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中国教育深呼吸

发布时间:2014-05-21 16:11 阅读量:277 日记本:《个人日记》

——浅谈德育的重要性

夏天

教育家蔡元培曾说过:“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就要先有良好的教育。”;《管子˙权修》有云:“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句句都在诠释着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虽非教育专家,也非教育工作者,对于各种各样成功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知之甚少,但我认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论是革命时期还是建设发展时期,教育应该始终是头等大事,不可荒废,不能松懈。

教育事业应该和任何其它事业一样,都要有个明确的目标,就像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化一样要有个目标值,这个目标值要健康,要有活的灵魂。我们的孔孟思想就应该成为我们教育的活灵魂。没有健康的灵魂,就如同散文讲究“形散而神不散”一样没有了神成了叙述文、说明文,教育没有这样核的灵魂也将会是一盘散沙,杂乱无章,没有希望。

中国的教育事业其实还是硕果累累的,孔孟思想的繁衍生息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兴荣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卓越功勋,中国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已经做出的巨大贡献也是世人有目共睹的。袁隆平院士的杂交水稻不只是在中国的土地上高了产,也在贫困的非洲大陆及世界各地丰了收;周恩来总理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让世间少了多少蹂躏和炮火的侵袭,多了多少安宁和详和。知识是没有国界的,科技是没有国界的,文明是没有国界的,教育也应该是全人类的。

中国的教育成绩虽然裴然,但问题也不少,并且有些问题在历史的潮涨潮落中将是致命的。我说这句话并不是危言耸听,更不是标榜自己如何标新立异,而确确实实,中国的教育出了问题,出了点小乱子,也就是说教育这个有机体生了病。我认为中国教育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德育”日益淡化,重才而忽德,特别是青少年的德育质量更令人堪忧。现在非常庆幸的是我们的高层已经深谙了此理,并已经采取了治病行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教育改革领域的浓重一笔。“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也将成为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十二字金牌。

一 、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最近网络上总是有这样或那样的报道:什么老太太摔跤讹小学生,什么我爸是李刚,什么薛蛮子,什么上海法官嫖娼等等,从大人到小孩,从懵懂少年到世事太太,从小学生到大法官,不能说都没有知识,但谁能说这些人有文明,有素养?这里就引申出教育的意义了:教育应该教人文化知识:什么不能做,什么可以做,如何做,怎样做,但更应该教人文明知识,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才和德,做事与做人的辩证统一。教育出人才,这种人才一定要是德才兼备型人才,不能这里教他核聚变理论,那里向他灌输“世人皆下品,唯我独尤物”的霸权思想。恰恰相反,我认为一个人是不是人才,是不是对国家、社会、民族乃至世界有用的人才,首要的衡量标准就是一个“德”字。其实这种想法古今中外世人皆知,否则怎么会是“德高望重”而非“才高望重”?怎么会是“德才兼备”而非“才德兼备”?只是在历史的车轮滚滚中,在西方《资本论》和资产阶级思潮的侵袭下,有些人丢了德而重了财。其实追名逐利也无可厚非,只是追利追到丢德那将是万万不可的。试想一个人丢德是什么概念,我认为就是丢了祖、忘了宗,忘了你姓甚名谁。这种人再有才,哪怕“才上加财”,我认为也至多是一条豺。这种不管他人门前雪,只顾自己瓦上霜,觊觎国家与人民利益的豺,势必终成过街老鼠人人打。上述虽然东拉西扯,无非是想说明德在教育中的绝对重要性,其实德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大家早已心知肚明,勿需再置疑了。

二、 良心在哪里?公德在哪里?

三鹿奶粉事件引发的三聚氰胺风波,至今如雾霾般笼在人们的心头成为永远的痛;齐齐哈尔假药事件让善良的人们更是惶惶不可终日;云南幼儿园中毒事件及陕西、河北等幼儿园食物中毒事件令人发指,这些人或为民营企业家,或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可他们在做什么?在毒害幼儿的身体,在戕害百姓的肉体和灵魂。药品本是用来治病救人的,可他们的药因加了“私利”药引就变成无病致病了;三聚氰胺是可以增白,可毕竟是化学制品呀,却能被这些黑心的业主当作奶粉售卖,我不得不“佩服”这些“企业家”们在弄虚作假方面的“天才”神功;不得不“佩服”这些“企业家”们知法犯法的“勇气”,更不得不“佩服”这些大佬们在利益输送的隧道里数钱时数得如此心安理得。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可这些幼儿园里的所谓“老师们”,当你们每天听到那么多活泼可爱的小朋友们银铃般地喊你们“老师”时,当你的小孩问起你,那些伤心的家长为何扒在冰冷的小身体上哭得泣不成声时,你能轻松地微笑着告诉他那些小朋友只是睡着了一会儿?一桩桩,一件件,一幕幕,良心在哪里?公德在哪里?公道又在哪里?监管部门面对这些,难道只能是做为个案和偶发事件来对待处理?这些形形色色扭曲的心灵是否也暴露出我们教育高分低能,重才不重德的严重弊端?

