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遮羞布”是官员畸形政绩观作祟
发布时间:2014-08-29 18:13 阅读量:262 日记本:《个人日记》
山东在全省范围内推动乡村文明建设,至今已三年多时间,菏泽市也在认真贯彻省里的文件精神。本月14号,菏泽市委书记就曾在鄄城县视察乡村文明工作进展落实情况。然而,多位群众反映,当地为了迎接领导视察,紧急建起了围墙,将百姓的实际生活面貌遮掩起来。匿名人士:这画那画的,弄的遮羞墙,也不说把老百姓的破屋给修修,就弄个墙画上画,这在我们当地叫“遮羞墙”,各个乡镇都有这个事。(网易新闻,8月29日)
新农村建设、乡村文明建设等活动,原本是要为群众打造良好的居住环境和人文环境,然而到了某些领导手上却脱离了本质,有的将其当做自己的政绩工程来抓面子,选择临街面,临路村来“试点”,有的则是将其作为吸取资金的一种渠道,先弄点小工程糊弄着,将资金挪作他用之后,在领导来检查时就会出现新闻中这类的“遮羞布”。可是如此的修修补补、画画改改能骗过自己、能蒙过领导,能说服群众么?如此的“遮羞布”遮不住党员干部们政绩上的丑陋,也挽不回群众对其的信任。
“在一些统一着装的墙后面,却是破旧不堪、狭窄逼仄的民居,农田荒地,甚至垃圾场”,只将路边、村边的墙体粉刷,就能够应付上级领导的检查,这样的事情在说明当地领导干部政绩观走形变样的同时,也说明上级领导下基层走马观花、执行不到位等问题。这些问题正好是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中所要重点查处的问题,在如今全党上下齐抓共改的时刻,这些领导干部却仍然顶风作案,可见在他们的思想深处并没有对群教活动引起重视,还以为这不过是“一阵风”的活动,不会落到实处,就算不落实也伤不到其筋骨。
管窥一豹,由小见大,新闻中这样习惯用“遮羞布”换政绩、成绩的领导干部不再少数,只有杜绝了此类现象,才能真正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
如此“遮羞布”是官员畸形政绩观作祟的评论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