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对错慎留意
汉字对错慎留意
中国文字复杂,难读难写,历史上曾出现了很多笑话故事,并造成一定的损失。1930年4月,阎锡山与冯玉祥结成同盟共同反蒋,密谋在河南西北部的沁阳会师,可是,冯的部下在起草军事命令时,将沁阳写成了泌阳,结果冯军误入泌阳,未能与阎军在沁阳会师,导致这次联合作战的失败,成为历史上“败一撇”的战例。某家报纸把“某国大使到某地”写成“某国大便到某地”,公众质问报方:“我们从外国引进资金、技术,怎么还引进大便?”一时闹得社会沸沸扬扬。乌鲁木齐某家企业到香港印刷厂印商标,而商标印成了“鸟鲁木齐”字样,两家打官司,经查证,原来是厂家起草时,将“乌”误写成了“鸟”,不仅打输了官司,还损失了18万元的印刷费。有一个女孩在外地打工,向家里写信说:“我的肚(胆)子比以前大多了。”还有一个法官向小偷说:“你已露出破锭(绽)了,快承认吧!”还有一个笑话故事:某糊涂县长,一日做报告,咬文嚼字,照本宣科。当念至:“已获得文凭的和尚未获得文凭的干部……”时,读曰:“已获得文凭的和尚,未获得文凭的干部……”引得台下哄堂大笑。领导怒曰:“有什么好笑的?和尚都可以取得文凭,干部就更要努力喽!”
更有甚者,一个字关乎着一个人的升迁和性命。在黄埔军校毕业典礼上,蒋介石在主席台上点名,把一个叫许光熙的学员错念成许光照,顿时蒋介石处尴尬境地,就在这时有一个丁少尉站起来说:“报告校长,是我誊抄名单时搞错了,请求处分。”蒋介石立即指使两名侍从将丁少尉关到禁闭室,听军法处严惩。蒋介石想,幸亏丁少尉为他解了围,才护住了自己的脸面.当天晚上蒋介石亲自用小轿车把丁接出来,并荣升为上校师长上任去了。军阀张宗昌手下有个军需官,一次因过失,张宗昌下命令“打30军棍”,执刑人员拖起这个军需官到营房外“劈劈啪啪”一阵乱枪而毙命。张宗昌问其缘由,执刑人呈上他的“打枪三十”的命令。
正由于中国文字难写,因此常把字写错。如把“做”写成了作,把“撇”写成了“撤”,把“汩”写成了“汨”,把“相”写成了“像”,把“副”写成了“付”,把“座落”写成了“坐落”,把“较劲”写成了“叫劲”等等。由于自己文字功底浅薄,往往读书时正好读到精彩处,忽遇到生字,只好放下书本去查字典,冲淡了读书的兴味。写文章时,又常苦于找不到适当的词来表达,心里干着急。基于以上的原因,我被迫逐渐养成了常翻字典的习惯和爱好。在办公室案头放有字典,可随翻随查,十分方便。有时还忙中偷闲,利用点滴时间翻看字典。在家里桌子上、床铺上也放有字典,以备空闲时随手翻查。外出时,提包里也装有字典,以做到“字典随身带,有空翻起来”,字典犹如常站在身边的一位老师,可随时求教。由于这样常翻字典,我的文字水平明显提高,每遇到大家为一个字争论不休时,我便充当有权威的“专家”予以确认。时间久了,我获得了“活字典”之美称,进尔我对汉字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
