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辉岁月---颂永远的黄家驹

发布时间:2014-02-22 09:45 阅读量:544 日记本:《个人日记》

我总是在想什么是美?

五彩斑斓的烟花美、花容月貌的脸蛋美、赏心阅目的字画美、璀璨夺目流星美、价值连城的古物美、光焰柔和的夕阳美……

但是:

烟花的是否能成为永恒?闪耀的那一瞬间是否能长久铭记?

脸蛋的倾国倾城可否能熬过花甲之年岁月的摧残?是否能保留少女的青春气息?

景观的自然风光能够避过战争的杀戮?能够防止“蝗虫”们的侵害?

字画的悦目娱心当否抵得过印刷术高度发展?当否让凡人一睹风采?

流星的群星灿烂到底有多少人曾经欣赏?一闪即逝到底会不会被忽略?

古物的世所罕可以车载斗量?可以不让平凡人叹为观止?

夕阳西下迎来的却是黑暗,光明与夕阳能否共存?

……

那么,我认为世间一切物质的美不值得让我欣赏,唯有他让我稍微略懂美的含义。那种音乐精神超越一切平凡无奇,那种不羁放纵永远存在。

他歌颂世上一切。

他的歌唱出爱。

他的乐谱与历史共同铭记。

他的真理遍布这地球。

他精神成为永恒。

一代音乐天骄,摇滚乐手黄家驹,只愿负吉他弹理想。

1962年出生的黄家驹与家人居住在香港最基层的屋邨里,本来对音乐毫无概念可言的他受到周边朋友感染,和当时英国重量级华丽摇滚歌手大卫·鲍伊(David Bowie) 独树一帜的风格演唱风格影响下,渐渐地,潜移默化地喜欢上音乐。邻居的搬家遗留下一把破烂的旧吉他,无意中被黄家驹捡到,当时满腔热情的他马上带回家试音,顺手弹开了他的音乐路。

回头有一位朴素的少年,天真浪漫地训练,不知道哪一天,能相见。一次机缘巧合,他想加入一个地下乐队,却遭到了该队主唱当众羞辱,确实黄家驹那时音 乐还处于普普通通的新手水平。沉默去迎失望,心中不少创伤。但执着的性格发挥得淋漓尽致,回家后,他立下人生第一个音乐目标,一定要弹奏得比那位羞辱他 的主唱出色,超越他。纵有创伤不退避,只想靠两手向理想挥手。

回头有一位疯狂的少年,没日没夜地训练,不知道哪一天,会相见。因为沉迷音乐,脱离青少年调皮叛逆的个性,每天低着脑袋,只想将结他紧抱,奏出辛酸,掩盖之前往事。据弟弟黄家强回忆道,那时候的家驹简直似乎变了一个人,连他弟弟差点不认识他了。1980年,黄家驹在乐器行老板介绍下认识了叶世荣,两位音乐 痴碰撞一起,鼓手和吉他手奏出理想火花。又几番辗转认识了其他两位乐手,正式组成了一支地下乐队,这就是后来叱咤歌坛的摇滚乐队beyond的雏形。

回头有一群勇闯的少年,志比天高的信念,不知道哪一天,再相见。问句天多高,心中志比天更高。1983年香港【吉他】杂志举办Player festival音乐比赛,沉 淀3年已久的他们准备参赛。参赛报名时,名字取为Beyond,Beyond中文意思是超越,乐队之一的叶世荣后来说道:“取名Beyond不是要超越别人,而是要超越 自己。”

回头有一群获奖的少年,破乱不堪地起航,不知道哪一天,又相见。在这次比赛中Beyond乐队赢得了冠军,“一个新乐队正在起航”。黄家驹努力得来的实力得 到比赛评委充分的肯定。地,地下可见蚂蚁不畏困难倾巢出动,穿梭地面只想搬理想。该年年底,Beyond人事变动,黄家驹的弟弟低音吉他手黄家强的加入和85 年主音吉他手黄贯中亦加入,Beyond乐队正式成立。在他生涯里,彷佛带点唏嘘。上世纪80年代,由谭咏麟等人带起了都市爱情的音乐风格和80年代后的香港经 济的快速发展影响,香港流行音乐的主要市场主要是翻唱国外流星歌曲和千篇一律的情歌。对摇滚有抱负的Beyond乐队始终没有放弃。全部成员从家里搬出,长 期住在叶世荣租屋一间名为“二楼后座”中,作为他们的音乐根据地。热爱竞逐每秒每分钟,轻轻一笑挫折再用功。Beyond乐队有着阿拉伯跳舞女郎热情,在那间 小房间创作出许多激励人心的名作。

回头有一群天真的少年,食不暇饱地筹备,不知道哪一天,与你相见。习惯反其道而行之的Beyond再次作出了不合市场规矩的行为,能冲一次,多一次,不息 自强。他们拿出了所有家当,每天兼职几份工,为了一场成员自费的小型演唱会,把Beyond推销出去。寻梦像扑火,谁共他们疯狂。乐器乐谱、门票海报、通告 宣传、音响灯光,一切他们都负责。《永远等待演唱会》于1985年在坚道的明爱中心如期举办,但骨感的现实再次打击了他们。这次演唱会最终以失败告终。在 风雨里追赶,雾里却分不清影踪。

