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份生日礼物
从小到大我从来没有过过生日,不是爸妈不疼我,那个年代,能吃饱穿暖就是福气了。结婚后,我和老公心里都没有这个概念,每次都是生日过后才突然想起对方的生日,然后补上一声:“生日快乐!”就搁在一边了。 今年的生日我却意外地收到女儿送我的礼物——一个发卡和一个手链,虽然东西很廉价,但对我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 女儿是在我生日前两天出生的,可出生后就抱到了我妈家,由于不在身边,我们也很少给她过生日。记忆中的一次是女儿8周岁时,我和老公特意去我妈家给她过生日,骑摩托带她去集镇上买了个生日蛋糕,由于道路崎岖不平,回来的路上还摔了一跤,看到摔得不成形的蛋糕,我很抱歉,可女儿倒很开心,并不介意。看到她戴着生日帽,吃着蛋糕那兴奋的样子,我心里很是愧疚,我们给与她的太少了。
儿子的生日每年都没有少过,所以他也习以为常了,我们给他过生日也成了理所当然。
今年女儿的生日是周五,她住学校,我们也很忙,于是在周日那天我和老公特意买了好多她喜欢吃的菜和水果,想给她补个生日。她当然很高兴,而那天正好是我的生日,我说:“咱们娘俩一起庆祝了。”当天下午,女儿补课还没回来我就又回到了上班的学校。
过了几天老公给我送修好的电脑来,包里竟然有两件女人用品:一个发卡和一个手链。老公匆匆地走了,也没说怎么回事——他就是这样的粗心。同事开玩笑地说:老公给他情人买的,忘记拿下了。我当然不会相信他们的玩笑话,可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百思不得其解。晚上老公打来电话说:“猜猜是谁给你买的生日礼物?” “难道是你?”我不相信地问,“这真是太阳打西边出了。”
“当然不是我,是我们的女儿。”他语气中带着自豪地说,“她千叮咛万嘱咐要我交给你,可我忘了说了。”这个粗心的人。
东西不是很贵重,但她是女儿的一片心意,是我一生中收到的第一份生日礼物,我很感动。
十几年来,我对女儿一直很负疚,她喜欢吃什么、玩什么,我都是从她外婆嘴里知道的。她小的时候,我们呆在一起的时间还多些,每到寒暑假我都会带上儿子去我妈家,看着如双胞胎一样可爱的儿女,虽然生活累点苦点,心里也感到安慰。那时,女儿的一笑一颦,一举一动我都能领会。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都入学了,我也想重新拾起已荒芜多年的学业,不甘心认命的我,抛弃一切杂念,一心投入书本中。妈妈家很少去了,女儿也一年半载地很少见一次,每次都是来去匆匆,带些零食、衣物及所需的生活费用等,很少与女儿倾心交谈,谈话也只是问些学习上的事,久而久之,我们的关系也疏远了。她心里知道我们是她父母,但很难开口叫出来,这其实也是一种难言的苦衷啊。她有时会有被我们“抛弃”的感觉,有一次,邻居开玩笑地问:“这两个孩子哪个是多余的?”女儿当时在场,就大哭起来,说:“我不是多余的!我不是多余的!”我的心顿时就揪紧了,赶紧说:“都不是多余的,都是妈的心肝宝贝。”
女儿直到上高中才住进了我家,其实也就是她自己的家,可她老是感到不那么随便,有生疏感,我叫她想吃就吃,想要什么就要,不要拘束。尽管如此,她还是与我们有隔阂,她从没在我面前撒过娇,有时候她有不对的地方,我们说她一句,她会感到很委屈;她顶撞我们一句,我们也感到不适应。而儿子就不一样了,随我怎么说他,有时我气得几乎要打他,但他转脸又会叫妈。对她来说,外婆就是妈妈,她只会和外婆任性、撒娇,这一切不能怨女儿的,相对来说,她缺少了很多父爱和母爱,虽然我们也关心她,在心里爱她,有时觉得亏欠,会尽量去弥补,可那种母女心灵相通、情感交融的默契似乎没有。她知道我们心里爱她,我们也知道她要比儿子懂事、体贴的多,但是都难以用语言表达出来。 生日礼物是女儿特意放学后去买的,回家迟了,她爸爸还在心里埋怨她,后来才知道给我买生日礼物了。这个生日礼物对我来说意义重大,它是女儿表达对我的爱的语言,也是我一生中最珍贵的礼物。
亲情之间的爱有时是难以说出口的,但可以用其他的方式表达,比如:一条关爱的短息,一句想念的qq留言,发一个祝贺生日的卡片都能表达无私的亲情之爱。我想起去年的“三八”节,当时我在师大,女儿发来短信祝我节日快乐!我当时很欣慰,就回了句:“谢谢你,宝贝!”看到女儿qq上线,我会说:“该学习了,宝贝!”她的生日之前,我给她发了贺卡,这些都是亲情之间感情交流的方式,不是多余。 友情或爱情犹如一条奔腾的小河,缺少了语言的交流和心灵的沟通就会干涸,亲情也是如此,不只是去感受的。
我的第一份生日礼物的评论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