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太行大峡谷
家在太行大峡谷
西安 杨广虎
离开壶关太行大峡谷的时候,已是黄昏,清明前后的天,变脸很快,刚才还是太阳高照,忽的又是大雨而来,山中天气真是让人捉摸不透,下山的途中,云雾缭绕,啥也看不清楚。虽然还陶醉在峡谷美景之中,但肚子已经饥肠辘辘了。
下了青龙峡,朋友发现有一小店,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在忙碌,连忙去打探,发现有不少好吃的,连忙招呼我们的吃货去品尝。老人她步伐敏捷,很麻利地给我们泡上茶。
我们坐在一起,胡谝乱聊,一边喝着茶,一边欣赏着太行大峡谷。天,还没有黑,雨早停了,空气清新,泥土淡淡的香味的随着微风吹来,沁人心脾;远处,太行山蜿蜒曲折,高大雄伟,千峰竞秀,万壑争奇,有的像仙人对弈,有的像雄狮怒吼,有的像金鸡报晓,有的像玉女婷立,一幅幅剪影,千姿百态,栩栩如生。
“哇塞。这茶有点像咱们陕南的绿茶!”一位男友品出了茶的味道。
“你怎么知道呢?这是在山西,哪能有陕西的绿茶?是不是你娃渴坏了脑袋,这太行山哪有茶?”一位女友立刻反驳。
两个人你一句我一句,争论不休。
“这确实是我老家陕西汉中的仙毫绿茶”,老人慢吞吞地说,“儿子从汉中带来的,你看看用这里的泉水泡上,香高、味浓、形美,多绿呀!”
“哎呀!都成茶圣了,能品出家乡陕西的茶味来!”两个人握手言和,女友给男友伸出了大拇指。
“不过,你们别看太行山是黄土山,也产茶呢!”老人笑眯眯地说,“太行山的野生冬凌草茶,生津止渴、清热解毒,先苦后甜,令人回味无穷。”
“你是汉中人?”我问道。
“是的。我六十年代初中还没上完,就被当做知青下放到这里了。”老人说完,忙活去了。
我看了看招牌,这家“秦晋人家”店,只卖壶关羊汤和汉中米皮,真是很奇怪,结合了陕西和山西的风味,自古有“秦晋之好”之说,连卖饭都体现出来了。我见过人吃过凉皮加啤酒,自己胃不行,不敢乱吃,陕西的肉夹馍、羊肉泡馍、葫芦头大家都吃过,就是没有吃过壶关羊汤。
有一吃货给我讲,壶关羊汤是当地传统名吃,同大同一带的羊杂割汤、南面运城一带的羊汤泡馍,可称之为山西羊汤三大流派,各有特色,味道也不相同。喝壶关羊汤先要讲究时令,羊不吃青草了才开始做,吃开青草就停做了,怕吃上青草,羊肉带上青草气,风味受损,选羊也是百里挑一,约是从当年中秋到次年清明之间七个多月时间。还讲究尝全羊,即一碗汤中要有七八个羊肉饺子、三有,连羊骨髓也熬在老汤中,壶关羊汤又一特点是讲究老汤,除正锅外,另设一口大五个羊肉丸子、几块炖肉、血条、脂油与头、蹄、口条及胃、肠、心、肝、肺、腰等内脏切成的条条或块块,从中秋做汤开始坐在火上,到次年清明止,边舀边续,老汤不断。
老人给我们每个人端上来一碗汉中米皮,一碗壶关羊汤。米皮鲜嫩劲道,羊汤鲜香味美,真是天下美食舌尖上的“绝顶搭配”!老人还端来一碟子黄蒸,黄蒸是用黍米面包豆沙、枣泥馅做成的馍,极软、极甜、极粘。吃一碗米皮,喝一碗羊汤,再吃一两个黄蒸,暖中补虚,美极了。
吃着饭,我和老人谝起来。
老人告诉我,“自己被当做知青下放到壶关时,还是一个十五六的女娃娃,现在都六十多岁了,真是岁月如梭,时间无情。看到壶关太行山的一树一草,一山一水都很美。山岭、峡谷、洞穴、泉眼、瀑布、水潭、河流,还有庙宇、栈道、关隘、寨堡、城墙、戏楼等等,泉峡、红豆峡、黑龙潭、紫团山、青龙峡,俊美、秀丽、好似一幅画廊,无不美丽!这里的人老实、勤恳、节俭,心灵更美,就嫁到了这里,没有回汉中。老头去年去世后,自己继续经营这家店。现在一个儿子在汉中工作,女儿在太原上班。”
“那咋不回汉中呢?”有朋友问。
“落叶归根。汉中父母也去世了,回去有啥?儿子要寻根我让回去了。老头走了,我不能离开他,我的心就在太行山!”老人说完,眼睛有些发红。
“过去,这家‘秦晋之好’店,不光卖壶关羊汤,汉中米皮,还卖原浆豆腐、刀拨面、凉粉、酥火烧与腊驴肉。来这里的人,大多喜欢吃。现在我老了,做不了这么多了,但必须保留羊汤和米皮,不图挣钱,只图每天看到太行山大峡水谷的山山水水,就好像看到了年轻的我们,还有我的老头,在远方等我。”
“那你就是当年的‘豆腐西施’呢?!”有朋友说。
老人低下了头,灯光下我发现有几分羞涩。
“一碗壶关羊汤,一碗汉中米皮,在千里太行山大峡谷见证了人间最朴实的爱情!”有人发出感叹。
我们要赶路回古城西安了。辞别老人,回头远望,太行大峡谷在黑暗中,谜一样,隐退巨大的身形,只为,让渺小的事物不虚此行,让卑微的我跋涉,在路上。
2014年5月29日夜于长安
家在太行大峡谷的评论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