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当“家臣”是“同志关系”走了样

发布时间:2014-07-21 11:23 阅读量:163 日记本:《个人日记》

中央纪委常委、监察部副部长姚增科近日指出,当下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滋长,组织纪律松弛现象已经成为党的一大忧患,部分领导各自为政,把分管领域当成“私人领地”,把下属变成自己的“家臣”,内耗严重,形不成合力。

“家臣”的出现,是官僚主义、个人主义滋生的产物,是“裙带关系”的具体表现,背后有着深远的历史和社会原因。近期落马的一系列“秘书帮”直指“你懂的”大靠山,也可窥见“裙带关系”现象在官场盘根错节的程度。而“家臣”出现的原因,可分为自愿与被迫两类,希望通过“抱大腿”、找靠山达到官运亨通、名利双收的目的,其滋生出的圈子文化、家长作风等不良风气侵蚀了干部的党性修养、扭曲了干部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严重地威胁到经济社会发展和执政地位。要破除甘当“家臣”的奴才思想,必须要从“主观上认清、客观上保障”入手解决。

扭转错位思想,回归同志关系。圆滑世故、拍马屁,被官场中人所奉行,有主动为之的,也有身不由己的。在其位不思量怎样以优异业绩和过人能力去实现自身价值,而只钻营如何溜须拍马抱上大腿博得一官半职。错误地将志同道合、大公无私的“同志关系”变成臭味相投的“裙带关系”、各怀鬼胎的“圈子文化”,争名逐利、相互拆台,工作往往形不成合力。

畅通晋升渠道,肃清用人风气。人往高处走,是无可厚非的常理,能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新的价值。因此,在干部晋升的问题上,要避免“上天无路”、“逼良为娼”的尴尬局面,制定公平、公开的晋升机制,安天下仕子之心,不仅能激发创造力,也能肃清识才用人的不良风气。晋升渠道畅通了,相信战战兢兢地走歪门邪道的人也少了。

遏制家长做派,严明组织纪律。家长做派,有违民主集中制精神,是一种将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的危险行为,往往刚愎自用、一意孤行,造成重大决策失误,对组织和人民都会造成极大的损失和伤害。要遏制家长做派,严明组织纪律是重要手段,坚持对违反组织纪律的行为不包庇、不放纵、不避重就轻,用铁的纪律刹住家长做派、奴役思想的不正之风。

甘当“家臣”是“同志关系”走了样的评论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