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办事为何频频跪求官员?

发布时间:2014-07-29 11:33 阅读量:186 日记本:《个人日记》

7月25日,陕西汉中市住管局副局长曹志峰笑对下跪业主,引发网友质疑。网友发布的照片显示,一名穿条纹T恤衫和深色裤子的男子,正被三名女子抱住双腿哭诉,一旁有一名女子在劝导,被抱住的男子表情复杂,双手提在腰间。(7月28日,南方都市报)

从照片看,当时男子“站在原地双手扶腰,甚至面露笑容”。有评论称,“这样的笑,其实是对百姓善良的嘲笑,是无视人民、轻视民心的表现。笑得百姓心酸,笑得百姓心寒。”无独有偶,前几天才爆出了“群众下跪求情,官员叼烟微笑”的新闻,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对象、相似的情形,让人不得不思考:为何处在法治社会中,却还有那么多的群众办事需要卑微到给官员下跪?

自古中国人有“跪天、跪地、跪父母”的说法。跪天地是一种膜拜,跪父母是感谢他们的生身养身的恩情。当然还有跪亡人那是对亡人的哀悼。“男儿膝下有黄金”看来人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不会屈膝的。可是群众对官员下跪,是罪大恶极还是真的走投无路了呢?

古有民跪官的习俗,因为那时官员代表统治者,要高人一等。但在群众做了当家人之后,仍有民跪官的新闻出现,就让世人忍无可忍了。面对群众的诉求,作为公仆的官员们本来应当“思民所思,忧民所忧”,及时为民办事。然而在群众面对“办事无门、找人无路”的碰壁后,在政府各部门推诿不作为的“踢皮球”中,只能选择将自己放在低位的“下跪”一招来求得官员或者是观众的同情,这可以说是国家政府的悲哀,是公职人员的悲哀。

“服务型政府”的转型对“和谐社会”的建成,意义颇大。各级领导干部除了要思考如何更好的为民服务,更要加强全民法制教育,构造依法办事的和谐氛围,让群众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的利益,不再仅仅使用“下跪”一招。而且懂理又懂法的百姓更能让“有病”的干部惧怕,成为国家管理官员的“利剑”。

群众办事为何频频跪求官员?的评论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