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选注5封)--曾国藩:戒“难禁风浪”.“懦弱无刚”

发布时间:2013-11-23 06:10 阅读量:1323 日记本:《个人日记》

1140----曾国藩:李鸿章不欲分此垂成[之功

同治三年六月初十日辰刻,曾国藩安庆衙署给沅弟写信,告诉他李鸿章婉拒攻打南京,可能是不想分占你的功劳,如果真是这样,李鸿章可谓品格过人。

原文摘录:

观少荃屡次奏咨[1]信函,似始终不欲来攻金陵。若深知弟军之千辛万苦,不欲分此垂成[2]之功者,诚能如此存心[3],则过人远矣[4]。

注解:

[1]、咨:咨文,平行机关的公文。

[2]、垂成:临近完成。

[3]、诚能如此存心:如果能有这样的心肠。诚:如果。存:存在;有。

[4]、则过人远矣:就是他的品格远远超过了别人。矣:语气词,表示感叹。

1141----曾国藩:存其倔强-去其忿激

同治三年六月十一日,曾国藩在安庆衙署给沅弟写信,建议兄弟二人以后在动气之时,能够互相劝诫,保留倔强的一面,去掉忿激的一面,才能承担重任。

原文摘录:

弟近年于阿兄忿激之时,辄以嘉言[1]劝阻;即弟自发忿激之际,亦常有发有收[2]。以此卜弟之德器[3]不可限量,后福当亦不可限量。大抵任天下之大事以气[4],气之郁积于中者厚[5],故倔强之极,不能不流[6]为忿激。以后吾兄弟动气之时,彼此互相劝诫,存其倔强,而去其忿激,斯可耳[7]。

注解:

[1]、辄以嘉言:总是以好的语言。辄:总是;立即。

[2]、有发有收:能控制自己一发作就主动收敛。

[3]、德器:品德才能。

[4]、大抵任天下之大事以气:一般来说,承担天下大事的人靠的就是勇气。

[5]、气之郁积于中者厚:意为勇气越来越旺盛的人。

[6]、流:流露。

[7]、斯:就。可:可以。耳:语气词,表示肯定。

1144----曾国藩:戒“难禁风浪”.“懦弱无刚”

同治三年六月十六日午初,曾国藩在安庆衙署给沅弟写信,夸奖他牢记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率数万人马久围城下而锐气不减,这正是倔强之气、正是过人之处.

原文摘录:

“难禁风浪”四字璧还,甚好甚慰。古来豪杰皆[1]以此四字为大忌。吾家祖父教人,亦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惟数万人困于坚城之下,最易[2]暗销锐气,弟能养数万人之刚气而久不销损,此是过人之处,更宜从此加功。

注解:

[1]、旨:意思;意图。

[2]、最歇:最怕没事干。

1145----曾国藩:不到前线指挥

同治三年六月十八日,曾国藩在安庆衙署给沅弟写信,告诉他怕分散将领的精力,决定不到前线指挥。

原文摘录:

十七日接弟十四夜信,知连日苦攻,虽辛劳迥异寻常[1],而消息颇佳。十五六七等日大暑酷热,不知猛攻者稍歇手否?弟身体能耐此否?极为系念。兄居大屋凉棚之下,日内已不能耐矣。少荃派万余人来助,观其札,诸将似一切由弟作主,或不至稍有参差[2]。余究应何时起程,俟接弟信再定。现因鄂贼在麻、罗,不敢轻动。又因诸将正在十分吃紧之际,恐闻余将到而神或外驰,心不专一,不敢拍肩,而问家大人几时放也[4]。

注解:

[1]、虽辛劳迥异寻常:虽然不是平常的辛劳。迥:差别很大。异:不同。

[2]、参差(cenci):长短不齐。

[3]、俟(si):待。

[4]、不敢拍肩,而问家大人几时放也:不敢和我开玩笑,拍着我的肩膀问什么时间放我们回家呀。

1146----曾国藩:克复金陵-弟辛苦了-将士们辛苦了

同治三年六月十九日辰正,曾国藩在安庆衙署给沅弟写信祝捷。清.同治三年(1864年)六月十六日曾国荃克复南京,将洪秀全[1]尸体挖出戮之。李秀成被俘,七月六日就义。太平天国虽然失败了,但是太平军征战14年发展到18省,动摇了清王朝的统治,打击了外国的侵略。

原文摘录:

十八夜子正接弟十六日申刻咨文,知午刻克复金陵.弟功在社稷,岂仅一家之光哉!虽有志者事竟成,然弟苦矣,将士苦矣。

注解:

[1]、洪秀全:(1814--1864)原名仁坤,广东花县人。农民家庭出身,屡试不中,后学习基督教教义,于1843年6月创立拜上帝会。次年4月和冯云山到广州附近和广西贵县开展宣传活动。与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等组成领导集团。1851年1月11日(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十日)在广西桂平金田村举行起义。清.同治三年(1864年)六月十六日曾国荃克复南京,太平天国灭亡,历时14年。

8月30日(选注5封)--曾国藩:戒“难禁风浪”.“懦弱无刚”的评论0条评论