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裕禄,是胜利还是失败

发布时间:2015-01-14 16:44 阅读量:201 日记本:《个人日记》

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然而,铭记历史,又让人疑问?因为历史,是已经过去的事物,它的历史条件、社会条件、生产条件、思想条件,都已经过去。在社会主义初期探索时期,涌现出一批以身作则、克己奉公、无私奉献,甚至不顾身体的党员干部。焦裕禄就是他们中间的一个代表、一面旗帜、一个符号。这种现象,我称它为“焦裕禄”现象。在中国人的传统思维里,潜意识有一种“好人”寄托,如尧舜禹,如汉文景,如“焦裕禄”,这是可以理解的。在客观的历史条件下,那是一种“伟大”的创造,是一种胜利。人们把大同社会的追求寄托于“好人”。是的,不乏有“好人”,让人充满期望。但不是每一次寄托都能如愿。陈胜起义不久,便容不下故交了。天平天国建都南京,便血腥地内讧了。人们迷茫了,现实的残酷让人绝望。似乎再不能想出一个先进的发明了。人们开始怀疑历史,然而历史就是历史,它确实发生,而且已然过去了。未来仍然未知。但信任无疑成为了一个最困扰人们的问题。人们应该信任谁?西方人信任上帝,然而漫长的苦痛过后,契约、法律、议会和选举被他们一一发明出来,这些发明,跟人类发明语言和文字的伟大意义不相上下,他们最先摒弃了对神的信任,当神被摒弃之后,人便更不可信。法的精神、民主的呼声、制约和监督,他们发现了新发明的魔力。原来,可信的东西本身,就是对人性的直面和否定。“焦裕禄”现象,是人类作为人性深处的一种美好愿望,然而人类却无法那么伟大。因而作为社会和历史进步的选择,法的构筑、充分民主的制度的建构成为无可挑剔的选择。而“焦裕禄”的现象,继续作为一种社会提倡,亦有一定的良宜。

焦裕禄,是胜利还是失败的评论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