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价制服反映出政府采购诟病已久
发布时间:2014-09-01 16:03 阅读量:206 日记本:《个人日记》
8月6日,湖北黄石市政府采购中心发布公告,为黄石市食品药监督管理局采购150套制服,预算金额49万元,平均每套3266元,网友直呼“天价”。“150套制服”是为黄石市食品药监局的150人采购,“成套制服”包括春秋装、冬装、夏装等各两套以及领带、标志、帽子等物件。(网易新闻 8月25日)
由于以前的政府采购一直是不公开、不透明,甚至还有很多黑幕在里面。就出现了一盒卫生间纸巾盒花费1125元,一块大理石洗面台花费了2.6万元,政府采购苹果手机当做计算器等这种令百姓震惊的事情。所以每当出现政府采购等字样,必会刺激民众那愤怒的神经。“政府采购”俨然已成诟病。
“政府采购”之所以成为诟病,一方面是政府采购有猫腻,存在很多漏洞,容易滋生腐败。比如有些不良经销商,为了揽到政府生意,不惜花重金贿赂我们有关责任领导,从而拦下此笔业务,随后就抬高售价,以赚回贿赂官员花费的金钱。所以就出现了天价纸巾盒、天价洗面台、天价制服等事件。另一方面政府采购不公开、不透明,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在出现天价采购事件后,没有相关机构对其进行查处,百姓更是不得而知,只知道每年的三公经费是如此高的吓人。
治理“采购”诟病,制度是关键。权力越集中,内部制度的自我约束就越不可靠,腐败的可能性就会加大。只有让权力在“阳光”运作,才能有效的限制腐败,并且加大腐败成本,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腐败。所以笔者认为,要想治理“采购腐败”必须坚持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加强对领导的清正廉洁的思想教育,将此类行为列入选人用人的黑名单;第二,各单位部门,每月要对自己的三公经费在网上进行公开,让民众有知情权,知道钱是怎么用的,用在什么地方;第三,建立健全的监督管理机制,将责任落实到具体相关责任人身上,并且要求尽职履职的对各部门进行督察。
天价制服反映出政府采购诟病已久的评论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