回头有一群彷徨的少年,大展宏图的机会,不知道哪一天,还会相见。隔年,Kinn's Productions公司老板陈健添物色到了这队“自信打不死的心态活到老”的摇 滚乐队,并发布了首张属于Beyond的专辑《阿拉伯跳舞女郎》。在此张专辑封面上Beyong成员穿着中东男子的白色长袍,头戴白色头,手持阿拉伯传统乐器。显 然,在情歌时代的香港,前卫打扮是不和民意的。唱片滞销,公司亏钱,如果这种情况放在其他乐队有可能会不得翻身,但是公司老板给了他们第二次的机会。一 生之中谁没痛苦得失少不免。1988年Beyond发行了第二张专辑《现代舞台》,在张专辑中,明显地出现慢慢转型的趋向,歌曲风格也更加柔和、大众化。甚至在 出现了像《冷雨夜》等的粤语慢歌。纯摇滚乐队在当时的市场完全不吃香,疲倦惯了再没也感觉,他们确仍然坚持着。什么生意没有人做?当然是亏本生意了。可 否再继续发着青春梦,不知道光阴飞纵,市场无法摸懂,一再落魄街中。梅开二度的机会结果仍是如出一辙,公司发出最后通牒,如果下一张还是不大卖的话就结 束与Beyond乐队的合作,把Beyond永远放在冰箱冷藏。在彷徨中的Beyond为了理想为了生活去酒吧驻唱,过着充分骨感现实的生活。看着自己同时期的歌手们唱着流行歌,纵使他们的歌在黄家驹 的眼光开来那些根本不是音乐,但是无可奈何,情歌歌手群星崛起。Beyond曾经在酒吧驻唱,唱着千篇一律的口水歌、曾经没有钱换掉一根稍稍走音的琴弦,然而 不曾放下那大大的音乐才能、不曾放弃小小的音乐梦。Beyond仿佛站在冷雨夜,被冷雨狠狠地淋,被风怒怒地吹,即使再有热情和实力的乐队,不改变自身风格 去迎合大众的话,也还是会倒的。身为队长和主场的黄家驹意识到这点,他要求其他队员,更改自我形象,剪去了他们的摇滚头发,放下了他们的摇滚乐谱,留下 的只是他们的摇滚心,暂时遵守大众胃口。黄家驹曾经在音乐采访会《我的live》上说“因为应该有很多种型, 有很多不同性格的东西,有很多品种,有很多色彩 ,有很多不同的感情,不同的文化在里面,音乐是门艺术。”这确实是很有远见的音乐理想,但确实不符合市场大众的现实。同年年底凭借《秘密警察》迅速转型 ,尝试接受大众化,把流星和轻摇滚,东方古典色彩和西方流行节奏混合的《大地》一炮而红,夺得香港乐坛举足轻重的十大劲歌金曲奖和十大中文金曲等多项证 明实力的奖项,为香港非情歌时代打下了先例。《大地》、《再见理想》等名曲让他们放下了自己最原始的方向,求生存和发展,逼不得已,迎合市场。一生经过 彷徨的挣扎,忍辱可改变未来,问谁又能做到。在此之前Beyond多少次,迎着冷眼与嘲笑 ,从没有放弃过心中的理想。

宁欺白须公,莫欺少年穷。

回头有一群散发理想的少年,来之不易的成功,不知道哪一天,梦与现实相见。1989年,公司再度请求Beyond在母亲节前夕发布专辑,并收录一首融合母亲 节气氛,没想到的是黄家驹欣然接受。以摇滚为目标的Beyond是否转型了?洗不去痕迹,何妨面对要可惜,各有各的方向与目的。其它地下摇滚乐队纷纷质疑 Beyond,而Beyond在一次采访中说道,他们并不是“摇滚叛徒”,他们也是仍然喜欢摇滚,仍然在他们的歌曲里面有摇滚歌曲的元素,Beyond是流行音乐的卧底。

如虎添翼的Beyond发布了歌曲《真的爱你》,这首歌以歌颂黄家驹母亲多年的教子有方和默默支持他们的音乐理想,天地间任她们展翅高飞,谁说那是天真的预 言。1990年,得知南非黑人人权民族领袖曼德拉的光荣事迹,为当时仍在囚的他写下了那段“光辉岁月”,1991年Beyond在香港TVB电视台主持《Beyond放暑假 》,和专辑《犹豫》趁热打铁般出场,把Beyond带上一个香港乐坛一座“特别”的高峰。一生要走多远的路程,经过多少年,才能走到终点。1991年,Beyond乐队 的巅峰时期, 他们踏上了香港歌坛的圣地,在香港红勘体育馆,举办了“生命接触”演唱会。满带理想的他们与现实碰面了。也许你想像不到他们有多渴望做到,在他们的怀抱,听他们的音调。

