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材料是一种苦“差事”

发布时间:2014-07-02 13:30 阅读量:1051 日记本:《个人日记》

今年,盼望了多年的镇党政办公楼破土建起来了,一大批来自河南的打工者整天在工地上忙活,他们一天干十二个小时的活,也确实够累的。他们当中只有一两个年近五十的的长者,其余的都是年轻后生。同住一个小院,慢慢混得熟了,有时也和他们闲聊一阵,他们很羡慕我的工作,说我年纪轻轻就干上乡镇党委秘书工作,今后一定会有出息的,对于他们的话我只是一笑了之。

其实,我也是出生在山大沟深农村里的农家娃,从上小学一有空便帮着父母干农活,就是现在回到老家,这种习惯一直还保留着。对于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我有着切身的感受,尽管体力劳动苦煞累人,但干体力活却不像从事脑力劳动那样“熬”人,更勿需绞尽脑汁费神伤思。脑力劳动当中的撰写公文材料尤其是一件苦差事,也是最“熬”人的一项脑力劳动,写材料不像搞文学作品创作,如果是事务类的公文倒还好写,但如是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精神文明之类的“软”材料,真让人一时无处着手难以下笔,其尴尬境地如同坠入云雾不知如何“挣扎解脱”出来。有时,尽管急得顾不上喝杯热茶,忙得连饭也不能按时吃,一手拿笔一手撑起下巴陷入苦思,但在铺开的稿纸上却写不出洋洋洒洒的东西,于是站起来在室内来回踱步,不断调整思路,偶然间有了一点头绪,便伏案猛写一气,不管字体好坏,只要写出东西便算大功告成。但只是一阵功夫,大脑里“梳理”出的那点东西如数“抖”完之后又陷入了困境,于是又是一番南郭先生抓耳挠腮之状。其实,这并非我们在驾驭文字上功夫欠缺,主要原因是让人做“无米之炊”,这种“苦差事”,就是让大作家、大手笔来完成,也未必会顺利交差的。

写文章如同厨师,在各种佐料、菜蔬、米面、肉油俱全的情况下,就看厨师的功夫了,如果“柴油米面”不全,哪怕就是“烹饪”大师,也会一筹莫展的。写真实的东西其实并不难,而子虚乌有、胡编乱造的材料真正会把人“整垮”。这样的苦差事,不仅让人心情沉闷,而且难以入手,秘书人员大都有着这种真切感受。“无中生有”、空洞无物的材料,不仅浪费领导的时间,还会使秘书工作者绞尽脑汁、“伤透”脑筋。

由此我想,空洞无物的材料不仅耗时误事,而且对一个部门和地区的发展十分有害。我们提倡务实、高效、清廉的政风,一贯反对弄虚作假和文山会海,因此,各级领导都应当倡导开短会、讲真话、写短文,只有这样,秘书工作者才能在繁忙的“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才能在工作实践当中增长才干,才不会感到写材料的“沉重”和苦恼。

2003年11月碌曲县城

写材料是一种苦“差事”的评论1条评论

  • 海虹:写材料最怕无中生有,没有材料,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的体会是一要多看,二要多写,三要多听,四要多思,五要多比。既然是秘书,则是一个服务性的岗位,要为领导做好文字方面的服务工作,必须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尊重领导,尽力完成领导交办的文字工作,做到妙笔生花,锦上添花。问候文友!2014-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