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选注7封)--曾国藩:裁军二万五-曾国荃辞职回家养病

发布时间:2013-11-23 06:13 阅读量:634 日记本:《个人日记》

1158----曾国藩嘱咐儿子:不可与州县来往-不可送条子

同治三年六月二十四日,曾国藩赏加太子太保衔,赐封一等候爵,世袭罔替,赏戴双眼花翎。

六月二十九日曾国荃赏加太子少保衔,赐一等伯爵,戴双眼花翎。

同治三年七月初九日,曾国藩在金陵军营给去参加乡试的儿子纪鸿写信,告诉他六月二十五日由安庆抵金陵犒赏三军,并嘱咐他在外特别应当注意谦谨二字,官宦之家,门第显贵,是众人注意的人物。你临行时我教育你三戒(戒色、戒争斗、戒贪欲)中的第一条和第三条,以及努力去掉骄傲和懒惰两种毛病,你应该牢牢记住。考试前不要与州县的官员来往,不要走后门送条子,你刚刚开始进入求仕之途,一定要懂得自重。

原文摘录:

尔在外以谦谨二字为主,世家[1]子弟,门第过盛,万目所属。临行时教以三戒之首、末二条及力去傲惰二弊,当已牢记之矣。场前不可与州县来往,不可送条子,进身之始[2],务知自重,酷热尤须保养身体。此嘱。

注解:

[1]、世家:世世代代相继承。也指官宦之家。

[2]、进身之始:开始进入求仕之途。身:自己的品德、才能行为等。

1173----曾国藩:剿灭了太平军-准备裁军

同治三年七月二十九日,曾国藩在安庆衙署给沅弟写信,要落实前言,克复金陵以后,曾国荃以养病为名开缺回籍,并且大量裁减湘军,以避权大势大之嫌。曾国藩要弟弟安排好兵力部署,作好善后工作,为兄长争得体面后,才能开缺回籍。曾国荃克复金陵,在社会上也有非议,所以曾国藩安慰曾国荃,你于国事家事想干的都干成了,还有什么不高兴的事,千万注意自己的身体。

原文摘录:

弟之退志,兄应成全,兄之门面亦赖弟成全。第一要紧守金陵、芜湖、金柱三处,第二要分一支出剿广德,以塞众望[1]。即令朱南桂与刘松山、易开俊三人进剿广德。而弟处派三支,分防宁郡、泾、旌,或亦一道[2],望弟早为酌定。倘兄之门面撑立不住,弟亦无颜久居山中矣[3]。

……吾弟于国事家事,可谓有志必成,有谋必就[4],何郁郁之有?千万自玉自重[5]。顺问近好。

注解:

[1]、以塞众望:用来满足大家的愿望。塞:满足。

[2]、或亦一道:或者一起。亦:语气词。表示语气减弱。

[3]、弟亦无颜久居山中矣:你也没有脸面长久住在家中。矣,语气词。相当于“了”

[4]、就:完成;达到。

[5]、自玉自重:敬辞,意为保重自己的身体。

1174----曾国藩:修复贡院十一月乡试

同治三年八月二日,曾国藩在安庆衙署给沅弟写信,嘱咐他最近办好三件事:一要守住金陵、芜湖、金柱三处要地,二要向皖南、皖北派出二支游击队,三要修缮贡院,以赶上十一月乡试。

原文摘录:

吾所望于弟者三大端:一守金陵、芜、金[1],一发皖南北两支游兵,一修贡院赶十一月乡试[2]。三者皆办到,则弟为我挣得十分体面,而弟回家亦心安梦恬矣[3]。

注解:

[1]、芜、金:即芜湖、金柱。

[2]、贡院:科举时代举行乡试或会试的场所。乡试:明请两代,每三年在省城举行一次的考试,考中的人称举人。

[3]、梦恬矣:睡觉平静了。恬:安静。矣:语气词。

1176----曾国藩: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

同治三年八月初五日,曾国藩在安庆衙署给沅弟写信,勉励他把贡院修缮好,亦说明曾国藩对此事重视。同时谈到古人把立德、立功、立言看作三种不朽的事,立德最难,因为比较抽象。

原文摘录:

贡院九月可以毕工,大慰大慰。但规模不可狭小,工程不可草率。吾辈办事,动作百年之想。……

古人称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立德最难,……

1185----曾国藩:大家族走向衰落的原因-都是因为不能保持勤俭

同治三年八月二十四日,曾国藩在安庆衙署给澄弟写信,谈到估计纪鸿已经到家了,他在官署住了一年,是不是沾染上贵公子的习气了?我们家的子侄,人人必须以“勤、俭”两个字自我勉励,这样才能长久地保持家运的兴盛。我看了《汉书.霍光传》知道了大家族迅速走向衰落的原因,都是因为不能保持勤俭而堕落。

原文摘录:

纪鸿想已抵家,在署一年,已沾染贵公子气习否?吾家子侄,人人须以勤俭二字自勉,庶几长保盛美[1]。观《汉书.霍光传》,而知大家所以速败之故[2]。

注解:

[1]、庶几长保盛美:差不多可以长期保持繁荣昌盛。

[2]、而知大家所以速败之故:而知道大的家族所以迅速破败的缘故(不勤俭)。

1190----曾国藩:功成身退-愈急愈好

曾国藩九月一日由安庆登舟,七日到达金陵。

同治三年九月初三日,曾国藩在赴金陵途中给沅弟写信,嘱咐他十一月举行乡试,绝对不能更改日期,你请求回乡的奏折,我反复斟酌,不请求免去官职是不能回家乡的。这种事平日老嫌来得突然,一旦功成名就,自身引退,那是越快越好。

原文摘录:

十一月举行乡试,断无更改。弟回籍之折,余斟酌再三,非开缺[1]不能回籍。平日则嫌其骤,功成身退,愈急愈好。

注解:

[1]、开缺:请求免去官职。

1201----曾国藩谋划江苏乡试

同治三年七月十三日,下令裁撤金陵城内外湘军二万五千名。八月二七日以病势日增为由,代弟曾国荃陈请开浙江巡抚缺,回籍调养。

同治三年十一月初五日,曾国藩在安庆衙署给澄弟沅弟写信,告诉他十月十三日接到谕旨,要他到湖北镇压捻军,将两江总督大印交李鸿章。他又回安庆了,并告知乡试有关情况。

原文摘录:

主考于初四日进城,初六日进贡院,乡试入场大约一万三千余人。

8月31日(选注7封)--曾国藩:裁军二万五-曾国荃辞职回家养病的评论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