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与文学之旅15

发布时间:2014-03-31 14:05 阅读量:229 日记本:《个人日记》

宣传报道改革使承钢职工收入大幅度提高

一九八四年以来,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承钢的经济效益一年登上一个新台阶,职工收入年年递增。一九八四年,人均工资一千零三十元;一九八五年,人均工资一千一百六十八元;一九八六年,人均工资一千三百一十元;一九八七年,人均工资一千五百四十一元;一九八八年,人均工资一千七百四十四元;一九八九年,人均工资二千二百六十一元;一九九0年,人均工资二千六百一十九元。工资人均每年递增二百二十七元。其中,奖金人均每年递增八十四元。

职工收入的大幅度增长,使职工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人们的穿着已不满足于同一种模式的灰、绿、蓝、中山服和军便服,而对新面料、新款式、新工艺表现了浓厚的兴趣。人们越来越讲究生活质量,出现了食品结构由度日型向营养型转化的趋向。

一九九一年十月,于占起采写了消息《改革开放使承钢职工收入大幅度提高》,在《承德市报》发表,在河北人民广播电台播出。

推荐发表朋友文章

一九九一年十月的一天,承钢炼钢试验厂厂长助理魏洪如拿着根据自己所在厂的真实情况写的通讯《为有源头活水来---承钢炼钢试验厂改革经验启示录》,找到于占起帮助审阅。

魏洪如和于占起同住承钢知识分子单身宿舍楼。于占起和住在单身宿舍楼里的魏洪如、陈世巨、刘月军、李云红等人关系很好。陈世巨、李云红曾先后分别同社会上的人产生纠纷打架,于占起都仗义出面帮助调解平息。

于占起看了魏洪如写的通讯,认为承钢炼钢试验厂依靠从严治厂造就过硬队伍、打破大锅饭调动职工积极性、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三项改革经验对搞好大中型企业很有启示意义,稍加修改后,推荐到《承德市报》,在一版头条发表。

采写承钢经济效益逐年提高能耗物耗逐年降低

承钢由于历史的原因,多年来处于战线长、规模小、设备不配套、工艺水平落后、管理工作薄弱、能耗物耗居高不下,而被列为河北省耗能大户。从一九八四年开始,承钢依靠科技进步,在节能技改中求发展要效益,几年来,先后投资四亿四千万元,进行一期续建配套工程建设。到一九八八年底,完成了黑山露天采矿和选矿工程,使矿石能耗大幅度下降;五十平方米烧结机代替土法烧结,使烧结矿的能耗达到教好水平;三百立方米高炉,使焦比达到国家特级水平;炼铁工序能耗稳定在国家二级水平;与此同时,对老设备进行了更新和改造,二座五吨电炉进行了扩容。短网改造,使冶炼电耗大幅度下降,达到国家特等水平。

一期续建工程完成之后,承钢狠抓科学管理,夯实基础工作,学习贯彻执行国家制定的节能方针、政策、法规和标准,增强全体职工的节能意识。狠抓节能升级,发挥“能源计量”、“定额管理”、“节奖超罚”能源管理三大法宝的作用。对重点指标和难度较大的课题组织攻关,并以风险抵押的形式实行承包。

承钢采取了这些措施,能耗物耗逐年降低,经济效益逐年提高。一九九一年一至九月,与上年同期相比,吨钢综合能耗下降10%,吨钢可比能耗下降11.75%,万元工业总产值能耗下降7.22%;按吨钢综合能耗计算,一九八九年到今年九月底共少耗标准煤73万吨,按吨钢可比能耗计算少耗标准煤29万吨,按万元工业总产值计算少耗标准煤134万吨,晋升为省级节能企业,并被评选为省、市两级节能先进企业,受到上级能源主管部门的奖励。

一九九一年十月,于占起和严淑清合作采写了消息《承钢经济效益逐年提高能耗物耗逐年降低》,在《承德市报》举办的“节约能源”征文中加编者按发表、获奖。

分析总结承钢改革实践经验 第六次宣传报道承钢改革

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如何搞好大中型企业?这是人民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是摆在决策者面前的一个课题。

于占起分析、总结承钢的改革实践,回答了这个问题。承钢的经验告诉人们:弓、弦、箭、企业(人),四位一体,紧密联系,缺一不可;同时,弓、弦、箭的优劣,企业(人)的素质的好坏,决定着中靶率(经济效益)的高低。如果我们的大中型企业都握技术进步之弓做为基础,拉科学管理之弦做为保证,放质量品种之箭做为方向,企业(人)的整体素质做为活力后劲,射中经济效益之靶的环数就会增高。

一九九一年十一月,于占起采写了消息《握技术进步之弓 拉科学管理之弦 放质量品种之箭 承钢六年利税年均增长42.8%》,在《承德市报》一版头条加编者按发表,不久,《河北日报》也予以发表,河北人民广播电台播出,获承德市委、市政府好新闻奖。全文如下---

