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命演绎的爱

发布时间:2014-03-12 17:28 阅读量:532 日记本:《个人日记》

有这样一段故事:

一农户人家从集市上抓养了两头小猪,一头公猪一头母猪。两头小猪自此朝夕相处,相依为命。待猪到中年,它们彼此间萌生了爱情,相互体贴,相互温暖。每到晚上,公猪总是要主动地给母猪放哨,生怕主人乘他们熟睡时把母猪拉出去杀掉。时光一天天过去,母猪因生活规律,心情愉悦,无忧无虑,身体日渐肥壮;而公猪则因精神高度紧张,缺食少觉,日夜操劳,身体一天天瘦了下去。

一天,公猪无意间听见主人和妻子商量,再过一段时间要把已长大成猪,且膘肥体壮的母猪杀了卖掉,好置办些年货。公猪顿觉五雷轰顶,伤心至极,终日愁眉不展,夜不能寐。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每当主人喂食时,公猪总是抢上去,狼吞猪咽地争着把食盆里的东西吃得一干二净,而后便蒙头大睡;它还怒气冲冲地告诉母猪,从现在起要她来放哨,如果发现她擅离职守的话就断绝和她的爱情关系甚至来往。

渐渐的日子一天天过去,母猪觉得公猪对她越来越冷漠,越来越不在意,几番温情体贴竟无半点回心转意。面对绝情的公猪,母猪彻底的失望了,每日以泪洗面,即便是饥肠辘辘,也要履行守望公猪的职责。而公猪却若无其事的过着无忧无虑的安乐日子。

很快一个月过去了,这一天主人带着杀猪人来到猪圈,一个月前还肥肥壮壮的母猪,这时已经瘦得浑身上下没剩多少肉;而公猪则长得肥头大耳,油光水滑。看到主人和杀猪人,公猪兴奋的在圈里狂跑,以表明自己是头健康的、已经长大成猪的猪。 终于,杀猪人把公猪拖走了。在被拖出猪圈的那一刻,公猪视死如归,笑对着母猪说:“亲爱的记住,以后别吃那么多!”

母猪瞬间明白了一切,伤心欲绝,拼命的向外冲,但圈门被主人关上了。隔着栅栏,母猪眼望泪光闪闪被渐渐拖远的公猪......,那一刻,它的心都碎了。

夜晚,母猪孤自伤心地躺在公猪每天睡觉的地方,一幕幕回想着和公猪朝夕相处的日子,突然发现墙上有行字:“如果爱无法用言语来表达,我愿意用生命来证明 !”此时此刻,母猪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情感,发出一声声撕心裂肺般的哀嚎。第二天,母猪没有像以往那样吃早餐、午餐、晚餐,这并不是因为她记住了公猪临去之前的忠告。3天后的一个早上,母猪静静地躺在公猪躺过的地方,面向墙上的那行字,再也没有起来。

这段感天动地的故事,以巧妙的构思和拟人的创作手法赋予了一对公猪与母猪人生般的爱情经历,戏剧性的生死波折,诉说了爱情与亲情的生死之恋以及猪生的悲欢离合,耐人寻味。使我对猪不觉肃然起敬,觉得对猪也似乎应该重新评价。多少年来,人们对猪的印象多是不尽公平的。

人们说牛的时候,可以有“革命的老黄牛”、“神牛”、“不用扬鞭自奋蹄”;说马的时候,可以有“千里马”、“骏马”、“马到成功”;说羊的时候,可以有“三羊开泰”,甚至狼做坏事的时候也不会忘记披上一张羊皮,人犯罪时也不会忘记去找“替罪羊”;说到鸡的时候,那更是“金鸡独立”、“雄鸡报晓”、中国电影政府奖就是以金鸡命名的;就连那鸭,也有“春江水暖鸭先知”的美誉。

再看看猪。比喻一个人笨,可以说“笨得像个猪”、“猪脑子”;形容一个人蠢,也可以说“一头蠢猪”;抨击一个人没有人性,则说是“猪狗不如”。真的不知那猪招谁、惹谁、坑谁、害谁了。说猪笨、猪蠢、猪没有人性,其实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都是主观臆断和传统观念的影响。

当然,猪自打娘肚里生下来,就注定了充满悲剧的一生。因为猪不会像鸡鸭那样给主人生蛋,而且今天生明天也生,今年生明年还生;生上三年五载,就活得优哉游哉。猪也不会像牛羊那样产奶,今天产明天产,今年产明年也产;不光产奶,牛马还会替主人干活,是主人家不可缺失的劳动力和生产工具。而猪长得越快,越壮,距离被宰杀的时间就越短。但尽管如此,猪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却是不可替代的,也是其他畜养动物所不能同日而语的。

这段由猪们演绎的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构思巧妙,情节简练,有矛盾有冲突,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幽默,也有感动和震撼。

用生命演绎的爱的评论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