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选注6封)--曾国藩赴山东剿捻

发布时间:2013-11-24 20:15 阅读量:229 日记本:《个人日记》

1201----曾国藩:江南乡试一万三千余人

同治三年十一月初五日,曾国藩在安庆给澄、沅弟写信,告诉他们剿灭太平军以后,江南第一次乡试参加举子一万三千余人。

原文摘录:

主考于初四日进城,初六日进贡院,乡试入场大约一万三千余人。

1203----曾国藩:一定要裁军

同治三年十一月二十四日,曾国藩在金陵给澄弟沅弟写信,述说沅弟与我已经约好,如果有了银钱,就随时裁减士兵(湘军)。今冬即使不能撤去,明春也一定要撤去。

原文摘录:

沅弟与余约定:苟有[1]银钱,即随时裁撤。今冬纵不能撤,明春必遣撤也。

注解

[1]、苟有:如果有

1205----曾国藩:乡试发榜-正榜二百七十三人-副榜四十八人

曾国藩于同治三年十一月十七日,奉旨又接了两江总督,又回到了南京。十二月十六日,给澄弟、沅弟写信,告诉他们本次乡试情况。

原文摘录:

余于十四日入闱[1]写榜,是夜二更发榜。正榜二百七十三,副榜四十八。闱墨[2]极好,为三十年来所未有。

注解:

[1]、闱:考试的地方或科举考试。

[2]、闱墨:科举考试的成绩。

1206----曾国藩嘱咐沅弟:趁此家居时苦学二三年-不可抛荒片刻

同治三年十二月十六日,曾国藩在金陵给沅弟写信,教导沅弟趁居家赋闲时苦学二三年不要浪费光阴。

原文摘录:

此次《鸣原堂论文抄》、东坡万言书,弟阅之。如尚有不能解者,宜写信来问。弟每次问几条,余每次批几条,兄弟论文于三千里外,亦不减对床风雨[1]之乐。弟以不能文为此生缺憾,宜趁此家居时苦学二三年,不可抛荒片刻也。

注解:

[1]、对床风雨:“对床夜雨”之误,指久别相聚,倾心交谈。白居易《雨中招张司业宿》诗:“能来同宿否,听雨对床眠”;又苏轼《送刘寺丞赴余姚》诗:“中和堂后石楠树,与君对床听夜雨。”

1209----曾国藩教导沅弟写奏折

同治四年(1865年)正月赖文光部太平军与任化邦、张宗禹、午宏升等部捻军在豫南地区完成混合整编工作,共推赖文光为领导人,史称新捻军。

同治四年正月二十四日,曾国藩金陵给沅弟写信,告诉他现在练习写奏议还不算迟,只要用功,天下没有做不成的事情。

原文摘录:

弟此时讲求奏议[1]尚不为迟,不必过于懊悔。天下督抚二十余人,其奏疏有过弟者,有鲁卫者[2],有不及弟者。弟此时用功不求太猛,但求有恒。以弟攻金陵坚苦之力,用之他事,又何事不可为乎[3]?

注解:

[1]、讲求奏议:指练习写奏章。

[2]、有鲁卫者:鲁、卫周朝分封的诸侯国大小差不多。此意为有和你类似的。

[3]、不可为乎:不可做呢。

1218---曾国藩赴山东剿捻

同治四年二月,李鸿章补授湖南巡抚。

四月二日,曾国藩接奉廷寄,加称一等侯爵为“毅勇”侯。

四月二十四日,僧格林沁在山东曹州高楼寨全军覆没,本人毙命。捻军声威大振,清朝京师震动。

五月三日,接奉上谕,曾国藩督率各军赴山东一带剿捻,两江总督暂由李鸿章署理。

五月初五日,曾国藩在金陵给澄弟沅弟写信告之。

原文摘录:

初三日接奉廷寄,则僧邸[1]在郓城阵亡,饬余[2]赴山东督剿(剿捻),以李少荃署江督,刘松岩护[3]苏抚。现约少荃于月半后来宁[4],余于月底起行。金陵之八千人,现札令愿随征者,自告奋勇,愿撤散者,遣发回籍,各营自行具禀。或北征,或西归,拟令同日起行。

注解:

[1]、则僧邸在郓城阵亡:说僧格林沁亲王在郓城阵亡。

[2]、饬余:命令我。

[3]、护:统辖。

[4]、宁:金陵(南京)的别称

9月1日--(选注6封)--曾国藩赴山东剿捻的评论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