承钢在深化改革、搞活大中型企业的总体战役中,握技术进步之弓,拉科学管理之弦,放质量品种之箭,射经济效益之靶,连续六年利税年均增长42.8%之环,荣获河北省“经济效益好,社会贡献大”企业称号,跃入中国五百强大型企业二百九十一位的名次。

承钢原是个中型钢铁联合企业,一万二千多名职工每年靠吃十来万吨钢过日子。一九八四年实行企业改革后,承钢发生了深刻变化,发展到今天拥有一万八千名职工、年产四十万吨钢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

握技术进步之弓。历史经验教训使承钢深明企业要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真谛。从一九八四年开始,承钢自筹资金四亿四千万元,进行一期续建配套工程建设,先后建成了黑山选矿系统、五十平方米烧结机、三千二百立方米制氧机、三十五吨锅炉、三百立方米高炉和具有“小宝钢”之誉的第二炼钢厂及从西德引进的连轧设备等在国内具有先进水平的项目。

拉科学管理之弦。承钢加强企业管理,不断完善经济责任制和各项管理制度。先后颁布实行了吨产品工资含量包干、工资和奖金挂钩、效益工资、定员定额管理、招聘制的用人制度、厂长八不准,打破了大锅饭,极大地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企业管理工作迈上了新台阶,跃入省级先进企业行列。

放质量品种之箭。承钢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完善了质量检测体系,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质检网络,采取多种措施,狠抓产品实物质量的提高,使产品实物质量全部合格,受到用户欢迎。在抓产品质量的同时,承钢还进行了新产品的开发,先后开发出“燕山牌”优质螺纹钢、圆环链钢、非调质钢等一系列新品种,其中“燕山牌”优质螺纹钢被评为河北省、冶金部优质产品,畅销海内外。

抨恶扬正

一九九一年十一月十八日下午三时四十分左右,双滦区滦河镇东园子村村民肖海成之妻外出回家,远远地看见一高一矮两个陌生人一人手里提着一个大提包从她家里走出,慌慌张张地向前面的公路窜去。不祥预感使她加快脚步进入家中,一看屋里被翻得乱七八糟,马上意识到家里被盗,遂跑出门外高喊:“抓盗贼!”

喊声刚落,只见一位二十多岁的小伙子从一户院里跑出,问明情况,拔腿向罪犯逃跑的方向追去。正在路边不远处说话的几个小伙子也不约而同地跟着追去。

两名窃贼见势不妙,扔掉提包,沿着滦河大桥方向狂窜。

“站住!”在滦河大桥头,一个骑摩托的小伙子拦住窃贼去路。窃贼“刷”地抽出一把七寸多长的尖刀,咆哮道:“哥们,少管闲事,不然放你的血!”骑摩托小伙子没有理睬他,加大油门撞去。窃贼回手一刀向骑摩托小伙子脖子刺来,鲜血顿时流了出来。

此刻,几位公安干警闻讯赶来,将小个子窃贼擒获。这时,街上“抓”声四起,高个窃贼如同惊弓之鸟,窜入滦河百货五金综合商店院内,躲进菜窖。“他躲在菜窖!”一位三十多岁的妇女喊道。追捕人员闻声围来,窃贼扔下凶器,束手就擒。

在短短二十几分钟的时间里,有很多素不相识的人们参加了追捕窃贼的战斗。他们中有工人、农民、公安干警和售货员。

于占起听说后,马上赶去进行采访,写了《众人擒窃贼》,在《承德市报》举办的“现场短新闻竟赛”中发表,在河北人民广播电台播出。

赏花 宣传钢铁工人内在美

一九九一年十二月七日,于占起听说承钢炼铁厂培育的两株万年青开满了花,便和前来承钢采访的新华社承德通讯站站长寇占文一道前去赏花。

推开分厂花窖的门,犹如来到四季如春的花城:丁香、茉莉、吊兰......二十多个品种、数百盆花卉争奇斗艳。俩人说明来意,花匠何志敏用手一指:“就是那两株万年青。”俩人顺着望去,不由地惊讶了:两株万年青挂满了花朵。走近细瞧,花朵中散发着阵阵清香。仔细数来,一株培育十一年、树干直径0.25米、高1.3米、树冠直径0.9米的万年青开花400多朵;另一株培育10年、树干直径0.2米、高0.8米、树冠直径0.6米的万年青开花300多朵。

“真是奇了!”俩人脱口而出。

老何拨弄着花朵,接着道:“奇处还有呢,此花色一日两变,上午蓝白色,下午黄白色,很是好看。”

据老何介绍,万年青又名玉树,属于观叶看青植物。在中国北方,万年青开花实属罕见。

交谈得知,老何今年55岁,是一位“老钢铁”,喜好养花已有15年历史,前年调到花窖。问起养花的动机,老何笑呵呵地说:“别总以为我们整天工作在钢铁堆里,我们钢铁工人也爱美呀!”他的声音和着花香飘荡着......

于占起和寇占文现场采写了新闻《赏花》,被新华社每日电讯头条采用,在《冶金报》等新闻媒体发表 。

新闻与文学之旅15的评论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