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选注4封)不收礼不吃请-礼貌待人
1280----曾国藩:不收礼不吃请-礼貌待人
因曾国藩赴山东剿捻,离开了金陵,他安排家眷回湖南荷叶原籍。同治五年三月十四夜,在山东济宁军营给纪泽纪鸿写信,嘱咐儿子在回去的路上,沿途州县有迎接和欢送的,除了不接受礼物、不吃酒席外,你们兄弟对待人家,要有一种谦虚谨慎的态度,不要觉得自己清高耿直就产生傲气,怠慢别人。我近年来,默默地体会勤奋、节俭、刚直、明智、忠实、宽恕、谦虚、浑厚这八种德行,我曾经对纪泽谈过这个问题,也应该把这话转告纪鸿,能体会其中的一两个字,就会呈现出一天天有所长进的好现象。纪泽儿天资聪颖,但有点过分显得玲珑剔透了,应该从浑厚上下些功夫。纪鸿儿就从勤奋上下些功夫。用功不能太苦了,要从中找出一些趣味来。
原文摘录:
沿途州县有送迎者,除不受礼物酒席外,尔兄弟遇之,须有一种谦谨气象,勿持其清介[1]而生傲惰也。余近年默省之勤、俭、刚、明、忠、恕、谦、浑[2]八德,曾为泽儿言之,宜转告与鸿儿,就中能体会一二字,便有日进之象。泽儿天质聪颖,但嫌过于玲珑剔透,宜从浑字上用些工夫。鸿儿则从勤字上用些工夫。用工不可拘苦[3],须探讨些趣味出来。
注解:
[1]、清介:清正耿直,不同流俗。
[2]、勤、俭、刚、明、忠、恕、谦、浑:即勤奋、节俭、刚直、明智、忠实、宽恕、谦虚、浑厚。
[3]、拘苦:拘泥;不变通;笨拙。
1281----曾国藩嘱咐曾国荃到湖北如何当好巡抚(1)
同治五年三月曾国荃率新募湘军一万二千人赴湖北巡抚任,史称新湘军。
三月十六日,曾国藩在山东济宁给澄弟、沅弟写信,劝导沅弟这次到湖北任巡抚,既不能学沈、蒋沽名钓誉,也不能像郭云仙那样讥讽、侮辱绅士,否则就会陷入困境。大致说来,在礼貌方面应该谦恭,在银钱方面应该手松一点,背后不说别人坏话,这样不感激你也不会怨恨你。
原文摘录:
弟此次赴鄂(任巡抚),虽不必效沈、蒋之枉道干誉[1],然亦不可如云仙之讥侮绅士,动成荆棘[2]。大约礼貌宜恭,银钱宜松,背后不宜多着贬词,纵不见德[3],亦可以远怨矣[4]。
注解:
[1]、枉道干誉:不正道的求取荣誉。枉:不正。干:求取。
[2]、动成荆棘:动不动形成障碍。
[3]、见德:被感激。
[4]、亦可以远怨矣:也可以远离怨恨了。
1283----曾国藩嘱咐曾国荃到湖北如何当好巡抚(2)
同治五年三月二十六日,曾国藩在山东济宁军营给澄弟沅弟写信,嘱咐他在用人上谨慎不要有冗员,在修养上不自满,不自以为是。这样就可以免受别人责备,自己的名声也不至于受到损坏。
原文摘录:
督抚本不易[1]做,近则多事之秋,必须筹兵筹饷。筹兵,则恐以败挫而致谤;筹饷,则恐以搜刮而致怨。二者皆易坏名声。而其物议[2]沸腾、被人参劾者,每在于用人之不当。沅弟爱博而面软,向来用人失之于率[3],失之于冗[4]。以后宜慎选贤员,以救率字之弊;少用数员,以救冗字之弊。位高而资浅,貌贵温恭,心贵谦下。天下之事理人才,为吾辈所不深知、不及料者多矣,切弗[5]存一自是之见。用人不率冗,存心不自满,二者本末俱到,必可免于咎戾[6],不坠令名。至嘱至嘱,幸勿以为泛常之语而忽视之[7]。
注解:
[1]、易:容易。
[2]、物议:众人的批评。
[3]、率:轻率。
[4]、冗:多余。
[5]、弗fu:不。
[6]、咎戾:过失。
[7]、幸勿以为泛常之语而忽视之:希望不要认为这是平常的话而忽视了。幸:希望。泛:广泛;普遍。
1295----曾国藩:爷爷曾说“宽一(曾国藩)虽点翰林,我家仍靠作田为业,不可靠他吃饭。”
同治五年六月初五日,曾国藩在山东济宁军营给澄弟写信,嘱咐他使门庭长久旺盛的持家之道。
原文摘录:
余与沅弟同时封爵开府,门庭可谓极盛,然非可常恃之道。记得已亥正月,星冈公训竹亭公曰:“宽一虽点翰林,我家仍靠作田为业,不可靠他吃饭。”此语最有道理,今亦当守此二语为命脉。望吾弟专在作田上用些工夫,而辅之以书、蔬、鱼、猪、早、扫、考、宝八字,任凭家中如何贵盛,切莫全改道光初年之规模。凡家道所以可久者,不恃一时之官爵,而恃长远之家规;不恃一二人之骤发,而恃大众之维持。我若有福罢官回家,当与弟竭力维持。老亲旧眷、贫贱族党不可怠慢,待贫者亦[1]与富者一般,当盛时预作衰时之想,自有深固之基矣[2]。
注解:
[1]、亦:应。
[2]、自有深固之基矣:指家运自然会长久。深固之基:坚深牢固的基础。矣:语气词。
9月4日----(选注4封)不收礼不吃请-礼貌待人的评论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