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武器的发展趋势及核战争对环境的影响(2007,9)
印巴相继核试验、美国退出《反导条约》、伊朗核问题、朝鲜核问题等意味着,核战争的隐患并没有烟消云散,新一轮军备竞赛方兴未艾。尽管在短时期内也无法消除世上一切动荡不安和战争****,但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发展,事关各国人民的福祉,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核武器的发展趋势
60年来国际社会有关核扩散与核不扩散、核垄断与反垄断、核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几乎从未间断。更由于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防扩散体制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和多重标准,其结果是核扩散屡禁不止,形势日益严峻。对当今世界上,一股危及人类安全的核扩散潜流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并使核武器发展出现了新的趋势。
第一,核大棒再也不是核流氓的专利,核扩散成为难以遏制的潜流。自从美国的原子弹研制成功后,美国的外交官们更是“屁股口袋里装着原子弹”,杜鲁门曾在阐述美国外交政策基本原则时,竟然露骨地说“原子弹这一破坏力量保持在我们手中是一种神圣的托付。”美国手持核大棒,在国际事务中指手划脚。由于核武器具有毁灭性的杀伤力、巨大的军事威慑力、无可比拟的政治作用,因此,发展核武器一直为许多国家所梦寐以求。据不完全统计,60年间,全世界共进行了近2050次核试验。拥有核技术的国家越来越多,准核国家、潜在的核国家、核门槛国家越来越多,核技术、核材料、核人才、核武器不断流散,核扩散比以前加快。目前世界上除国际公认的5个核国家之外,有40多各国家都已经不同程度地拥有自己的核能力,还有国家正在设法获得核能力。随着大规模破坏性武器的相关技术的不断扩散和普及,越来越多的国家能够制造大规模破坏性武器,那么,发生大规模破坏性武器如核****的概率越来越大。
第二,新一轮军备竞赛加剧,核武器使用门坎在降低。首先,国际形势动荡,核优势崇拜仍在作祟。前苏联解体后,美国从维持核均势转向确保绝对核优势,由过去的核军备发展和军备控制并行转向军备发展重于军备控制。同时,少数国家打着反恐与防扩散的旗号实行“先发制人”战略,暗藏重核武器战术化的潜流,模糊了核武器与常规武器之间的界线,核武器使用门坎在降低。正如赖斯所说:“美国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感到非常忧虑,谁都不应对此觉得意外。制止使用这种武器的惟一办法,就是表明我们会作出具有毁灭性的还击。”另外,动荡不定的国际安全环境,使一些弱小国家,特别是那些已被个别大国列入“黑名单”的国家,为防范先发制人的打击,不得不以各种方式谋求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以达到反遏制和反威慑,结果是刺激和加速了扩散,形成恶性循环。其次,违背国际条约,扩大核打击对象。一些核国家不再坚持对广大无核国履行“消极安全保障”承诺,不再遵守1978年作出的保证不对无核国家实行核打击或核威胁。特别是近年来少数国家打着反恐旗号,将他们所谓“无赖国家”列入打击清单。动荡的国际形势,致使当初在得到核国家明确承诺义务之后甘愿成为无核国反水。再次,逃避国际条约的制约,加快核武器技术向常规武器的渗透。近年来,少数国家相继进行核试验,更有甚者退出国际条约恢复核试验,直接导致新的军备竞赛。印度、巴基斯坦相继核试验,美国参议院拒绝批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美国退出《反导条约》,美国参众两院通过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法案,俄国启动新型洲际弹道导弹、中程弹道导弹、巡航导弹计划。另外,由于某些国家小型核武器研制,将核武器纳入可单独使用或与常规武器合并使用的进攻性武器系统,甚至将其等同于常规武器。恐怖势力运用核武器的可能性上升。核门槛在降低,核战争的诱因在增多,不可测性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不到国家生死存亡的最后关头,不会考虑动用核武器已经被绕开,在未来的战争中引发核战争的可能性增加。
