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选注4封)--曾国藩:仕途凶险可怕-能妥贴登岸者不容易
1451----曾国藩:五十岁以前将应看之书看毕
曾国藩出外检阅军队,从徐州返回江南,同治十年九月十二夜,在途中给儿子纪泽写信,嘱咐他在50岁前把应该读的书读完,免得年纪老大,悔之已晚。
原文摘录:
余以生平学术[1]百无一成,故老年犹思[2]补救一二。尔兄弟总宜在五十以前将应看之书看毕,免致老大伤悔也[3]。
注解:
[1]、学术:此指古文诗词等。
[2]、犹思:尚且想。
[3]、免致老大伤悔也:免得老了忧伤悔恨也。也:句末语气词,表示判断或肯定。
1456----曾国藩:治学四字口诀
同治十年十月二十三日,曾国藩在金陵给澄弟沅弟写了两封信,第一封信嘱咐他们要用治学四字口诀勉励后辈。希望弟弟们在养生和学习两方面同时注意,齐头并进。
原文摘录:
曾以为学四字勖[1]儿辈:一曰看生书宜求速,不多阅则太陋;一曰温旧书宜求熟,不背诵则易忘;一曰习字宜有恒,不善写则如身之无衣,山之无木;一曰作文宜苦思,不善作则如人之哑不能言,马之跛不能行。四者缺一不可。盖阅历一生,而深知之深悔之者,今亦望家中诸侄力行之[2]。养生与力学,二者兼营并进,则志强而身亦不弱,或是家中振兴之象。
注解:
[1]、勖(xu):勉力;勉励。
[2]、力行之:在这几个方面努力实践。力:努力。行:实践.。之:代词,指以上几个方面.
1457----曾国藩:养生六件事
同治十年十月二十三日,曾国藩在金陵给澄弟沅弟写信,要他们用养生六件事、治学四字口诀勉励后辈。
原文摘录:
吾见家中后辈体皆虚弱,读书不甚长进,曾以养生六事勖[1]儿辈:一曰饭后千步,一曰将睡洗脚,一曰胸无恼怒,一曰静坐有常时,一曰习射有常时(射足以习威仪强筋力,子弟宜多习),一曰黎明吃白饭一碗不沾点菜。此皆闻诸老人,累试毫无流弊[2]者,今亦望家中诸侄试行之。
注解:
[1]、勖(xu):勉励;勉力。
[2]流弊:滋生的或相沿而成的弊端。
1459----曾国藩:仕途凶险可怕-能妥贴登岸者不容易
同治十年十一月十七日,曾国藩在金陵给澄弟沅弟写信,谈到仕途凶险可怕,在任一天,就一天在风浪之中,能顺顺当当登上岸的实在不容易。像刘韫斋这样平和忠厚,中立公正的人,以为可以免于遭到危难,没想到人们对他也说三道四,不知什么缘故,竟然到了这种地步。这是曾国藩写的最后一封信,
原文摘录:
宦途险巇[1],在官一日,即一日在风波之中,能妥贴登岸者实不易易[2],如韫帅[3]之和厚中正,以为可免于险难,不谓人言藉藉[4],莫测所由[5],遽至于此[6]。
注解:
[1]、险巇:险阻崎岖,常用来比喻处世艰难。
[2]、实不易易:实在不容易,一日也实在不能轻视。
[3]、韫帅:即刘韫斋帅。
[4]、藉藉:欺凌。
[5]、莫测所由:没法揣测他的原因。
[6]、遽至于此:竟到了这样的地步。遽:竟。至:到。此:这样。
曾国藩,生于嘉庆十六年十月十一日(公元1811年),湖南湘乡县人(今双峰县),同治十一年(1872年)正月廿三日起,时发脚麻之症,舌塞不能语(似中风症)。他的日记写到了同治十一年二月初三日,次日即二月初四日,于两江总督衙门去世,享年61岁。曾国藩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文正。
9月12日----(选注4封)--曾国藩:仕途凶险可怕-能妥贴登岸者不容易的评论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