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不正之风,当敢承诺重兑现

发布时间:2014-08-01 10:46 阅读量:185 日记本:《个人日记》

刘云山同志于本月30日在京主持召开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会议指出,在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中:整改承诺作出了,就要言而有信、说到做到,如果光说不练,就是不讲诚信,就会失信于民。(新华网,7月31日)

自群众路线深入开展以来,我们在媒体和公开栏上喜闻乐见到:官员们敢于亮自己的“丑”了:“开会的时候,包都是秘书拿了,其他人看到会怎么想”、“ 出差一般宾馆不想住”、“ 衣服不是名牌不想穿”、“下乡冬天怕冷、夏天怕热、风天怕沙”“ 心里面把自己看成官,把群众看成民”。这些过去都是官员们遮遮掩掩,死不承认的问题,现在敢于署名公开,并就自身存在的问题作出整改承诺,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大的进步。

纠不正之风,首当勇于亮其短,敢承诺。恒古以来,“一诺千金”,老百姓期待着官员找出问题,进行承诺。官员们面对自身存在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和服务群众的不足之处,首先要全面查找,深挖原因,勇于把自己的存在的问题公示公开;其次要敢于对自己需要整改的问题、服务老百姓的差距、群众的期盼进行承诺。如此一来,官员们的为官之道有了思想的指引,群众的监督也有了方向。

纠不正之风,更重要的在于兑现承诺。“老百姓心中有杆秤,你做没做,做了多少,他们都会掂量掂量”。官员们只有“言而有信”,通过实实在在的行动,让自己存在的问题“从良”了,把服务老百姓的差距“补上了”,将群众期盼的事情“变现了”,老百姓才会真正满意和信服。

在人民网的一次调查中,对于官员的承诺兑现还提出了这样两个观点:有效保障官员承诺效果还需“承诺制度化,防止承诺‘昙花一现’”; 针对“践约、爽约”方面制定有效奖惩制度,让官员更加主动积极兑现诺言。将官员敢承诺、重兑现通过有效制度常态化,形成为官风气,是纠正官员们不正之风的“定海神针”。

最后,对为官者们奉上一句古训“言必行,行必果”,群众都在看着呢!!(天成)

纠不正之风,当敢承诺重兑现的评论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