第三,使用核武器的“禁忌”规范在形成,但仍缺乏硬约束力。60多年来,关于世界核环境发生的三大变化。在拥有主体层面上,由美国一家独有核武器变为多个家拥有核武器;在主体对核武器的认识层面上,由广岛长崎原子弹****前人们对核武器的使用后果不了解,到此后人们的清楚了解;在国际社会的道德层面上,由核武器使用的无禁忌到有关核武器的“禁忌”的形成。但是,由于核武器大规模杀伤性能以及核武器成本的相对廉价使得核武器“禁忌”的约束作用在削弱。冷战时期,美苏两家严重对峙,疯狂地进行核竞赛,使世界经历了长达40多年的“核冬天”。冷战后不久,国际形势一度缓和,核军控领域甚至出现了“核不扩散的春天”:1995年《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得以无限期延长,它是迄今为止最具代表性、最具普遍性的核不扩散机制;1996年《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向全世界开放签署。然而好景不长。印巴相继核试验、《反导条约》被废除、《全面禁核试条约》迄未生效、“禁产条约”谈判迟迟难以启动、外层空间面临武器化的危险等使国际核不扩散前景黯然失色。同时,为逃避国际社会的责难,核扩散与政治、经济、军事等因素相互交织,核扩散方式日趋多样化。核扩散既有核武器的成品扩散,又有核裂变物质与核技术的扩散;不仅有纵向扩散(即一国依靠自己的努力发展并最终拥有核武器),也有横向扩散,即国家之间的扩散;既有核武器的直接扩散,又有潜在扩散(即具有核能力的国家,一旦作出政治决定,短期内即可拥有核武器)。目前,核扩散更多的是与核及核武器相关技术与物项的潜在扩散。十几年来,一些国家、非国家实体乃至一些团体或****,出于种种原因,对核的追求可谓是不惜代价,甚至铤而走险,致使核扩散防不胜防。
“上帝神圣的托付”将变成“上帝的诅咒”
美国和俄罗斯现有的核军火库,按任何标准来说都是巨大的。它们的核武器库总数大概在6万枚以上。总数相当于大约160亿吨高****药—等于125万颗广岛****。换句话,核武库在****力上对地球上60亿人口每个男人、女人和儿童相当于各自承受3.2吨梯恩梯。尽管核武器****有空中****、地面****和水下****三种方式,相应地其对破坏对象有所差别,地面****对地下工事破坏大,但杀伤面积较小,高空****杀伤面积大,但对地下目标杀伤力小。核武器****中心附近不同距离,分别呈现重度杀伤、中度杀伤和轻度杀伤。但是,如果核武器一旦由“上帝神圣的托付”将变成“上帝的诅咒”。恶人、善人,乃至神仙自己都不能幸免,甚至可能破坏生物圈,给世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和破坏。
首先,若干繁荣的城市将变成一片废墟。由于核大国均把自己的核武器瞄准对方重要城市、军事目标和工业等重要设施,因此下一次核战争如果****,60年前,广岛长崎原子弹****的恐怖情形就会再次上演,而且有过之而无不及。1.7万吨TNT当量的原子弹广岛****后,在短短的几分钟内,把11.4平方公里略称圆形的广岛市夷为平地。4000米半径内所有东西都被摧毁。10000米外,则玻璃破碎。92%的地方不能贬黜原来面貌。一时间伴随火光四射、浓烟滚滚刹那间,在离爆心较近的地方,以每小时70公里的速度向四周扩张的强大的冲击波所形成的飓风,使昔日的大好河山将化成炽热的灰烬,到处是一片废墟,到处是死去的尸体。在离爆心较远的地方,不计其数的建筑物因强大的冲击波和****而倒塌,许多人被墙壁、屋梁、砖瓦和其他硬物活活压死。正如《报告》估计,苏联有 6颗100万吨级的核弹对准纽约的三座机场,两颗对准纽约的两座高架桥梁,两颗对准华尔街,8颗四座炼油厂,此外攻击目标还包括主要铁路中心、发电站及港口设施。美国联邦紧急措施部署最近一项有关核武器袭击准备的报告勾勒出纽约被核冲击波、风暴性大火和原子尘土夷为平地的情景,无数人将在瞬间丧生,幸存者也将因为烧伤和辐射很快死亡。即便仅是一种小型核武器在纽约、洛杉矶或是华盛顿特区等大都市被引爆,姑且不论骇人的人员伤亡,而只是设想一下美国社会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如果一个主要城市的全部工业都处于瘫痪,这将给国民经济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国家医疗系统将如何应付这样一个悲剧?
