行业的轿子,收企业的票子。”几句戏谑,正是对“红顶中介”服务乱象的形象比喻。在一些地方甚至有“二政府”之称的“红顶中介”,截留了简政放权的红利,扰乱了市场秩序,甚至成为腐败滋生的温床。因此,亟须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将“红顶中介”与政府部门彻底脱钩,并加强监管。 (新闻来源:人民日报,2月3日)
“‘红顶中介’由来已久,有些可以说正是行政体制改革不彻底的产物。”从“红顶”一词便可知晓,此类中介机构与政府部门有着扯不断、理还乱的复杂关系。这样的“红顶中介”大到全国性的行业协会,小到地方区域性的行业协会或咨询公司等中介机构,一方面以市场角色创收盈利,一方面又沾染着行政权力的色彩,在“灰色地带”游走,脚踏“政府”和“市场”两只船,在市场竞争中“旱涝保收”,扰乱市场秩序,对企业和个人都造成了损害。
此外,有些部门负责人私下与中介机构建立利益同盟,以手中权力为中介机构谋利,将其打造成“红顶中介”的同时,以“吃回扣”的方式兑现。正是凭借与政府部门这样的“特殊关系”,“红顶中介”在政府、企业和个人之间,扮演中间人的角色,“面对企业扮政府,面对政府扮企业”,依附行政权力干预微观经济,让企业和个人无所适从,疲于应付。
当前还要改变“一行一会”的垄断局面,促进形成“一行多会”,以使行业协会充分竞争,同时改变政府部门指定“红顶中介”的行政方式,让市场起决定作用,让“红顶中介”回归市场。
简析红顶中介的顶戴的评论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