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外花香

——2014.5.26
***************
前几天,出差。实习生出差,而且似乎中有些硬上弓的感觉。多少就觉得纠结。我的毕业设计呀……
***************
今天,去单位请假。晚上回学校,一天多少有些累,在满满的公车上幸运的挨了个座,正是浑浑迷迷,要神游学院路。余光忽然见了一个老外手上拿着三本书,顿时一种自惭油然,不觉危坐正襟。
老外是个年轻人,金色的头发,没记得其他特征,因为我的注意全放在他手中的书和由此演开的想象上。他离我三米吧,在摇曳的车上,我还是一眼就认出三本书的名字,因为我对它们也曾有一读的欲望。一本是《孙子兵法》,一本是《红楼梦诗词欣赏》,还有一本《三国志》。最近觉得记性没前两年了,但只凭当时的一眸,回来后还能写下它们的名字,我除了欣慰,还有些伤感——我觉得人太容易迷失。但是,正如一个旁观者看得更清明。外国人拿的书很好。一武一文一史。其实这三方面本身就是整个民族的囊括了。而这三本又代表了各自的里程碑般的价值,如果他真能欣赏的了,且读的通透。我想他可以了解中国了。
我感觉自己似乎好久没有摸过这样的书了。
书是仿线装的,我能想像到蓝皮下的未漂成全白的纸张,和微糙微黄的页面传来的印墨的味道。我曾追寻过、留恋过,而今又来怀忆的。这样的书,似乎于我有内容之外的引力,让我总不觉想起,想起曾经读书的岁月。那时,我未读完的书,总喜欢在已读的末尾折上一页,以作下次开始的标记,不明白为什么当初会那么用力地做那种折页的记号,以至于如今再翻来看,仍能找到这些印记。我还喜欢用书脊作尺子,有时就会把油笔的溢墨染到书背上,回来又沾到自己手上。我更曾经把书从中间页展开,由两侧卷起成两个柱状,这样我就有了一个望远镜,用它追索天空鸟儿留下的痕迹。
当然,当年我便知这样做对于书的保存是不好的,但我可能料到以后不会是一个藏书爱好者,所以这些也就做的心安理得。现在却是对这些书格外的珍视了。这些不算优雅的记号,不是书中的思想,是我的过去的时光。因为,每次看到它们,我就会想起曾经,曾经我对于学习的追求,对于知识的渴望,曾经拥有这一切的我的时光。有时,我甚至分不清,我倒底是在恋着这些书,还是恋我回不去的青葱年华。
我摩挲着公交卡上的照片。我也不知当初是如何,我入学时竟然找了张高一时的照片贴了上去。那时的我,穿着T恤,抿着嘴,眉眼里是青春神采和硬朗气息。是个看得上的帅小伙。真不想把它放到卡套里了。
车门打开,外面的风不算凉爽了,但是还是送上来几个穿着校服的女孩儿。中国千篇一律的校服啊,此时,再不是我所讨厌的对象了。反而我还有些嫉妒,至少车后面的大叔是穿不上了吧。我更觉得她们扎的马尾,似曾相识,如春天里的野百合。外面的天依然热,但我已不再关心。我现在正努力计算我大概比她们年长几岁。
看着她们言谈晏晏,浅笑款款,忽然让我有了新的精神,一扫一日工作的恹恹,如一个萎靡的懒人,一下容光焕发,又有了深呼吸、大踏步的激情活力。
我不知我怎么下的车了。但定了身形后,走向校门的我已是昂首阔步。我知道这辆车给了我什么。
墙外花香的评论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