第二、严重的光污染。古印度圣诗勃加基达中曾描写到:“漫天其光异彩,有如圣灵呈威,只有一千个太阳才能与其争辉。”但是印度佛经中写道:“如果成千个太阳,在天空一齐放光,人类就会灭亡,大地便会遭殃。”广岛原子弹****后的景象替人们为此诗做了最形象的诠释。核武器****后会发出强烈的闪光,随后变成直径巨大的大火球,这火球烈焰翻腾,高悬在空中,好像一千个太阳出现在天空,接着吐出一圈圈浓烟,浓烟迅速成长的一根烟柱,拔地而起。烟柱跃上3000米后,顶部迅速向外翻腾,形成巨大的蘑菇云。在几分之一秒内,会将爆心半径数百米之内的物体全部溶化,在****点正下方的一切物体,多数顷刻间化成了一缕青烟,少数人将他们溶化后身影的轮廓深深地印在了宽阔的路面上,离爆心较远的地方,幸存下来的人们,也已烧得面目全非,惨不忍睹,恐怖之极:有的头发被全部烧去,头顶留下一个黑盖,有的五官变形,面目全非,血肉模糊…刹那间,广阔的天空因强光变得通亮炽白,地面上一切景物失去了轮廓,长年失明的人会狂叫高呼看见了光,而成千上万的人人因直接看到了****的强烈闪光而导致终身失明。人们将如何清除这一无疑是我们历史上最严重的环境灾难所带来的污染?穿越这一地区的通信和交通系统将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这种悲剧将会给人们的安全感以及整个一代的儿童的心理健康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整个世界对更多的战争的恐惧将会导致什么样的经济后果和地理政治后果?
第三,严重的地质灾难。山崩、地震、地表塌陷等自然灾害将不可避免。核武器的****会带来持续不断的巨响,巨大的声响震动的地动山摇,大地在脚下颤动,如面临一场地震灾难。这一点可以从以往的核武器****中得到形象的体认。1945年7月5日,世界第一颗原子弹阿拉莫戈多****中,持续不断的巨响,震动的地动山摇,方圆160公里范围都能听见,290公里外的锡耳佛城有玻璃窗被震碎,整个美国西部都能感觉到这一****。****地只留下一个半径400米的大弹坑。爆心周围700米内的沙地被烧成了玻璃状的结皮,形状向一个白热的大盘子。据美国****透露,美国拟发展“钻地型核武器”。这是一种低当量或可变当量、高精度、可以快速瞄准与定位的战术核武器,用于摧毁敌方的坚固设施,特别是加固的地下掩体、地下通道和用于军事目的的山洞。B—61—11型核****目前是美军惟一一种具有钻地能力的战术核武器。它于1997年开始服役,由B—2轰炸机携带,具有可变当量,最大当量34万吨,最小当量仅300吨,最大钻地深度为6米。据称,美国还在研制一种可以钻地10—15米的小型核弹,****时能使地下25—35米深处的目标受到250—500吨/平方米的压力,不仅可破坏崇山峻岭中的敌军山洞,还可摧毁深藏于地下的军事设施。
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在阿拉莫戈多****中,方圆16公里内的所有暴露在地面上的动物和植物联通荒草都已无影无踪。广岛原子弹****后约30分钟,约13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起火。在长崎,长崎在爆心投影点2.5公里半径范围内的所有建筑物被彻底摧毁,4公里半径范围内的大部分房屋被破坏,****后约120分钟,约6.7平方公里范围内起火。当前大国拥有的核弹头中,许多是属于百万吨的,这些核弹头的****力相当于100万顿以上的梯恩梯。如果一枚当量为100万吨的核弹在产生最大破坏力所需的高度****,将会摧毁半径5.6公里范围以内的全部砖房,对半径21公里范围以内的房屋也会造成程度较轻的破坏,****引起的气浪能以毁灭性的速度将物体抛到10.5公里以外,引起9.7公里左右以内绝大部分织物和纸张着火燃烧。广岛、长崎均下了带放射性的“黑雨”这种黑雨严重破坏了职务的光合作用,妨碍了受影响植被的生长。同时,核武器****使大片的土地沙化,树木植被生长环境遭到严重损害,要经过长时间努力才能恢复正常。遭到核武器轰炸的广岛长崎在第二年春天就重新长出了绿色植物,进行过上百次核试验、被5000万吨级核武器炸过的俄罗斯新地岛试验场,现在的植被和野生动物情况已经完全恢复,至于因为****氢弹而闻名的比基尼群岛,当年的核试验场现在长满了椰子树,海龟、鸟类种群已经完全恢复,人们根本看不出它们与其他地方的动物有什么区别。
