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官没劲了”这话背后的深意值得警惕

发布时间:2014-06-30 11:39 阅读量:203 日记本:《个人日记》

“当官没劲了”这话背后的深意值得警惕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从严治党,狠抓作风建设,党风政风为之一新,群众交口称赞。但随着转作风的深入,部分干部身上也出现了一些不可忽视的现象。(6月25日 人民日报)

出现“当官没劲了”这种声音。究其深因,是十八大以来中央从严治党,狠抓干部作风建设,严惩腐败的结果。毕竟制度的笼子越扎越紧,以前请吃、送礼等不正之风不再,部分干部突然由忙应酬应付工作变成无应酬忙工作,没有了众星捧月的感觉,失落感自然会油然而生。一时想把生活节奏重心调整过来,肯定会有过渡期,出现一天不知该干什么,工作不知怎么干,慵懒散等陋习再次显现,这种找不到北的作风和状态,有“当官没劲”的想法也是必然。

公务员感到没劲可能导致几种后果。其一,干部作风变差。毕竟思想是支持行动的先决条件,思想上感觉没劲行动上必然会不想干事,不愿意干事,作风变差也成为必然。其二,干群关系变冷漠。干部作风变差,“四风”陋习必然会再次出现,自然干群关系就会出现问题。其三,群众对公务员群体失去信任。这条后果看似说的有点严重,但如果不引起重视,没劲将会成为一种慢性毒药,慢慢从一个蔓延至一个群体,最后出现不信任的情况完全不是危言耸听。

知道了后果,如何纠正这种消极思想就很关键。如何纠正呢?笔者认为从教育、管理等方面着手。首先抓好教育这个关键点。“当官没劲”就是思想这个“总开关”出了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解决好“总开关”问题需补足理想信念之钙。怎么补钙呢?加强个人理想信念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权力观,自觉主动提高个人素质修养等就很有必要。教育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持之以恒。其次,要完善相关制度。完善什么制度?完善一切可能影响干部思想、行动的学习教育制度,干部作风监督、考核、管理制度,群众对干部工作状态、办事效率评价制度等。只有通过不断总结和完善,才能最终筑起思想上的高墙。

干部作为人民的公仆,不贪不占不干事,显然不行。得过且过,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也是不行的。摆正自己的位置很是关键。“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为民务实清廉不是简单一句话,要靠干部去实现。管住嘴、勤跑腿、担起责方能干在实处、干出实效,才能有进取心和创业激情,干部应有风貌才可能展现。没劲思想才会最终消除。

“当官没劲了”这话背后的深意值得警惕的评论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