回头有一群迷失的少年,放弃了妥协,拾起了摇滚,不知道哪一天,梦与现实相见。1992年,偶然一次机会,让黄家驹带领着Beyond进军日本市场,重心在于日本发展。作为香港乐坛摇滚乐队的开垦牛,即使已经是叱咤乐坛了,但上世纪70、80年代香港都市化和经济急速发展,加上乐坛兴起情歌,极度不尊重那些“边缘人”。在后来三人Beyond回忆到,他们最不愿意做的事就是合草蜢(香港著名组合)一起扮演7天使。Beyond在唱片宣传期做着一切他们不情愿做的,但是为了那些妥协,只有打碎牙齿和血吞。“香港没有乐坛,只有娱乐圈”,这大胆言论出自刚大展宏图的黄家驹口中,引起了娱乐圈轩然大波,但纵观当时乐坛,有谁不知道此道理?有谁又敢公开批评呢?黄家驹不止是公开批评,孤傲不羁的他张罗了一张讽刺香港乐坛的专辑《命运派对》,引起许多形形色色的反响。缤纷色彩闪出的美丽,是因他没有,分开每种色彩。即使如今娱乐圈,仍然是没有乐坛。

可否不分名气的多寡,愿这娱乐圈里,不分你我泛泛。

奄奄一息与冰冻的热情。

流泪千尺看天际弹破琴。

是斗争战争到最后,伤的是“儿童”。

回头有一群不羁的少年,再次抱起吉他,不知道哪一天,会与摇滚相见。满带理想的他曾经多冲动,留下一首《海阔天空》,许诺,当摇滚旗帜插在日本乐坛时,回去香港再闯高峰。年月把拥有变做失去,疲倦的双眼带著期望。演艺圈赐给默默无闻为音乐奉献的Beyond一片天地,但又吝啬地把那片天地改变了模样。今天只有残留的躯壳,迎接光辉岁月。站在高峰顶尖,有谁愿意跳进海里,渡过重重波浪,衣衫褴褛爬向另外一座山峰呢?大概只有不羁放纵爱自由才不会怕跌倒吧?一首应景的《海阔天空》与歌迷粉丝道别,天空海阔能与他再相见?希望能再见。披荆斩棘的挑战,光辉不眷恋。1993年,正在发展中的Beyond“外籍摇滚乐队”在日本那片梦想中的土地上,一贯有个性的他们继续坚持自己全部创作的方式,打算在该年6月底推出了日语专辑。在日本时期,他们就好像回到了未成名以前的二楼后座,每天在音乐室了没日没夜的创作,这也是他们唯一的享受。他们的努力没有白费,6月中旬一张崭新的日语专辑出炉,但迎接的却是跟香港娱乐圈雷同的做法。他们天真的以为日本有较大的市场、宽裕的生存空间、容纳众多的音乐类型。没想到的是即使条件那么优越的亚洲音乐中心也要跟随着大众流星趋向,那跟香港那狭窄的娱乐圈岂不是一样,何必去日本呢?无可奈何,他们只有再次拿着自己的吉他敲碎自己另外一颗门牙,继续和血吞。

回头有一位堕落的少年,特别形式回归,不想要那一天,我不想与这样的他相见。多少言语说不来,多少眼泪滴不干,多少歌迷舍不得。6月24日,正是日本新专辑的宣传期,Beyond在东京富士电视台录制节目名《想做什么 就做什么》(日语:ウッチャンナンチャンのやるならやらねば!),不到15分钟便发生了意外,一代音乐天骄黄家驹踏着湿答答的地板,背着不靠谱的背景板,与当时主持人之一的内村光良坠落2.7米的台下。巨星陨落激起千万枚石头,黄家驹头部坠落的一瞬间让无数粉丝流下千万行眼泪。黄家驹在东京女子医科大学医院躺了六天,粉丝们的心也碎了六次。我永远铭记这个日子,日本时间1993年6月30日下午4时15分,院方公布黄家驹的死因为急性脑膜下血肿、头盖骨骨折、脑挫伤及急性脑肿胀。老天爷又再次带走了一位唱响摇滚的天才,一位不羁的雄才。

一个人的意外,一个人的命运。

两个人的着地,两个人的遭遇。

三个人的等待,三个人的打击。

四界各地的希望,四种人的呼唤。

有限的生命时光,有限的丰功伟绩。

无数的知己歌迷,无数的任重道远。

无限的璀璨星光,无限的不羁放纵。

永恒不变的音乐精神,永恒不变的旷古烁今。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每个日日夜夜想起Beyond的歌、每个出事时的画面、每次记忆在哭笑、每次质问老天爷--------为什么天妒英才。

这刻在望着家驹的遗照时,竟不知不觉痛苦麻木愤怒 ,让泪眼直流渗满我衣襟。眼前不是我熟悉的双眼,心酸的感觉一点点,但是他的不羁,我想念。

是血是泪是不禁还是放纵。

有音有谱有伤痕还有出众。

是思是念是那天留在瞳孔。

有风有啸有催促停止朦胧。

让我领悟美,这种精神,永远在我身边。

参考文献

1.维基百科

2.百度百科

3.百度音乐

光辉岁月---颂永远的黄家驹的评论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