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务实常态方能为“作秀”正名

发布时间:2014-05-20 10:04 阅读量:206 日记本:《个人日记》

前不久,一张“十几名城管队员围扫一小块街道”的照片,将信阳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支队卷入舆论的风口浪尖。事实上,这不过是被网友质疑作秀的事件之一。更多陷入此类争议的是官员,例如今年3月四川叙永县委书记上街大扫除,抚顺市委书记王桂芬乘坐公交,以及1月大理市委书记带头清扫厕所等。(网易新闻,5月19日)

领导带头下基层,本是好事,却有诸多“作秀”的负面报道出现,让原本做实事的领导干部们纷纷“喊冤”,称躺着也中枪。其实也不怪舆论对于领导们的质疑,谁让原本在会议室、办公室的领导们突然“亲临现场”呢?谁让前有领导PS照、现场摆拍等让群众气愤的新闻呢?正如新闻中,暨南大学荣教授分析说:“对于常见的现象,网民一般不会质疑;对于不常见的、偶发的现象,作为小概率事件,网民的质疑在情理之中。如何将活动做得合情合理合法,入时入眼入心才是重点”。

各位躺着中枪、委屈万分的领导们,可否反省自己是否一直真如正面宣传词所言,是否打算靠那一两次的“实事”就挽回群众的心。如果做不到这些,那么也就请将“作秀”进行到底,用坚持粉碎谣言,把“作秀”做“务实”。

要做到如此,笔者认为,首先是要撩开领导行踪不定的“神秘面纱”。将领导们日常工作安排向大众公布,让群众知道领导们都在干什么,既能监督领导落实情况,又能够粉碎“作秀”谣言,毕竟要再公共场合下作假是不容易的。其次是别让领导下基层变“小概率事件”。只有将“下基层和联系群众”变成常态,形成制度,真正让领导干部从内心认同“和群众打成一片”才能正确做工作,而非每日“工作布置靠会议,工作检查靠汇报”。领导“作秀”不是好事,但是如果在日常工作中都能做到百分之百用心地“作秀”,那么可就坏事变好事了。试问一个天天在群众眼前晃且事必躬亲做事的领导干部,群众还会说是“作秀”么?

坚持务实常态方能为“作秀”正名的评论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