最近,我发现了容易混淆的字有:部与布;砭与贬;璧与壁;察与查;才与材;驰与弛;彩与采;粹与萃;蝉、婵与禅;辞与词;定与订;渡与度;睹、赌与堵;惮与殚;忿与愤;愤与奋;返与反;功与工;画与划;和与合;候与侯;徨与惶;憾与撼;弧与狐;键与健;集与积;竟与竞;捡与拣;嘉与佳;拮与诘;刻与克;矫、娇与骄;营与管;窠与巢;联与连;炼与练;挛与孪;栾与峦;缆与揽;谜与迷;戳与戮;粱与梁;漫与谩;汨与汩;欧与殴;蟠与幡;屈与曲;谴、遗与遣;颂与诵;栓与拴;署与暑;痛与疼;谭与潭;泻与泄;暄与喧;相、像与象;需与须;意与义,扬与杨;绎与译;做与作;遵与尊;篡与纂等等。
容易混淆的词有:哀婉与哀怨;爱好与嗜好;爱护、爱惜与爱戴;安静、平静与宁静;安排与安置;暗淡与黯淡;把持、操纵与控制;颁布与公布;报道与报到;抱怨与报怨;备受欢迎与倍受欢迎;本义与本意;必须与必需;边沿与边缘;鞭长莫及与望尘莫及;变换与更换;标记与标志;辨证与辩证;标明与表明;表现与体现;表扬与表彰;表白与表示;驳斥与反驳;不只与不止;部署与布署;才干、才能、才智与才华;采纳、采用与采取;残暴、残酷与残忍;草率与轻率;查看与察看;常年与长年;充分与充足;崇敬与崇拜;崇高与高尚;出身与出生;处世与处事;担心与担忧;得到与获得;等与等等;对于与关于;儿孙与子孙;发奋与发愤;发挥与发扬等等。
另外,有的词虽一字之别,但所表达的意义的程度不尽相同,诸如:紧张≠慌张;忙碌≠忙乱;请求≠乞求;依靠≠依赖;放宽≠放纵;放松≠放任;疼爱≠溺爱;失败≠失去;失望≠绝望;深沉≠低沉;成熟≠成功;单纯≠单调;抱负≠包袱;纤丽≠纤弱;停下≠倒下;悲壮≠悲伤;打败≠打倒;无情≠无意;残疾≠残废;年老≠衰老;退休≠退心;夸奖≠夸张;谨慎≠拘谨;批评≠批判;张扬≠张狂;经历≠经验;消费≠销废;犹豫≠忧郁;变化≠蜕化;怨恨≠仇恨;检查≠检举;包办≠包庇;简约≠简单;置换≠交换;固定≠固执;清贫≠清廉;单纯≠单薄;简洁≠简单;鲜见≠高见;流动≠流失;成熟≠城府;捐款≠扣款;拼劲≠拼命;风流≠下流;学位≠学问;职称≠称职;应酬≠应付;法治≠罚治;虚心≠心虚;统揽≠包揽;接受≠忍受;宽容≠纵容;支持≠支配;慰问≠质问;倾诉≠控诉;难忘≠遗忘等等。
中国汉字不但要求写、读正确,而且句子的标点符号也必须运用正确,不然也会出现问题。如有个小孩在家写了日记:“我今天在家做作业,叔叔见了很高兴,亲了我妈妈,也亲了我。”父亲回家一看,大发雷霆。一细看,才知道是孩子把标点符号点错了,应该是:“我今天在家做作业,叔叔见了很高兴,亲了我,妈妈也亲了我。”一个乡下人进城,急着找厕所解手,突然看到立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行路人等不得在此小便”。可刚进去就被人抓住了,教训他说,牌子上写的是“行路人等,不得在此小便”,而不是“行路人等不得,在此小便”。一场足球赛战报写道:“这场激烈的足球赛的结果,山东队战败了北京队获得了冠军。”第一个人看后说,这场足球赛山东队赢了,公报写的是:“这场激烈的足球赛的结果,山东队战败了北京队,获得了冠军。”另一个人说,不对,战报上分明写的是:“这场激烈的足球赛的结果,山东队战败了,北京队获得了冠军。”这是因为标点符号位置不同而产生的分歧。
中国汉语渊博精深,富有无穷的价值和魅力,这是值得我们尊崇和自豪的。正因如此,我们在运用汉字时,不容有半点差错。
汉字对错慎留意的评论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