严重的气候变化。现代战争或军事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妨碍了人类直接从自然界中取得生存和发展的物质资料。要维持生存,人类不仅要按照自己的意志来改变自然物的原初形态,使其合乎人的需要,而且人还需要直接从自然界中取得物质资料,在纯粹合乎自然的意义上来占有和消费这些物质资料。如洁净的空气、水源、阳光等等这些纯粹天然的东西,这些是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也是人类与自然相统一属性的明证,它们三者是支撑整个生态系统的三大要素。一是原子弹****引起浓烈大火,将会持续数小时。在广岛原子弹****中产生的巨大热辐射,使市区暴露的易燃物虽****燃烧起来,火光冲天,硝烟弥漫,副然的各种火种,渐渐化作一场无名的野火,将地面上一切可燃之物统统烧光,不仅****地周围一切动植物被摧毁殆尽,而且燃烧耗尽了空气中的水分,大大提高了空气的温度,氧气遭到消耗,二氧化碳、当核武器的当量越来越大并突破特定级别之后,核战争能够决定性地改变全球气候,造成核冬天,最终导致人类的灭绝。二是在相当大的范围之内会出现没有阳光的日子。其主要原因在于,当量为100万吨级或更大威力的核****会将尘埃送入同温层,由于同温层的气候特点,这些尘埃不会迅速下落,从而长时间地反射日光,使得相当比例的日光不能进入地球表面。发生****当量为50亿吨级(此为核冬天的基线当量)的核战争时,会产生2.25亿吨核烟灰和6500万吨的核尘埃,其中大约有5%会到达同温层。其结果是,只有相当于正常值的35%~0.001%之间的可见阳光透射到地面上来,地面平均温度也将大幅度下降。至于具体的温度下降幅度,不同的学者根据不同的核战争规模作出不同的估计,从几度到40℃不等。核大战的长期后果是无法预测的,但可能包括以下一些情况:全球气候的改变;严重地减少保护地球生命不受过量紫外线辐射的臭氧层;辐射产生的严重遗传影响。没有一个科学家能够保证,人类生命可以经受这些毁灭性影响而存活下来,然而核武库在数量上还在不断地增长。
辐射污染将成公共健康的罪魁祸首。原子弹****,会产生近200中不同的同位素,全部都有辐射型。劫后余生者,大多数都得到了“辐射症”。遭受辐射后,患者呕吐,丧失食欲、焦渴、高烧腹泻。接着就****发脱落,牙肉肿痛,白血球迅速消失。然后在几周到几年内相继死去。病人伤口难以愈合,各种癌症相继发生,受辐射的人很难与健康人结婚,即使结婚后出生的婴儿,要么先天畸形,要么后来患白血病。1985年7月2日,广岛市有关部门发表了原子弹北海者调查报告,调查结果是,广岛直接遭受原子弹侵害和受到原子弹放射性影响的被害人总数为45万。更重要的是因核武器****使受灾地区的社会结构遭到严重破坏,许多人被炸死,无数家庭崩溃、以及种种惨状等给人们造成的精神和身体伤的痛苦,就像一出永远无法谢幕的悲剧。****后的数周乃至数月,将有更多的人由于患放射线病死去,同时****也将造成社会****的破坏,导致疾病与饥饿的蔓延,使更多的人丧生。母体内的胎儿受到辐射后,可能生下来就畸形。核战争所造成的物质、肉体和精神上的破坏及其严重,完全可能达到无法恢复的地步。其实,类似的案例从广岛、长崎原子弹的****后果以及类似的核事故的教训装可以得到证明。在白俄罗斯、俄罗斯联邦和乌克兰,切尔诺贝利事故所致的放射污染的后果仍非常明显,例如,甲状腺癌,因食用受污染食品而导致体内辐照,事故导致的心理影响以及其他健康问题。
核武器的发展趋势及核战争对环境的影响(2007,9)的评论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