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选注5封)--曾国藩:不贪财、不取巧、不沽名

发布时间:2013-11-26 07:41 阅读量:370 日记本:《个人日记》

1360----曾国藩:不要因为暂时的失败而灰心丧气

同治六年二月二十九日,曾国藩在金陵给沅弟写信,鼓励他要咬紧牙关立志,不要因暂时的失败而灰心丧气。

原文摘录:

袁了凡所谓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1],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2],另起炉灶,重开世界[3],安知此两番之大败,非天之磨炼英雄[4],使弟大有长进乎?谚云:“吃一堑长一智”。吾生平长进全在受挫受辱之时。务须咬牙厉志[5],蓄其气而长其智[6],切不可苶然[7]自馁也。

注解:

[1]、袁了凡所谓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袁了凡所说的从前发生的种种事情譬如昨日已经死去。

[2]、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从今以后发生的种种事情譬如今日才生。

[3]、重开世界:重新打开局面。

[4]、非天之磨炼英雄:不是上天在故意磨练英雄。

[5]、务须咬交厉志:一定要咬紧牙关磨砺意志。

[6]、蓄其气而长其智:积蓄勇气而且增长才能。

[7]、苶然:精神不振。自馁:自己失去勇气。也:语气词表示肯定。

1361----曾国藩:学会逆来顺受

同治六年三月初二日,曾国藩在金陵给沅弟写信,勉励他要在各种事情不如意的时候,采取逆来顺受的态度,用朱熹的言论教导他,以挽救不利的局面。

原文摘录:

朱子尝言[1]:悔字如春,万物蕴蓄初发;吉字如夏,万物茂盛已极;吝字如秋,万物始落;凶字如冬,万物枯凋。又尝以元[2]字配春,亨[3]字配夏,利[4]字配秋,贞[5]字配冬。兄意贞字即硬字诀也。弟当此艰危之际,若能以硬字法冬藏之德,以悔字启春生之机,庶几[6]可挽回一二乎?

注解:

[1]、朱子尝言:朱子即朱熹,南宋哲学家、教育家。在明清两代被提到儒家正宗的地位。尝言:曾经说。

[2]、元:开始。

[3]、亨:通达。

[4]、利:好处。

[5]、贞:坚定。

[6]、庶几:连词,也许可以。表示在上述情况下才能避免某种后果或实现某种希望。

1362----曾国藩:不贪财、不取巧、不沽名

曾国藩剿捻失败,同治六年正月初三接旨回两江总督任。

同治六年三月初七日,曾国藩在金陵给澄弟写信,说明只要不贪财,不投机取巧,不沽名钓誉,不骄傲自满,有些灾祸也可以减轻一些。

原文摘录:

祸咎[1]之来,本难逆料[2],然惟不贪财、不取巧、不沽名[3]、不骄盈四者,究可弥缝一二。

注解:

[1]、祸咎:灾祸过失。

[2]、逆料:预先料想。

[3]、沽名:故意做作或用某种手段谋取名誉。

1370----曾国藩开创军阀先河-自己招兵买马

同治六年五月初一日曾国藩在金陵给沅弟写信,商量下属兵将安排。

原文摘录:

春霆之病,恐无生理。顷各分统[1]谭胜达、唐仁廉等公禀不愿归娄统[2]而愿归宋统[3],由春霆转咨[4]到此。既已不愿归附娄镇[5],若勉强令娄驰入霆军[6],恐生他变,自应留娄在苏皖另谋位置。惟宋公[7]仁柔琐碎,断非能统此万五千人者。余意竟将霆军全行遣撤,另为招集。或令娄招五千,宋招五千,各打一路,不知弟意云何[8]?

注解:

[1]、顷各分统:不久前所属各个统领。

[2]、娄统:娄峻山统领。

[3]、宋统:宋国永统领。

[4]、咨:咨文,同级官员的公文。

[5]、娄镇:娄镇军即娄峻山统领。

[6]、霆军:鲍春霆军队。

[7]、宋公:即宋国永。

[8]、不知弟意云何:不知弟有什麽意思?云:有。

同治六年五月初九日,曾国藩补授体仁阁大学士,仍留两江总督任。

十月十七日,湖北巡抚曾国荃告病开缺回籍。

十二月初十日,赖文光在扬州被俘,数日后英勇就义,东捻军宣告失败。追剿捻功,二十二日,曾国藩赏云骑尉世职。

同治七年正月初二日,曾国藩接见前美国公使、即将率中国使团出访美、英、法、普、俄各国。

四月二十四日,曾国藩改授武英殿大学士。

六月二十八日,西捻军被困于黄河、运河、徒骇河间,全军覆没。

七月十日,李鸿章任湖广总督、协办大学士。

1381----曾国藩:支持李鸿章办工厂制造船炮

同治七年七月二十日, 曾国藩奉命任直隶总督进京觐见皇上。

同治七年十二月初三日,在进京途中给儿子纪泽写信。说明李鸿章创立上海、南京两处机器局,制造船炮,是国家富强自立的根本大计,功绩伟大,自己很赞成他的事业,想帮助他扩大规模。

原文摘录:

李相[1]创立上海、金陵两机器局,制造船炮,为中国自强之本,厥功甚伟[2]。余思宏其绪而大其规[3],如添翻译馆、造地球[4],皆是一串之事。

注解:

[1]、李相;指李鸿章。

[2]、厥功甚伟:他的功劳很大。厥,代词“他”的意思。

[3]、余思宏其绪而大其规:我想要发展他的事业而且要扩大他的规模。绪:前人的事业。

[4]、造地球:指造地球仪。

9月8日--(选注5封)--曾国藩:不贪财、不取巧、不沽名的评论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