三、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网上曾爆出这样一则新闻:“中国、韩国、日本三国的小学生组合在一起进行野外探险求生活动,刚开始食物充足时学生们都能其乐融融,但中国学生要不就不给其他学生分享自己的食物,要不就一天的食物一餐吃,吃一半扔一半,而日韩学生则知道统筹安排进餐,相互之间也能祸福共享,结果没几天中国组的学生就”弹尽粮绝“了,只能挨饿。更为可悲的是日韩学生食物馈乏之后为了生存想方设法地找各种东西(野果、树叶、观音土等)充饥,而中国学生要不在原地发呆,茫然不知所措,要不就哭得奄奄一息。”。这则新闻当然有些夸大其词,但不得不说是对我们的莫大鞭策和高度警醒。真如这则新闻所述,我们的下一代,下一代的下一代,生存都难堪,当如何面对自然的暴风雨侵蚀,当如何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我们的教育部门是不是也要洗洗脑,换换思维,在教育国人特别是我们的下一代时更注重品德和能力教育呢?高考,高考,学生和家长年年忙高考;高考必考“语数外”,这些都是教育中的特大误区。当然我们不能以学校里的几起惨案来全盘否定高考的重要性,但我认为高考绝不是唯一出路,即使高考,思想品德课更应该考,动手能力,协调能力也应该是一个重要指标,否则终将难逃“高分低能”的魔圈。国家应该开办几所高等学府,在招生时不以“语数外”分数论英雄,而是更注重学生的思想素养和能力修为。国家在用人时也更能侧重人才的思想品德及能力指标,即所谓的“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给有德之人更大的用武空间。

四、走出来吧,住在温室里的孩子们。

其实我更想说,更急切地想表达的是我国教育中青少年教育问题。青少年是未来,一个民族有没有希望,一个国家有没有未来,都维系在青少年身上。青少年是实现梦想的主体,因此青少年的教育将无可争议地摆上教育界专家及我国各级领导人的案头。“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这句话可以说是历史唯物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在教育领域的精辟论述,是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但现在我们的青少年怎样了,青少年教育又怎样了,我用一句话就概括了——“住在温室里的孩子们”。我们的这个温室是家长思想意识和我国教育体制的混合物。对家长来说,孩子就是生命,是一切,是唯一。这种思想必然导致小孩的虚荣心膨胀,促使他们养成享乐主义和自私自利之心,纵容他们的骄奢之情和惰性思维。孩子可以是第一,但绝不能成为唯一,过份的爱就是溺爱,溺爱会让小孩迷失方向,缺失好坏是非评判标准。什么都依孩子,他们要什么我们给什么,让他们不分好坏什么都拿来,最终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没钱就对父母动手”的“高富帅”或“白富美”,这一高一白都是温室里的豆芽菜,怎能长成参天大树,怎能像高尔基笔下的海燕在雷电里,在巨浪中飞翔?这是当下这间温室存在和生存的主要土壤。孩子既然成了父母的生命和唯一,老师们的教育自然也跟着瞻前顾后,缩手缩脚了。体育课上张三不小心扭了脚,张三学李一帆说我爸是张铁,李钢是他叔,学校和老师无奈,想到钢铁本一家,陪吧,老师也跟着扣奖金。教育经费哪有这项开支,财政没给预算呀,不得已,学校和老师犯难了,为了应付上面检查,体育课照排,但内容就得斟酌再三了,是坐在草坪上安安稳稳地晒晒日光浴还是干脆就在教室里自习,那是不看天气得看老师的勇气了。怪不得现在医院儿科门庭若市,生产感冒药的厂商如雨后春笋般竞发,家长们、老师们都想想呀,你们为孩子们营造的温室能抵挡得住自然的狂风骤雨?你们的孩子能永远在你们设计的温室里生活?如果有上帝,上帝能仁慈到因你们建造了温室而不再向你们播洒风雨雷电,不再让病毒靠近我们?该清醒了温室的设计师和建造者们,风雨雷电照样会来,病毒也照常会变异,我们的孩子会有青春期,他们向往大自然,和我们一样,和我们的祖先一样,要接受风雨的洗礼。我们可以为他指路,我们可以做他们的航灯,但我们绝不能成为他们走路的脚,吃饭的嘴。我所说的这只是冰山一角,豹身一斑,打开电视,翻开报纸,这近十几年,哪年青少年犯罪率不是逐年上升?特别是暴力刑事案件其残暴程度令人惊鄂,网络犯罪和一般治安问题更是让公安民警疲于应付,这些难道不应该引起我国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不都是教育中丢了灵魂的东西,遗忘了“德育”?

思想品德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淡化将会像大气嗅氧层空洞一样,紫外线将随时洞穿我们的皮肤、肉体和心灵。没有尊老爱幼的礼节,没有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没有宽容大度的包容之心,没有坚毅勇敢的进取之意,都将使我们及我们的子孙一天天变得自私、贪婪、软弱和不思进取,也将使我们的社会变得慵懒、懦弱、无助和毫无希望。想想就不寒而栗,彻夜难眠吧?当我们一起伴着月亮睡去,当我们一起随着太阳醒来,我们觉察到了身边的悄然变化吗,我们看到了儿女们的未来吗,我们的教育部门孰可为孰不可为呢?

孔子曾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任何人要成美玉,要明德理,成为对国家、对社会、对人类大贤大德大有作为之栋梁,必须要优先推行良好的教育并始终如一、坚持不懈地贯彻之。

我为中国教育深呼吸的评论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