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选注6封)“好汉打脱牙和血吞”

发布时间:2013-11-25 17:03 阅读量:766 日记本:《个人日记》

1336----曾国藩:不可轻慢近邻

同治五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曾国藩在周口军营给纪泽写信,教导他不要慢待邻里,酒饭招待要宽松,礼貌要恭敬。

原文摘录:“有钱有酒款远亲,火烧盗抢喊四邻。”

李申夫之母尝[1]有二语云:“有钱有酒款远亲,火烧盗抢喊四邻。”戒富贵之家不可敬远亲而慢近邻也。我家初移富圫[2],不可轻慢近邻,酒饭宜松,礼貌宜恭。

注解:

[1]、尝:曾经。

[2]、圫:圫(ao)山间可居住的地方。

1339----曾国藩:馈送统领-以联其情

同治五年十二月初四日,曾国藩在周口军营给沅弟写信,嘱咐他犒军可以买些马匹人参,赠送给将领联络感情。

原文摘录:

弟宜多与通信,或一日一函,将军情详细告知。犒勇则无此巨款,或酌买马匹参支[1]馈送统领,以联其情。切不自恃曾立大功,兵力足敷防剿,遂存藐视客军之意。至嘱至嘱。

注解:

[1]、参(shen)支:一些人参。

1341----曾国藩:选将练兵以济时艰

同治五年十二月十二日,曾国藩在周口军营给沅弟写信,告诉他时下人的心一天天地虚伪,大乱一天天地严重,我们兄弟只有勤劳谦恭、谨慎行事以求得神明保佑,选拔将才、操练人马,以解救时局的艰难罢了。

原文摘录:

人心日伪,大乱方长,吾兄弟惟勤劳谦谨以邀神佑,选将练兵以济时艰而已[1]。

注解:

[1]、以济时艰而已:以便有益于艰难的时运罢了。

1342----曾国藩:“好汉打脱牙和血吞”

同治五年十二月十八日夜,曾国藩在周口军营给沅弟写信,嘱咐他遇到挫折有“好汉打脱牙和血吞”,咬紧牙根,以求自强的气概。

原文摘录:

李申夫尝谓[1]:“余怄气从不说出,一味忍耐,徐图自强。”因引谚曰:“好汉打脱牙和血吞。”此二语是余生平咬牙立志之诀,不料被申夫看破。余庚戌、辛亥间为京师权贵所唾骂,癸丑、甲寅为长沙所唾骂,乙卯、丙辰为江西所唾骂,以及岳州之败、靖江之败、湖口之败,盖打脱牙之时多矣,无一次不和血吞之。弟此次郭军之败、三县之失,亦颇有打脱门牙之象。来信每怪运气不好,便不似好汉声口[2]。惟有一字不说,咬定牙根,徐图自强而已[3]。

注解:

[1]、李申夫尝谓:李申夫,曾国藩幕僚。尝谓:曾经说。

[2]、声口:语言;口气。

[3]、而已:罢了。

1344----曾国藩:一.坚守城池-二.夜间偷营-三.袭击辎重

同治五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曾国藩在周口营中给沅弟写信,说明捻军作战有四个方面的长处,三个方面的短处。并教导袭击短处的办法。一坚守城池;二夜间偷营袭击;三出奇兵袭击辎重。

原文摘录:

吾观捻之长技[1]约有四端[2]:一曰步贼长竿,于枪子如雨之中冒烟冲进;二曰马贼周围包裹[3]速而且匀;三曰善战而不轻试其锋[4],必待官兵找他,他不先找官兵,得粤匪初起之诀;四曰行走剽疾[5],时而数日千里,时而旋磨打圈。捻之短处亦有三端:一曰全无火器,不善攻坚,只要官吏能守城池,乡民能守堡寨,贼即无粮可掳;二曰夜不扎营,散住村庄,若得善偷营者乘夜劫之,胁从者最易逃溃;三曰辎重妇女骡驴极多,若善战者与之相持而别出奇兵袭之辎重,必大受创。此吾所阅历而得之者。

注解:

[1]、捻之长技:捻军战术的长处。

[2]、四端:四个方面。

[3]、马贼周围包裹:马队从周围包抄。

[4]、试其锋:显露他的锋芒。

[5]、剽疾:动作轻捷而急速。

1345----曾国藩:读书乃寒士本业-切不可有官家风味

同治五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曾国藩在周家口军营给儿子纪泽写信,嘱咐他读书不要怕苦,自己所用文房器具,只为使用,不为收藏。

原文摘录:

读书乃寒士[1]本业,切不可有官家风味。吾于书箱文房器具,但求为寒士所能备者,不求珍异也[2]。

注解:

[1]、寒士:贫寒的读书人。

[2]、不求珍异也:不求奇珍异宝收藏也。也:句末语气词表示判断或肯定。

9月6日----(选注6封)“好汉打脱牙和血吞”的评论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